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宗的一次“败家投资”,让大宋赚足了全世界的钱

宋太宗的一次“败家投资”,让大宋赚足了全世界的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3/12/31 3:22:59

历史上的宋太宗赵光义,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形象,他靠阴谋上位,德不配位。或许因为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他极力地想表现自己想要名垂千古。于是他指点强军结果却负伤驾驴车而归。

然而就是这样的皇帝也曾误打误撞地做了一些好事。那时他因一笔“败家投资”大开国门赚取了世界的钱财,将积贫积弱的北宋改造成一片繁荣昌盛百姓生活非常富裕。那所谓的投资究竟是什么呢?

历朝历代都有谋朝篡位者,人们熟知的有曹丕李世民等,他们大多都是经过手足相残后上位的,宋太宗也不例外。只不过比起他们,他过于猴急正式诏书都没准备好,第二天就宣布上台。

虽说赵光义算是被人人“信服”成功当上了皇帝。不过在他统治期间内外政策上都存在众多严重失误。这就导致北宋出现了明显的积贫积弱状况,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皇帝是不是真的没有当君主的才能。

当时的宋朝外部面临着五代十国的北汉,以及辽国的威胁。尽管第一代皇帝赵匡胤,生前曾征战过北汉但直到他去世都没有攻占下来。而赵光义上位之后,为了证明自己比哥哥强就派出军队艰难拿下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格局。

打仗是一件极其耗损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但赵光义并不懂军事。他见眼前形势似乎大好,便想御驾亲征让还未得到修养的军队继续攻占燕云十六州。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疲惫不堪的宋军遭到辽军围剿,损失惨重。自此之后北宋彻底元气大伤,赵光义也慌张地带着一腿伤驾着驴车回到京城。这让多年以后他的子孙都无法释怀。

消耗完军队国内又一穷二白,这时的北宋国家问题突出矛盾尖锐形势极其严峻。或许赵光义意识到了危机,为了改善现状他便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去大肆花钱。

雍熙四年太宗赵光义打开国库。他派遣了一些侍从携带金钱前往海外各国到处疯狂地购买奢侈品,例如香药、真珠等等。

与此同时北宋经过诸多次战争受损严重,而民间更是如此。再加上多年朝廷压榨下,繁重的徭役赋税,生活苦不堪言,起义声四起。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环境下,皇帝如此做法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或许是宋太宗开窍了,或许是他身边的智囊团的主意。他在这种情况下大肆开销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个人享受而是为了吸引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让他们前往大宋做生意。

尽管这一决定,刚开始遭到很多臣子的反对,但谁让宋太宗是皇帝,他决定的事就是真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这次还真是个真理。当时的宋朝不断在外购买奢侈品,以至于很多他国商人,误以为大宋富得流油,纷纷前去。

宋朝有负责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以及完备的市舶司管理制度,在放出消息以后,宋太宗又下令沿海地区,兴建市舶司。一切皆完善以后,只需要敞开大门等待即可。

不得不说,宋太宗的这一手段的确很奏效,世界各地来往北宋的商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大。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与北宋进行贸易来往的国家近六十多个。

在与各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也不断带动了大宋各个产业的繁荣发展。其中就比如制船业,当时最大的商船重达上百吨,船上甚至可以养殖家畜等。同时,宋太宗不仅鼓励各国商人进来,也鼓励国民走出去。

那时想要出海贸易,相对而言算是一件比较容易,且很吸引人的事情。宋太宗凭借着众多进出口的关税,从中赚得大量收入,自此北宋脱贫致富,走上繁荣昌盛之路。

财富滚滚而来,自然也少不了贪污腐败,尤其是市舶司里的官员。关于这方面,宋太宗也考虑到了,为了选拔出一个合格的市舶司官员,他规定市舶司的官员,要经过长达三年的严苛的考核。若是期间发现违规行事,那么终生不得再踏入仕途。

当时的北宋在他的统治之下,几乎每个行业都迎来了新的生机,很多百姓也抓住了时机脱贫致富。就连一些念经的和尚,也看得格外眼红,纷纷步入俗尘,紧跟时代潮流。

这样有希望的北宋,与之前宋太宗挥霍钱财时的北宋,显然是两种模样。他的这一决定看似是败家,实则给绝望的北宋带来了新生。作为一个皇帝,他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这在“败家投资”上,却是很有远见。

这一仗赢得不只是北宋和子民,还有他曾经失去的颜面。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北宋才更有底气,据史学者研究,当时的北宋人口总量。最多达到近两千一百万户。而唐代最高才八百九十万户,粮食产量也比唐朝翻了一倍多。

只不过由盛及衰,似乎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循环。宋太宗虽然在经济领域中,效果瞩目,但他在此后多年,依然多次进行北伐战争。他后期鲁莽的决定,也沉重地打击了大宋的国力,也损伤了他一直精心维护的形象。

虽然宋太宗能力不足,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太多建树,但绝处逢生的魄力,确实令人很佩服。他能守下赵匡胤打下的江山,并通过“败家投资”,进一步推动北宋向前发展,功绩不容忽略。

在军事方面,他不如哥哥有勇有谋,在内政方面,也不如汉武唐宗有谋有略。但他的身上,还是有一些值得后世夸耀和学习的地方。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宋太宗的发光点,便是这能够坚持对外开放了。

