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于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实力相对来说差不多,使得很多英雄被内耗,比如姜维等人。所以,到了晋朝的时候,人才已经出现了凋零的趋势。其次,西晋并不十分重视吴蜀的人才。晋书西晋部分,来自西蜀的人才仅有1人,吴稍多,但著名的只有陆机陆云兄弟,也就是因为二人的推荐,才使吴国人稍多。人才来源的匮乏,也是西晋失败的原因之一。再次,西晋政治上有两大顽疾。第一就是分封制度,亲王权利过大,最终导致了八国之乱。第二,就是汉武帝留下的南匈奴问题,最终导致了永嘉之乱(传说中的五胡乱华)还有,西晋在篡位的过程中,杀掉了很多英雄,比如诸葛诞、文苑等等,剩下的人字太难打……还有在平蜀战争中,邓艾、钟会的死亡,也导致晋不敢对吴国用兵。在晋武帝死后,杜预等人的去世,也直接导致晋国人才凋零。最后,西晋第二个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个政治白痴,有人说他弱智,这个个人不太赞同。他直接导致贾后专权、八国之乱。东晋由于和王谢等大家的关系,导致权臣问题严重,最终被篡。
西晋东晋前秦北魏的开国君主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东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前秦的开国君主:苻健。苻健(317年-355年),初名苻罴,字建业(一作世建),氐族,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人,苻洪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永和六年(350年),苻洪去世,苻健继父位统领部众,并成功入关,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351年),僭称天王,建立前秦,年号皇始。北魏的开国君主:拓跋。拓跋(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东晋简文帝和孝武帝各是个怎样的皇帝?
简文帝登基时都快是花甲之年了,想昏也没有时间那!不过他儿子孝武帝确是昏君,不过那时东晋必竟还有一次肥水之战的胜利呢!可惜孝武帝死的有点大头,被自己的妃子弄死了.无怪当时人说:昌明之后有二帝.孝武帝已经把帝国引向绝路了!
晋朝哪一位皇帝得知国家是强来的而痛哭流涕?
晋明帝司马绍明帝(东晋明帝)时,王导侍坐。帝(东晋明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迹其(司马懿)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