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节是中国人必过的一个传统节日,可是这一年却被禁止过春节,过春节的一律抓捕!

春节是中国人必过的一个传统节日,可是这一年却被禁止过春节,过春节的一律抓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3/12/13 19:25:01

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明古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民风、民俗形成,他们与中国文化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

“过节”就是一个民俗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体现。

在所有节日之中,最为重要的、沿袭传承历史最为久远的就是我们现在每年岁末所过的“春节”。

这一节日的相关记载和相关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在那之后,变固定下来,成为了人们辛苦劳作一年之后,最为重要的庆祝日。

实际上,“春节”这个词知道1914年才诞生并沿用至今。在那之前,对其称呼有很多,有的叫“元日”,有的叫“正日”等。

而且,现在我们过的春节都是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又被称为“除夕”。

但是,秦朝之后,这一节日的日期曾被定位十月,也就是每年的十月为“正月”。

现在我们都知道,在这一天,家家都要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吃团圆饭,而从初一开始,也会走亲访友,互相恭贺新春的到来。

但是,也许你并不知道,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曾经在近代的时候被政府明令禁止过。

这里我们所说的就是民国政府。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民国政府成立,他们特别想要撇清自己跟旧的封建制度之间的关系。

甚至有的时候,他们采取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办法,想要把旧历的春节废除,改为每年的一月一日过“元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时间回到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后,民国政府从1912年1月1日正式成立,名义上掌管中国事务。

于是,他们就希望这一天能够成为普天同庆的日子。大家思来想去,将目光投到了春节上。

一方面,春节确实是全体中华儿女最为重视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都喜气洋洋,另一方面,如果用元旦代替春节,今后每年的春节都在元旦这一天过的话,对民国政府来说也相当于抛弃了旧的“封建习俗”。

于是,在1913年,时任国民党警察厅厅长的陈景华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干涉当地百姓过春节,他明令禁止大家庆贺春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阴历年。

而且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政府都要求摒弃旧历,也就是农历,而要求大家统一改成阳历计日。

这一举动当然遭到了民众的反对,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都十分气愤。

而就在这一年,袁世凯正准备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他看到民间对于禁止过阴历年这个决定非反感,就心生一计,想要在明面上顺应民意。

正好在7月份的时候,有人提出了最要好恢复春节的建议,他便欣然接受了。

于是,从官方角度上说,从1913年开始,阴历年,也就是春节正式被承认,民众再过春节,也就自然成为了合法的行为。

这一年的春节,全国各地过节的气氛十分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被压抑2年的民众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过节了,所以各种花炮声此起彼伏,所有的商店都放假了,亲朋好友见面之后也会行礼。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管理层的官员,并不想让袁世凯充当这个好人,对于恢复春节合法化这件事,持有一定的反对意见。

不过,这只是政治意见而已,具体打动行动上,他们也会跟自己的家人过节。

日子就这样如白驹过隙,一晃10年就过去了。到了1924年的时候,国民党再一次提出要废除春节,而且似乎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在除夕这一天,不少地方的学生正常上学,工人正常上班。不过总体上贯彻得还不够全面和坚决。

又过了5年时间,到了1929年,国民党下定决心,要坚决废除春节,他们给出的理由就是“春节是一种封建迷信的产物”“中国改头换面之后必须要同世界接轨”,所以他们要求大家要过元旦,而不能再过阴历年了。

随即,在这一年年初开始,很多报纸上不再标注阴历日期,而只标注阳历日期。

等快到阴历年的时候,街上所有买卖跟节日庆祝有关的商品的商家和个人都会被视为违法。

1930年,禁止过春节的行动达到了顶峰。包括警察和宪兵大队在内的执法人员会在阴历年这一天,随意进行明察暗访,如果发现有人在家中偷着包饺子、供奉和祭拜先人、神明等,做出任跟过节有关的行动时,立刻抓捕。

与此同时,政府要求这一年的春节期间,所有的商铺都要正常营业,当然那些贩卖跟过节有关的物品的商铺和个人是不允许上街卖货的。

由于这一年国民党严抓严管,最终导致1930年的春节真的被禁止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禁止过春节。

