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e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2、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3、明世宗朱厚(1507年9月16日—1566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vz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5月27日—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4、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5、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赵匡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隆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朱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朱元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彻
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皇帝中,谁堪称一个“真”字?
首先我先说下我理解的“真”,是说这位国主能真诚待人,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不矫揉,不造作。
最符合这种标准的皇帝只有一位,汉光武帝刘秀。
在西汉末年,刘秀虽然贵为皇族后裔,但他的家族已经泯然众人,毕竟刘氏宗亲太多了,像他这样的刘姓子弟当时少说也有几万人。他的出生平平淡淡,《后汉书》中甚至没记载他出生时有什么异象吉兆。这在诸多开国皇帝中实在是个异类,这位皇帝从一开始就和我们凡人一样,够不够真。
刘秀年轻时并没什么大的志向,还非常喜欢捣鼓农事,还被哥哥刘取笑过,《后汉书》也忠实地记载了这件事。刘秀丝毫不觉得这种事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没想过给自己弄点显示自己早慧的故事,也没让史官帮自己编。
后来刘秀外出游学,在京师见识了执金吾大人出行的牌面,顿时心折,便立志将来要从政,这跟我们小时候要立志当科学家,当警察是一样一样的。刘秀虽然想当官,可就没想过出将入相,做到执金吾这种级别就足够了,这种情节听着多接地气,好多开国皇帝年轻时就有大志,甚至还要有相师加持,生怕别人认为他不是天命所归。刘秀则完全没有心理包袱。
刘秀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大志”,执金吾就很好了,如果顺便能娶到阴丽华就更好了。阴丽华是刘秀的同乡,不过人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当时的刘秀可配不上。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刘秀和我们普通人很像呢,谁还不曾幻想过有朝一日能和可望不可即的女神生活在一起呢,和我们一样真实的皇帝。
刘秀的这些梦想最后全都超额实现了,不但坐上了皇帝,还娶了阴丽华当皇后,虽然中间有过郭圣通的插入,但两人感情始终相恰,并没有“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的狗血情节。从这一点来看,刘秀又比我们很多凡人好太多。当然,刘秀也有平凡人的情感,阴丽华的母亲不幸遇难时,刘秀哭丈母娘哭的很厉害,哭的臣子们都看不下去了,刘秀却顾不上皇帝的威仪,他现在是体恤妻子的真丈夫。
刘秀也有凡人的市侩。刘秀称帝后曾回老家巡视,顺便免除了老家人一年的赋税。老乡们觉得这皇帝太小气了,请求免十年。刘秀顿时不乐意了,他给的说法也很有意思,我还不知道明天还在不在皇位上,怎么敢许诺十年的事情。老乡们亦不服,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赋税最终免了两年的。刘秀可是当过农民的,他怎不知这些老乡的心思。
不务虚名,以诚待人,这样的皇帝真“真”。
谢谢!如果真的要评判出一位‘’真‘’皇帝来,那就要求,请题主能列举这位真皇帝所应具有的哪些真标准出来为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