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元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将其李陵全家诛杀

公元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将其李陵全家诛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1/18 12:21:12

公元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副将韩延年战死沙场,李陵身为主帅却贪生怕死投降匈奴。

此时的朝堂上,汉武帝气的暴跳如雷,他来回踱步,咬牙切齿地说:“李陵有辱李家门楣,辜负朕心,实在可恨!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他看了看列在两旁的文武大臣,问:“廷尉,李陵此举,该定何罪?“

廷尉揣测圣意后上奏说:“回陛下,叛逃敌军,当满门抄斩。“此话一出,朝堂上有不少人出来附和,唯有少数人未发言,其中之一便有太史令司马迁

汉武帝一看便问:“太史令,你为何没有发言啊,有什么意见说出来!“

司马迁这才上奏说:“陛下,李陵投降的消息并未得到实证,万一是匈奴人施展的离间之计,现在杀了他的家人,未免太过草率;而且李陵以五千步卒抵抗匈奴数万骑兵,鏖战数日、血洒疆场,明知敌我力量悬殊,仍然誓死顽抗,他绝对不会轻易投降,还望陛下详查之后再做定夺!“

汉武帝听后,怒气并未消除,怒斥道:“没有实证?他麾下的士兵传回来的消息,岂能有假?我大汉的将军只有战死和凯旋两条出路,投降绝对不能原谅,就按廷尉的提议处置!“

司马迁听罢不禁摇头,暗暗为李陵以及他的全族感叹,汉武帝见状,更是恼怒:“太史令巧舌如簧,想为叛贼说情,你也有罪!“说罢,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以做惩罚。

李陵,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孙子,将门虎子,自小就善骑射,颇有祖父的风骨。汉武帝一生热衷于抗击匈奴,霍去病去世后,他一直感叹再也遇不到骠骑将军那样的猛将。

曾几何时,他看着李陵这名小将逐渐成长,对他寄予厚望,甚至希望他能够成长为霍去病那样的将领。

而李陵也不负所望,十几岁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当时,汉武帝正在寻找去匈奴探查军情的将领,要求必须有勇有谋,此时热血少年李陵自告奋勇前去,汉武帝见状非常欢喜,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此次任务,李陵冒着生命危险,孤身悄悄深入敌后,奔袭了两年里绘制了匈奴的布防图,汉武帝非常满意,因此封他为骑兵都尉,让他带领五千骑兵在汉匈边境地带防守,年少英伟的李陵勤练兵马,令匈奴不敢轻易进犯他所负责的地带。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再次发兵出征匈奴,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三万精兵攻打匈奴右贤王,李广利也是继卫青、霍去病之后最受皇帝器重的将领,汉武帝对此次出征取胜信心满满,势在必得。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汉武帝派遣表现优异的李陵负责为李广利大军做后勤保障。李陵接到命令后,马上上奏说:“陛下,我的部下日夜操练,旨在能够痛击匈奴,其中不乏精兵良将和敢死之士,让我们去做后勤,实属浪费了,让臣去战场上杀匈奴吧!“

汉武帝听后,貌似在他身上看到了霍去病的影子,笑着说:“不错,少将军确实有胆识,但是我的马匹都随贰师将军出征了,没有多余的装备给你!“

李陵听后说:”陛下,没有马匹,我就步行前往迎敌!“汉武帝听罢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很快,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北上,历经半月有余来到了匈奴领地。匈奴单于也得到了探子的信息,听说汉朝出了一个小将军,而且还是李广的孙子(李广在匈奴人中间颇具威名),有勇有谋有胆略,单于不敢掉以轻心便派遣三万骑兵前去会战。

匈奴三万人将李陵团团围住,李陵见状并未慌张,命令部下聚成一团,外围的士兵架起盾牌,内里的士兵拉弓搭箭,经过血战击退了匈奴此次的围攻。

看着死伤的兵士,李陵马上下令斥候去请求支援,谁知斥候半路被匈奴擒拿,单于获得了李陵仅有五千步卒的信息,他立刻下令再派出五万骑兵去拦截李陵。

此次会战,匈奴凭借人数优势,铁蹄踏破了李陵的箭阵,汉军几乎全部丧命,仅有不足百人冲破围攻逃回汉朝,李陵的副将韩延年身中数刀,倒在了血泊中。李陵也满身伤痕,手中的长枪和弓箭都已损伤,手无寸铁的他被数名匈奴骑兵压制,不得不下马投降。

汉武帝后来从幸存的士兵口中得知了当时战况的惨烈,也自觉李陵投降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便生出了赦免他的心思,谁知此时大臣公孙敖来报说:“李陵投降之后,还在帮匈奴练兵抗击我汉军,不能姑息。“

汉武帝这才勃然大怒,在朝堂上下达了诛杀李陵全家的命令。

多年之后,汉朝派人出使匈奴,李陵问使臣:“陛下为何杀了我的全家?“,使臣回答道:“因为陛下听闻你在帮匈奴人操练兵马抗击汉军”。

李陵听后跪地痛哭道:“陛下错怪臣了,那是李绪,不是我啊,我虽身不由己陷入匈奴,但一心向汉,从未帮助过匈奴军队啊!”

