清王朝的帝王,要给他们排个先后次序,得看拿什么数据作为评判标准,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执政时间?财政收入?或是其他……
没有评比的标准,也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动作。
站在我的立场,在没有具体的评比标准的情况下,如果非要论资排辈,我投雍正皇帝一票,理由来源于下面这组引用的数据,供网友们参考:
康熙驾崩时,国库银子800余万两;
雍正驾崩时,国库银子6000余万两;
乾隆四十二年,为8182万两;
乾隆驾崩时,国库1900余万两,不到20年,乾隆花掉了6000余万两白银;
嘉庆驾崩时,3300余万两银子;
道光驾崩时,800余万两;
咸丰驾崩时,只有170余万两;
同治、光绪,国库基本上是空的,而且还要向民间、国外的洋行借钱,欠了一屁股债。
短短13年的时间,雍正改革弊政,刷新吏治,为后世所传诵的“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就凭这一点,雍正当之无愧的满清NO1。
这个第一,首选你看在哪方面,论打仗,论岁数,雍正都不是,但是论对清朝功绩和对清朝的治理,雍正算是第一,因为没有雍正,就没有康乾盛世
清朝十三位皇帝顺序?
1、努尔哈赤(天命)
2、皇太极(天聪)
3、福临(顺治)
4、玄烨(康熙)
5、胤(雍正)
6、弘历(乾隆)
7、永琰,后改琰(嘉庆)
8、绵宁,后改宁(道光)
9、奕(咸丰)
10、载淳(同治)
11、载(光绪)
12、溥仪(宣统)
扩展资料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精通排兵布阵,谋略兵法。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康熙皇帝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在政治上果决坚定,才能突出。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乾隆在后期逐渐奢靡败坏,后世颇有争议。
怎么只有十二位?
明清两代皇帝是怎样排序的?
一、明代皇帝顺序、年号、在位时间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在位31年;
2、惠帝朱允(1377-1402),年号“建文”,在位5年;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在位23年;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在位1年;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在位11年;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在位23年;
7、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在位9年;
8、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在位24年;
9、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在位19年;
10、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在位17年;
11、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在位46年;
12、穆宗朱载(1537-1572),年号“隆庆”,在位7年;
13、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在位48年;
14、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在位1月;
15、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在位8年;
16、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在位17年。
二、清代皇帝顺序、年号、在位时间
1、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号“天聪”,在位17年;
3、清世祖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号“顺治”,在位18年;
4、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在位61年;
5、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祯(1678-1735),年号“雍正”,在位13年;
6、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号“乾隆”,在位60年;
7、清仁宗爱新觉罗琰(1760-1820),年号“嘉庆”,在位25年;
8、清宣宗爱新觉罗宁(1782-1850),年号“道光”,在位30年;
9、清文宗爱新觉罗奕宁(1831-1861),年号“咸丰”,在位11年;
10、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号“同治”,在位13年;
11、清德宗爱新觉罗载(1871-1908),年号“光绪”,在位34年;
12、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号“宣统”,在位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