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5年的一天,16岁的薛涛受邀参加新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酒宴,宴会中,韦皋突然让手下拿来了笔墨纸砚,随即提议让薛涛作诗一首,只见薛涛不慌不忙,微微思忖之后,提笔缓缓写下了《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看后是赞不绝口,连声说到:“好诗,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于是立马决定将其招入自己的幕府之中。
那么作为一名乐籍女子,年仅16岁的薛涛,为何能写出如此文采斐然的诗作呢?她进入韦皋的幕之后又会有怎样的人生境遇呢?
大家闺秀却遭命运捉弄,堕入乐籍。
薛涛与抗金女英雄梁红玉一样,都曾出生于官宦之家,后来家道中落堕入乐籍。二人同样是才貌俱佳,同样遇到的是武将,只是二人的人生际遇却是天差地别。
梁红玉遇到韩世忠后,先是做了他的小妾,后来正室夫人去世后,她便转正成了女主人,再后来一直跟随韩世忠四处征战杀敌,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双双成了抗金英雄。
薛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薛涛的父亲薛郧曾在长安为官,作为薛家唯一的女儿。父亲一直将她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据说薛涛八岁那年,一天,薛郧看到院中梧桐叶落的情景,不由诗兴大发,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听完后便随口接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没想到女儿竟能如此轻易地接上。不由喜上眉梢,从此以后更加用心地教导女儿。
可以说薛涛的童年时光是在蜜罐里度过的,可惜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由于父亲薛郧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权贵,被贬到了遥远的巴蜀地区。没过几年,父亲便因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不久之后,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古代女子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夫死靠儿子,16岁的薛涛,还来不及嫁人,父母便双双去世,迫于生计,只能加入了乐籍,成了一名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遇韦皋入幕府,是机遇还是考验?
史书记载:“薛涛性辨惠,容姿既丽,才调尤佳;言谑之间,立有酬对。”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在酒宴中见到薛涛之后,便被薛涛的才情和不俗的气质所折服,于是将其招入自己的幕府之中侍晏侍酒,主要工作就是在宴会上作诗助兴,一段时间之后,韦皋发现,薛涛不止诗写的好,连其他事务都处理的有条不紊,单单让她做侍晏侍酒的工作诗大才小用了。于是,韦皋向朝廷上奏,请授薛涛为秘书省校书郎官衔。奈何校书郎这份工作的门槛太高,历来只有考中进士的男人才有资格担任,所以,朝廷最后并未同意韦皋的奏请。
虽然秘书省的官没做成,但她却成了韦皋府中的“校书郎”,负责为其撰写公文等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兼助理。因此,薛涛便成了大家口中的“女校书”。
从一名小小的艺妓一跃成了人们口中的女校书,在当时男权思想占主流的社会中中,虽然有上官婉儿的先例,但毕竟那时候还有武则天这个皇帝撑腰,所以说,薛涛能在那时候和男人们一起谈天论地,一同处理公务,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而薛涛本人也是飘飘然了起来。后来,许多人想在韦皋那里得到好处,奈何又没有门路,思来想去便选择了韦皋身边的红人薛涛下手。薛涛一个刚入职场的女子,自然是不懂太多,于是面对诸多送礼之人是来者不拒,然后将所收受的礼品悉数上交给了韦皋。谁知韦皋却大发雷霆,直接将其贬到了松洲充作营妓,以示惩罚。
边睡之地的苦寒,让薛涛极度的不适应,为了尽快摆脱这种无望的生活,薛涛决定放下自尊和高傲,向韦皋服软。终于在一连发出是十封毫无自尊,低到尘埃的《十离》诗后,韦皋心软,将她接回了蜀中。
此次被贬的经历,让薛涛彻底醒悟,原来自己依旧只是那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只要韦皋高兴,她就是他身边的红人,如果哪天他不高兴了,她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一夜之间成长起来的薛涛开始变得低调和顺从,工作之余,遍交天下文人志士。就这样安稳度过了十多年的时光。
公元801年,韦皋因镇边有功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成都,随后薛涛被得到新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的欣赏,被继续留作秘书。
短暂的爱情,一生的等待。
公元809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来到蜀中出差,久闻薛涛的才名,让元稹十分好奇薛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慕名前去,不料二人一见倾心,元稹是不是真心我们不知道,薛涛却对元稹是掏心掏肺,一心想与其双宿双飞,白头到老,可惜事与愿违,仅仅浓情蜜意3个月后,元稹公差结束,离开了蜀中,随即二人的关系也嘎然而止,虽然元稹临走的时候曾经给薛涛承诺,自己会回来接她,只是,备不住天性使然。一旦离开,便已将薛涛抛诸脑后,又或许,他从一开始招惹薛涛,都是为了排解寂寞,总之,他食言了,只能说他又一次验证了“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句话。
公元821年,苦等元稹12年之后,薛涛终于收到了来自元稹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首诗《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薛涛看完后,看出了元稹诗中的决绝之意,她明白,二人之间再无可能。自此后她的心彻底凉了。几年之后,薛涛得知元稹有意再续前缘,奈何自己早已心死。于是写下了一首《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向北。
诗中借柳絮讽刺了元稹的飘忽不定,和无情无义。
从此之后,看透了人间百态的薛涛褪去了鲜衣华服,从此再不沾染红尘俗世,一身道袍走过春夏秋冬。
公元832年,62岁的薛涛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薛涛的一生,辉煌过,也灿烂过,也曾失落悲伤过,但更多的时候,她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直至后来被情伤透,才获得重生。或许,潜心修道的她也曾有过孤独与寂寞,但至少,此时的人生是由她自己做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