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这个字在皇帝的年号中作为正式的两个字的年号出现只有赵和同治两个人,因为“祥”这个字,在年号中是很不吉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赵,取了个带祥的年号,结果国灭了,自己也和陆秀夫跳了海。所以后来的皇帝取年号的时候很忌讳这个字。宋真宗的那个大中祥符,这个就很好玩了,“伪天书”事件,一句话两句话的说不清楚,自己去看《资治通鉴》《宋史》都有同治的祺祥年号,不是咸丰定的,也不可能是咸丰定的,这个不用解释,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也不会这么说。“祺祥”这个年号是肃顺、端华、载垣他们八大臣弄出来的。由于用的时间很短所以历史上也很少说这个年号。对古币收藏来说倒是有用处,因为的确发行过祺祥通宝,很少。庙号和谥号中没有带祥的
关于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庙号、年号
像是庙号,在汉朝、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像是汉惠帝、汉景帝都没有庙号,而那个时候皇帝的谥号简单,就两个字,其中前面的是固定的,都是孝字;像汉武帝谥号是孝武,汉武帝也就是由这个谥号来的。但是到了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年号很多,而谥号又很长,不像汉武帝这样能概括出来,比如唐太宗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谥号就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所以后世称庙号能比较容易知道说的是谁,不然一个人十几个年号,谁记得住啊。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皇帝死了之后叫的,皇帝活着的时候,还是叫年号的。而明清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当时就称年号,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明清皇帝的谥号也都是比较长,但是因为习惯称年号,也就没在皇帝死后叫庙号。
每个皇帝的年号是怎么来的?
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在位期间,根据所统治时间长短更改自己在位期间的年号(汉武帝到元朝的皇帝所使用的年号年限长短不一,例如:汉武帝在位期间使用多个年号年号,武周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使用了多达十多个年号,也有像唐太宗的皇帝终其所在位期间就使用一个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年号有两字年号、四字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皇帝的年号在即位之初,更换年号与其前任皇帝所用年号的不同,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寓意各不相同。(个人见解)
中国历史哪个皇帝开始使用年号?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建元年号,并不是汉武帝一开始就定名的,而是有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认为“改元宜应天瑞,当用瑞命纪元,选取名号”,在武帝元鼎三年时新作出来,再往前追加所定的,后人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就称武帝第一年为建元元年。
历代帝王的年号以及流通货币是哪些?
给你个网址吧`帝王年号很全
%E4%B8%AD%E5%9C%8B%E6%AD%B7%E4%BB%A3%E7%8E%8B%E6%9C%9D%E5%90%9B%E4%B8%BB%E4%B8%96%E7%B3%BB%E8%A1%A8&variant=zh-cn
中国古代流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