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是一个暴虐的王朝,这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带来的严重徭役的缘故,但就隋朝于中的历史走向来说是一个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朝代;原因有几点。
其一、大隋王朝由隋文帝杨坚创建,结束了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重新开辟了中原大统一的局面,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
其二、大隋王朝如同秦朝一样制定了影响历朝历代乃至今世的一系列制度,比如【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科举制度】:废止过时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用人权利从地方收回到中央;开始突破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择人才。
其三、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劳命伤财迫害百姓,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紧密往来,即在文化上促进了南北融合,更带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其四、营造新都洛阳,在国家管理上覆盖全国上起到很大作用,巩固隋朝廷对黄河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控制,还可以向北控制幽燕,向南安抚江淮地区,巩固隋朝的全国范围内的统治。
隋朝所创立的制度对国家影响深远,并得到国外的一致好评,开创之主杨坚的功绩不用多说,隋炀帝杨广虽有很大的过错,但对后世的有利影响还是存在的。
隋朝是一个存在时间比较短,又富有争议的朝代。一般在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出现的朝代。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它们都没有决定性的或者开创性的成就。而且这一类的小王朝数量多如天上繁星,存在时间段一般都是整个中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比较混乱的时期。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兴建首都大兴城,并且兴建长城保护归附外族。这些都提升了位于关中的隋廷对北方地区、关东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能顺利交流,还诞生出经济重镇江都(今扬州)。
隋朝先后降服突厥、征服林邑、驯服契丹、收复琉球、震服伊吾、攻土谷浑。为隋朝打下了庞大疆域。
隋朝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
隋朝的皇帝依次顺序是?
隋文帝杨坚589-605隋炀帝杨广605-617恭帝杨侑617-618越王杨侗618虽然有四个但实际上就两个隋炀帝被部下杀死后,消息传到长安,没多久,李渊就登基建立的大唐王朝其他两个只是别人手中的棋子,傀儡而已
隋炀帝究竟是个怎样的君王?
真实的隋炀帝,是一个年轻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个人,扬州历史上做了很大的贡献,如扬州大运河等……不过也是一个暴君。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次子,在位14年。在位其间颇有建树,为隋王朝及后世立下了不朽之功,也落下了骄奢淫欲,弑父夺位,穷兵穷兵黩武的贬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隋炀帝杨广的主要功绩有:
一、集举国之力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南北大运河的建成,在当时起到了运输大命脉的作用,使中国有了南北水运通道,不但提质了全国的水运交通,水利价值得到了质的提升,为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大运河可谓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伟大工程!
二、重视教育、开创科举。
杨广在位期间积极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尤其是杨广王朝创办了科举制,通过科考来选拔官员,开创了重才学而不重门第来选拔人才的先河,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平等h以机会,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隋之后历朝历代都沿用隋朝的科举制选拔人才,当今的中考、高考不正是改良版的科举制吗?
三、开疆拓土,巩固国防,扩大中国版图,发展经贸。一是派兵打败了契丹大军,使契丹长期无法崛起、强大而威胁中原。二是征服了吐谷浑,开拓了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的数千里疆土,并在新扩张的这片区域实行有效统治。三是亲率大军从长安出发到甘肃陇西,经过青海横穿祁连山,一直西进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自打通了古丝绸之路,使隋朝与西域各国加强了沟通,西域各国商人纷纷到张掖开展商品贸易,中原的丝绸等工、农业产品也通过在张掖这个贸易市场输向西方,中西文化交流也通过这条丝绸之路得到更广泛对接。杨广此次挥师西巡还开拓了疆土、安定西疆,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区成为中国的版图。四是隋王朝还向东南发动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的版图南部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以及台湾等地,隋王朝的疆域得到了迅速的扩展。五是隋炀帝亲自发动了3次远征高句丽的拓疆战争,虽然由于各种原因3次征高句丽的战争均告失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华厦文化带进了所到地区。
杨广王朝仅14年,便建立了数项惠及后世的旷世奇功,其功绩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是出类拔翠的,应该是有抱负、有胆略、有作为的杰出帝王。但杨广也被后人广为诟病,主要是其不顾国力,连年四周征战,大修宫殿和运河,几次南游江都,尤其是3次东征高句丽均告失败,耗尽了国力,没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机会,导至民不聊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终至官民造反,反王四起,从根本上动摇了王朝根基。加上杨广政治手碗不硬,缺乏治国御臣之手段,兵权落到了奸臣手中,终被权臣宇文化及和李渊等推翻了政权,年仅49岁,仅当了14年皇帝便过早丢了江山,死于非命。所以杨广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缺乏政治智慧的君王。但绝不能算昏君,后人广为宣扬说杨广如何骄奢淫逸,沉迷女色,并以此判定是他是昏君是不公正的,试问历朝历代的帝王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佳丽无数?也有说杨广是谋害兄长杨勇而夺嫡,对此不少人也有疑问,杨广父亲杨坚可是文治武功的明君,母亲独孤皇后也是一位良母贤后,能允许杨广为非作歹?能明辨不了自已儿子的恶行?杨广兄长杨勇作为太子,肯定会得到父母的最多宠爱,最多信任,太子的权力无疑比杨广大得多,拥有的资源和支持自已的官员更多,接触父母的机会也更多,杨广就算天大本事也不能轻易谋害太子并使父母相信的,李世民还需玄武门之变才能废了太子呢!因此我宁愿相信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还有杨广弑父夺位之说,谁知道是真是假?
一句话,杨广是一位功远大于过的皇帝,杨广不算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