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龙舟是哪里的习俗?
赛龙舟是南方在端午节一个习俗。在我们那赛龙舟是端午节必备的一个节目。相传当年屈原跳下沅江,人们纷纷用船去打捞,后来便形成了赛龙舟这样一个习俗。在我们湘西那边赛龙舟那是一个热闹啊,为了准备赛龙舟我们农历二月份便开始制造龙舟,这龙舟年年使用,每年都会有淘汰的,所有每年都造新的。造龙舟可是技术活,一般还真干不了这活。龙舟划得快不快这龙舟就占了三分之一的原因。这龙舟从头到尾都是需要经过仔细测量的。
然后再让专业的人进行制作。等着龙舟做好之后,需要暴晒然后又在谁浸泡,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在农历三月份的时候,各个乡村的男儿就开始抽时间开始训练了,是的每年三月份就开始训练,所以赛龙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些人身份都不同,有的是私人老板,有的是农民,有四五十岁的,也有刚成年的。训练也是非常辛苦的,而且这都是自愿的,每日的训练量大概是两小时、刚开始其实还好,到后面训练量就开始大了起来。
有的时候整日子都在训练,顶着大太阳在水上来去飞奔。一个个都晒的黝黑黝黑,晚上回家之后一个个都晒伤了。让家人擦着药,嘴上说着明天再也不去了,狗日的太老火了。但是第二天大家又是不约而同的去训练,仿佛睡了一觉就全忘了一般。我们那边端午节是五月十五。到十三的时候各个乡村就开始陆陆续续将自己的龙舟队伍拉出来了。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比赛了,但是这个时候还不是最热闹的时候。
在十五的那天,所有的龙舟都会汇聚湖面,场面十分的壮观。而岸上的人也是人山人海。由于湖面没有那么宽,所以进行的是淘汰赛制。一条条龙舟在江面驰骋,两个月多的辛苦就是为了那一刻,他们是真热爱划龙舟。
赛龙舟是很多地方的习俗,比如说湖南汨罗、云南德宏、浙江杭州。
赛龙舟是中国南方地区普遍的习俗,在北方临近水的城市也有这样的习俗。
这是贵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塘香江赛龙舟习俗的视频。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全民游乐活动,它一般比较流行于盛行于整个江南的几个省份,北方好像也有,比较少。
二、可是“龙舟文化”和税务工作怎么结合起来?
一是地域特色。五个区局的文化品牌,都注重与地域文化(如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进行对接,使税务文化接地气、有亲和力,如禅城区局的“通济文化”和顺德区局的“龙舟文化”,分别源自该区有数百年历史的“行通济”和赛龙舟的民俗活动。
二是行业特点。突出国税行业特点是国税文化与其他机关和组织文化的差别所在,是文化建设定位的关键。注重做好税务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的有机紧密结合,是佛山国税各区“一局一品”的核心内容。如高明区局的“方圆文化”,除了以高明区960平方公里面积喻为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方圆之地外,并依此衍生税收执法要方刚,为民服务圆达;三水区局的“善水文化”,以三水为三江交汇之地,以水可兴业,业利税,税为民,强调文明高效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三、余光中老先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只不过他特别喜欢屈原,还写过一首悼念屈原的诗。
四、宿迁骆马湖闹龙舟的习俗如何?
现在政府搞了一个骆马湖渔火节有赛龙舟放风筝高尔夫焰火晚会等等好多项目每次看的人多达几万一个晚上很热闹的就在骆马湖湖滨浴场那去玩玩!
五、周口龙舟与南方龙舟有什么区别?
周口是中州有名的龙舟之乡,端午闹龙舟是这里的传统风俗。周口龙舟与江南龙舟不同,江南龙舟体长头尖,而周口龙舟体短头平,轻捷灵巧,便于掉头。江南龙舟装饰较少,周口龙舟用绸布、花纸浓妆重彩,豪华俏丽。周口龙舟比赛时,每只龙船上都有一名固定的“拿手”、“扳棹手”、“鼓手”和十名“划手”。大家群策群力,配合默契,双桨舞动,轻舟如飞。周口龙舟赛的比赛项目除竞渡外,还有拔河、捉鸭等。拔河时,一根绳子连接两条龙船,双方奋力向相反的方向划动。水上拔河比陆地拔河复杂,除力量竞争外,还有技巧、智慧的较量。划动的桨板,好似踏地的双脚,要想立地不动,需奋力划水,一点也不敢懈怠。如果想战胜对方,就需要全船人同心协力才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