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一般就是皇帝的近侍官,出行时的仪仗队。
托拔浚是那个朝代的皇帝
拓跋浚一般指拓跋拓跋(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注解来自于百度词条!如果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曹魏王朝历代帝王
曹魏帝王世系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庙号谥号封号名字在位时间无高皇帝无曹腾无太皇帝无曹嵩太祖武皇帝魏王曹操(魏国缔造者,216年称王,在位4年)世祖文皇帝魏王曹丕(魏国建立者,220年称帝,在位7年)烈祖明皇帝平原王曹睿(226年即位,在位13年)无哀帝昭陵县公曹芳(239-254在位15年)无废帝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在位6年)无元皇帝陈留王曹奂(260-265在位6年)
古代皇帝几天上一次朝?
楼上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不是很准确。首先纠正一点,清朝的皇帝是从康熙开始才每天上朝(御门听政),还有明朝谁说从武宗开始没有勤政的皇帝,崇祯皇帝就是“劳模”(结果咋样先不说,至少有这个态度)。其实,准确的说法是在从汉代到隋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南方政权略有不同,比如梁朝曾经规定每十天之中才仅有一次的例假)。自唐至元都奉行这一个规定。这些假日称为旬假或旬休,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皇帝再勤政,进一步削减,完全废去这一类假日的规定(直到民国时期,星期天才成为官方假日)。
赵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赵陵遗址在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南、吴淞江南岸,是一座占地约10亩的土山,与吴县张陵山东西相户。近年来在山的西北角取土,从1984年初起,在600平方米的范围内,陆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物,有穿孔石斧、带柄石斧、石锛、泥质灰陶罐,黑衣陶壶,杯、镂空豆等,还有红胎涂红色的陶片、陶纺轮、壁内夹稻谷的夹砂陶缸。同进出土的还有原始装饰品,一串由玉质和石质的管、珠、附组马的项链。经南京博物院考古训调查,确定为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中期的墓葬。此外,在上层表土内,还出土六朝青瓷,宋陶罐、陶瓶和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