当年他知道自己全家被杀后,便心灰意冷,匈奴单于为了拉拢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但李陵一直没有再踏入军营,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他终于知道了君臣二人之间,心生嫌隙,都是因李绪而起,李陵心中愤恨,不久之后便借故杀了李绪,但他再也回不到大汉去了。

李陵是个悲情人物,虽有大志,但是命运不济,令人惋惜。

标签: 李陵汉武帝汉朝历史

更多文章

  • 班昭是二十四史唯一女作者,守寡后写了《女诫》,却害苦了中国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班昭,二十四史,守寡,女诫,汉朝人物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曾涌现过数不胜数的巾帼女英雄,她们的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直到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她们的存在,是对封建社会中“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反击。回望历史,我们能看到很多杰出的女性代表,她们开创了很多个“第一位&rd

  • 明朝奇葩皇帝多,但明孝宗朱祐樘是唯一生在皇宫却吃着百家饭,穿着烂衣衫长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孝宗,朱祐樘,百家饭,明朝人物,明朝历史

    因为他父皇朱见深从小在宫女万贞儿的陪伴下长大,所以当了皇帝后的朱见深只宠爱万贵妃一人。可惜万贵妃年纪太大,身体抱恙,一直未再有一儿半女。嫉妒心强,占有欲强的万贵妃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不允许后宫其他的女人为朱见深生儿子。不论嫔妃还是宫女,只要怀了龙种,她就要想办法使其胎死腹中。如果孩子幸运的出生了,

  • 乾隆皇帝十分宠爱令妃,但为什么乾隆不让她抚养自己的亲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皇帝,令妃,清朝人物

    1766年,令妃才刚生完孩子,乾隆就想要宠幸她,令妃无奈只能强撑着侍寝。10年之间她就怀孕了7次,可是她每次生完孩子,乾隆都不让她抚养。细数整个大清年间乾隆的后宫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女人定非令妃魏佳氏莫属。魏佳氏本是满洲包衣出身,传说身上还带有汉人的血统,这样女子入宫之后必定是地位微贱、置若罔闻。可魏

  • 末代皇后婉容不受溥仪喜欢,孤单寂寞,和溥仪的侍卫祁继忠私通生下一子,结果孩子被残忍地扔进了焚烧炉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末代皇后,婉容,溥仪,祁继忠,清朝人物

    溥仪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因他而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也曾经火爆一时。溥仪的一生当中正式迎娶的妻子有五位,最为人熟知的当数“末代皇后”婉容。末代皇帝本也是皇帝,没想到竟然也有人敢爬上皇帝的女人的床,而这个人还不是别人,正是溥仪身边的贴身侍卫,如此荒唐的事情发生真是让人不可

  • 贺兰敏之是谁?贺兰敏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贺兰敏之,唐朝人物

    贺兰敏之是唐朝时期的外戚大臣,武则天的外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贺兰敏之的姥爷,也就是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武士彟原本是一个商人,靠着木材生意发家,参与了隋朝兴建洛阳城的工作。不过,在此期间,武士彟不小心得罪了隋朝的大权臣杨素,差点被杀。后来经过多方疏通,武家

  • 李清照:二婚遇人不淑宁可遭遇牢狱之灾也要手撕渣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清照,手撕渣男,遇人不淑,宋朝人物

    我们读李清照,喜欢她的诗词,赞美他文学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李清照的第二次婚姻。由于遇人不淑,李清照还遭遇了丈夫打骂。但张汝舟显然是低估李清照的骄傲与气节了,她视骨气和自由为生命,又怎么可能忍受这个无才低俗且市井无赖的男人呢?不但没有忍受,还亲手把这个渣男送进了监牢!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

  • 汉朝皇帝有一半是双性恋,连刘邦和汉文帝都倒在了男人的石榴裙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双性恋,刘邦,汉文帝,汉朝人物

    男人最懂男人,汉室王朝帝王也好男色,一半帝王都是双性恋,就连汉高祖刘邦也难逃男人的魔爪,心甘情愿拜倒在男人的石榴裙里,对貌美如花的女子不闻不问,这一奇葩王朝,你真的了解透彻了吗?说到家传之宝,大家想的都是古董,家风,可汉朝这个家传宝物,却不一般,汉室的一半皇帝都独爱男性,男男的爱情故事也在这个朝代,

  • 汉室王朝一半的帝王都是双性恋,汉文帝宠爱邓通,汉武帝钟情于韩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双性恋,汉文帝,邓通,汉武帝,韩嫣,汉朝人物

    男人与男人之间存在爱情吗?汉室王朝一半的帝王都是双性恋,那么这些帝王宠妻男宠来究竟有多野?汉文帝的男宠邓通,见汉文帝生了脓疮,就会用嘴给他吸脓水,汉文帝也对邓通百般宠爱,是放在心尖上的人。那么他们两人之间是爱情吗?我们不得而知,在那个时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有无数的人想讨好皇帝,邓通究竟对皇帝有没有

  • 后晋节度使张彦泽非常残暴,但是皇帝石敬瑭却肆意包庇,丝毫不管手下官员和百姓的死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彦泽,后晋节度使,石敬瑭,五代十国人物

    张彦泽手下有个叫张式的,他和张彦泽是同宗同族,平时张彦泽很信任他。但有一次张式因为一点小事触怒了张彦泽,张彦泽便拿起弓箭就要射死张式。所幸的是,张式逃脱了。后来,张式见张彦泽如此喜怒无常,便借口生病带着妻子逃走。而张彦泽知道后,立刻派人去追,说:“张式不听话就把他杀了,将人头带回来给我。

  • 朱友谦得到皇帝的铁券文书,可是在皇权下,“免死金牌”却没了作用,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友谦,铁券文书,免死金牌,五代十国历史

    朱友谦曾得到皇帝的铁券文书,本是保证他子子孙孙永享富贵,但最后他遭受诬陷,“免死金牌”却没了作用,落得个被杀的下场。后唐庄宗李存勖曾赐给朱友谦铁券。朱友谦本是后梁的大将,后来,朱友谦叛梁投晋,叛晋投梁,几经反复,最后归附晋王李存勖,并在灭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朱友谦被赐名为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