标签: 宋太宗赵光义

更多文章

  • 曹皇后的小宫女和侍卫通奸,竟然还敢买通宋仁宗宠妃张贵妃来为自己辩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皇后,张贵妃,宋仁宗

    公元1050年,曹皇后的小宫女和侍卫私通,被曹皇后发现。曹皇后要按规矩处死小宫女,张贵妃坚决反对。宋仁宗偏帮张贵妃,曹皇后说:“皇上,你可以不爱臣妾,但你要承认我皇后的身份,后宫的事我说了算!”张贵妃只是乐女出生,她在一次宫宴上舞姿出众被宋仁宗看重,就被封为嫔妃。宋仁宗从未见

  • 都说虎父无犬子,诸葛瞻为何没有继承诸葛亮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虎父无犬子,诸葛瞻,诸葛亮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他也是蜀汉的大臣,且他的妻子是刘禅的女儿,因此蜀汉的人对他给予了厚望,然而事实令人失望。诸葛瞻没有表现出他父亲那样的能力,也没有取得他父亲那样的成就,那么为什么诸葛瞻不如他的父亲诸葛亮呢?其原因有两点。1、诸葛亮忙于工作诸葛亮由于忙于工作,因此对诸葛

  • 小了齐白石30多岁的徐悲鸿对于齐白石有知遇之恩,他终生感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白石,徐悲鸿

    1956年,92岁的齐白石突然去了徐悲鸿处。一进门,他就要下跪,吓得徐家人赶紧去拦。谁知,齐白石泪流满面,非要下跪,谁都劝不住。齐白石比徐悲鸿大30多岁,两人在中国绘画史上同样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齐白石为何会对徐悲鸿如此的情深意浓,原来这其中藏着一段难得的知遇之恩。蔡元培任命徐悲鸿为北平艺术学院的院

  • 白先勇和王国祥这对同性情侣真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白先勇,王国祥

    1954年,两位白衣少年在楼梯的拐角处偶然误撞,17岁的白先勇遇到了同样年少的王国祥,相知相守38个春秋在曾经相识的蝉鸣声里天人两分,死生挈阔。可以想象这一幕就像台湾的偶像剧,只是彼此撞满怀的是两个单纯炽热的男生。“一眼千年”他们牵起彼此的手,走进照相馆,留下了人生第一张珍贵

  • 春节是中国人必过的一个传统节日,可是这一年却被禁止过春节,过春节的一律抓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节,传统节日

    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民风、民俗形成,他们与中国文化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过节”就是一个民俗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体现。在所有节日之中,最为重要的、沿袭传承历史最为久远的就是我们现在每年岁末所过的“春节&rdquo

  • 刘表帐下有四大猛将,有2人可打退关羽,一人能挡住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表,文聘,甘宁,黄忠,魏延,关羽,张飞,

    东汉末年的时候,各方诸侯的势力得到不断的扩张,各地争权夺利的势头也在逐渐上涨。当时诸侯们雄踞一方,比较有名的当属于刘表、刘璋、袁术和袁绍等人。刘表镇守在荆州之地,坐拥数千里的江山,带甲将士都有十几万。在他的一生中也是战绩满满,斩杀了孙坚又对抗曹操,但他却输在了刚愎自用上。刘表虽然勇猛,却没有鸿鹄之志

  • 1900年,梁启超给妻子写了一封信,称自己爱上小女孩何惠珍,妻子李蕙仙的回应,却改变了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启超,李蕙仙,何惠珍

    梁启超是我国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呼吁人们接受新思想,迎接新革命。他们主张废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当时是我国新旧思想更替的时期,封建思想虽然根深蒂固,但新潮思想正席卷全国。新思想表现最显著的就是人们的婚姻观。在我国封建社会主张一夫多妻制,但是维新派他们主张应该遵守自由公正平

  • 38岁的道光皇帝的“奶奶”只有35岁,嘉庆对这位后妈不管不问,守寡2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帝,嘉庆帝,富察氏,乾隆帝

    1820年8月23日,38岁的道光帝,惊奇的发现居然还有一位35岁的奶奶辈太妃在世,她是乾隆88岁,纳的嫔妃。她是乾隆的皇后富察氏的侄孙女!是太上皇乾隆88岁时娶的妃子,进宫那年她才14岁!她和奶奶同嫁乾隆,奶奶富察氏被封皇后宠冠六宫,她却无人问津孤独终老!嘉庆四年(1799年),89岁的乾隆太上皇

  • 农民娶了“溥仪的老婆”,晚年骄傲地表示:自己这辈子算是没白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溥仪,文绣,刘振东

    还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一位敌军军官投奔解放军,这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解放军战士,后来在解放战争胜利后,还被组织在转业后安排了工作,这让他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不过这位曾经的军官津津乐道的却不是他曾经触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相反却是他的妻子,这让他后来在妻子因病离世后的感言中都流露出了不舍与自满。虽然他曾经只是

  • 李昪称帝后,用毒酒敬义弟徐知询,他只说了一句话,瞬间化解一场危机,捡回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昪,徐知询,五代十国历史,五代十国人物

    公元929年,李昪掌权之后,他亲自给义弟徐知询倒了一杯酒,他说:“希望弟弟长命千岁!”徐知询害怕酒里有毒,又不能拒绝。他将杯里的酒,一分为二,倒了半杯给李昪说:“我愿和兄长各享500岁!”看到李昪[biàn]主动给弟弟敬酒,不知情的大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