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的龙袍为什么是黄色的?

皇帝的龙袍为什么是黄色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2/20 5:37:45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的理论,不但可以类比天地自然万物与人类,还可以解释朝代的变迁与更替。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他运用用五行生克来解释朝代的兴衰。

比如黄帝时代属土,为土气旺相,所以黄帝是以土为德;我们都知道在五行中,木可以克土,取而代之的夏朝是木气旺盛,为木德;五行中可以克木的是金,商朝属金,金气旺相,所以,金克木商朝替代了夏朝;而到了周朝,周是火气胜,火克金,所以周克夏而胜;五行中水能克火,秦朝属水,所以秦灭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制的国家。

秦朝崇尚水德,百姓称黔首,皇帝与官员的服装均为黑色,甚至那时的黄河也称作“黑水”。然而崇尚水德的暴秦,仅仅过了二世,便被属土的汉朝所取代,因为,土克水嘛,而土旺相汉朝与黄帝时代的土德相同,故又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土的五行色为黄色,所以,代表皇权的颜色改为黄色,从此在秦朝被称为黑水的河流正式定名为“黄河”。

汉朝后中国进入了一段持续300多年的分裂状态的历史,此后“五德终始”说就不再延续。但是,从汉朝确立的土德以及代表皇权的黄色,被历朝历代传承了下来,二千多年来,中国历代皇帝都以黄色为专用色,皇帝穿的龙袍必须用黄色。在电视剧里我们常看到,某人穿着皇帝赐给的黄马甲,被视为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从服装的颜色,完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于五行的敬重。

在古代事无巨细物无大小,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归纳到阴阳五行学说之中。

黄帝时代(土)夏朝(木)商朝(金)周朝(火)秦朝(水)汉朝(土),从五行的相克关系来看,中国早期的朝代确实经过了一个五行的周期循环,即从土德回归到土德的一个循环,黄帝作为华夏文明的开创者,本来这个“黄”字,就代表了中国人的肤色、代表了华夏的地域,代表了尚中的理念。中国属土,黄色是颜色中的至尊,把黄色作为皇帝龙袍的颜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秦始皇为啥只穿黑色龙袍?

秦始皇为啥只穿黑色龙袍?

根本原因:秦汉初期信奉的“五德学说”。

上古时期的中国社会,有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说,分属木火金水土五德,各有青赤白黑黄五色。

五方五色之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上古先民依此为基础,结合当时四季变化和万物生长规律,构建了复杂神秘的信仰体系。

以此为基础,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创造出了“五德终始”学说,认为王朝更迭皆因五德相生相克,这一说法被当时大众所接受。

《吕氏春秋》记载:

“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从黄帝开始,历代统治者的更换都因天道所命,五气轮转。当时周朝属火,代火者必为水。

《汉书》记载:

秦始皇帝既即位,或曰:

“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见。

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鬯茂。

殷得金德,银自山溢。

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

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尚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将自己的上位包装为天命所归。

秦文公是否真的获黑龙并不重要,秦始皇为秦国取代周朝找到了顺应天道的理由。他推翻周朝的统治,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奉天承运,自此秦朝当为天下正统。

综上可知,秦始皇采纳了阴阳家的“五德始终学说”,向世人说明,秦朝取代周朝是顺应天道而为。因五德学说中周朝属火,故秦朝当属水德,又因水德尚黑,故秦朝以黑色为正色。

秦始皇认为自己属于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只有皇帝能穿龙袍,为何在电视剧中包拯却敢在大街上穿“龙袍”呢?历史上包拯是不是也穿了类似“龙袍”的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最初,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在远古时代还有豢龙氏专门为舜饲养龙。到了夏朝,第十四代君主孔甲得到一雌一雄两条龙,刘累便向豢龙氏学习养龙之法,被封为御龙氏。这个刘累就被认为是刘姓的始祖,不过后来刘累养死了一条龙,因为害怕处罚,还将其做成菜进献给孔甲吃(不明白他当时怎么想的)。所以,后来龙逐渐

  • 秦从建国以来的帝王世系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秦仲2、庄公3、襄公4、文公5、宁公6、出公7、武公8、德公9、宣公10、成公11、穆公12、康公13、共公14、桓公15、景公16、哀公17、惠公18、悼公(以上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19、厉公20、躁公21、怀公22、灵公23、简公24、惠公25、出子26、献公27、孝公28、惠文王29

  • 末代皇帝溥仪临死前为何一直喊着“河车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中国最后一位皇帝,1908年还是2岁的溥仪就被慈禧抱到了北京紫禁城中抚养。从这一刻起,他就已经成为了这已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就是如此,溥仪成为了君,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成为了臣,自此虽紫禁城和北京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只是在咫尺之间,但是溥仪却可以说已经和自己的父母算是“天人两隔”,毕竟溥仪

  • 历史上的帝王都爱穿黄色龙袍,为何宋朝却把红色袍服作为标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不是历史上的君王都要穿黄袍。其实,历史上的龙袍可不止只有黄色,至少有五种颜色。秦朝是黑色,汉家帝王也多穿红色。明朝是红的,黄的都穿。。这和中国的阴阳五行有关系,金木水火土,各代表一种颜色。秦国尚水德,所以秦始皇穿黑色;,刘邦自称是“赤帝之子”,尚火德,所以汉家帝王也多穿红色。宋朝是火德,火对应的颜色

  • 皇帝穿的龙袍(蟒袍)产于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龙袍为什么龙袍要绣九条龙呢?因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至尊“。龙袍的空地一般为褚黄色,龙袍上并绣有9条龙

  • 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什么是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文字,有褒贬之意。文字可长可短。传统说法,谥号形成于西周早期。据说是周公所创建。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根据历史资料,认为谥号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同。到了秦时曾一度废除,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有些不妥

  •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贡献最大的是哪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堂堂汉朝,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它使得我们的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族,它征战四方,把我们汉民族的声威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汉朝。漂亮帅气的汉朝服饰汉朝简介一、历史上的“汉”政权历史上国号为“汉”的政权不少。分别有这些:1、刘邦建立的“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总共

  •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共21位君主,依次为:唐高祖李渊(在位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唐中宗李显(在位6年)、唐睿宗李旦(在位8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唐肃宗李亨(在位6年)、唐代宗李豫(在位17年)、唐德宗李适(在位26年)、唐顺宗李诵(在位1年)、唐宪宗李纯(在位15

  • 历史上是哪位魏国大臣去劝说魏帝曹奂退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实话实说:还真不太清楚。因此特意去翻了翻《晋书》:“于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这篇退位诏书载于《晋书》武帝本纪,此文并非实皇帝亲自降诏,而是命太保郑冲持诏书献于晋王司马炎。”只记录了是“太保”郑冲手持曹奂的“禅让诏书”去献给司马炎。但不知道去劝曹奂的是不是

  •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