由于民众强烈反对,监狱人满为患,司法系统面临崩溃,所以到了1931年的时候,政府对过春节这件事的管控放松了很多,有很多民众都开始在这一年偷偷过起了春节。

直到1934年,经过激烈的博弈,结合国内瞬息万变的局势,国民党政府终于彻底放弃了干涉民众过春节的计划。

2年后,阴历年,也就是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再一次成为了国人的共识。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国民党政府为什么无法推行禁止春节的命令呢?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文明国家不同于民族国家,他往往有着经过长期实践、历史的打磨而沉淀下来的独特文化。

节庆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是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不会轻易磨灭。

中国人对于政权的认可是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基础上的,任何政权想要管理中国的百姓,都必须要首先学会尊重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基因。国民党想要倒行逆施,最终注定会失败。

其次,春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更是中国百姓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到了这一天,我们就要团圆,就要休息,就要热热闹闹辞旧迎新,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传承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不是哪一个政府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再次,经过长期的实践,春节除了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例如:从古至今,有一些商业行为与春节息息相关,每到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有一些商铺会给自己的合作商结账。

如果春节被取消,这一商业逻辑和基于这种逻辑之下所形成的共识行为将会被打破,这是不被接受的。

最后,国民党的思想过于极端,禁止春节的行为打击面过大。

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要顺应民意、顺应自然,要循序渐进,如果一味只想着急功近利,既不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又脱离民众,最终只能失败。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禁过春节事件的始末。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特色”对于治理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任何决策、任何行动都要具有中国特色。

所以,我们才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我们才必须要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现代化建设。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人民的期望,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国家的利益的道路,才是最正确的道路。

标签: 春节传统节日

更多文章

  • 刘表帐下有四大猛将,有2人可打退关羽,一人能挡住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表,文聘,甘宁,黄忠,魏延,关羽,张飞,

    东汉末年的时候,各方诸侯的势力得到不断的扩张,各地争权夺利的势头也在逐渐上涨。当时诸侯们雄踞一方,比较有名的当属于刘表、刘璋、袁术和袁绍等人。刘表镇守在荆州之地,坐拥数千里的江山,带甲将士都有十几万。在他的一生中也是战绩满满,斩杀了孙坚又对抗曹操,但他却输在了刚愎自用上。刘表虽然勇猛,却没有鸿鹄之志

  • 1900年,梁启超给妻子写了一封信,称自己爱上小女孩何惠珍,妻子李蕙仙的回应,却改变了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启超,李蕙仙,何惠珍

    梁启超是我国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呼吁人们接受新思想,迎接新革命。他们主张废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当时是我国新旧思想更替的时期,封建思想虽然根深蒂固,但新潮思想正席卷全国。新思想表现最显著的就是人们的婚姻观。在我国封建社会主张一夫多妻制,但是维新派他们主张应该遵守自由公正平

  • 38岁的道光皇帝的“奶奶”只有35岁,嘉庆对这位后妈不管不问,守寡2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帝,嘉庆帝,富察氏,乾隆帝

    1820年8月23日,38岁的道光帝,惊奇的发现居然还有一位35岁的奶奶辈太妃在世,她是乾隆88岁,纳的嫔妃。她是乾隆的皇后富察氏的侄孙女!是太上皇乾隆88岁时娶的妃子,进宫那年她才14岁!她和奶奶同嫁乾隆,奶奶富察氏被封皇后宠冠六宫,她却无人问津孤独终老!嘉庆四年(1799年),89岁的乾隆太上皇

  • 农民娶了“溥仪的老婆”,晚年骄傲地表示:自己这辈子算是没白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溥仪,文绣,刘振东

    还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一位敌军军官投奔解放军,这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解放军战士,后来在解放战争胜利后,还被组织在转业后安排了工作,这让他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不过这位曾经的军官津津乐道的却不是他曾经触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相反却是他的妻子,这让他后来在妻子因病离世后的感言中都流露出了不舍与自满。虽然他曾经只是

  • 李昪称帝后,用毒酒敬义弟徐知询,他只说了一句话,瞬间化解一场危机,捡回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昪,徐知询,五代十国历史,五代十国人物

    公元929年,李昪掌权之后,他亲自给义弟徐知询倒了一杯酒,他说:“希望弟弟长命千岁!”徐知询害怕酒里有毒,又不能拒绝。他将杯里的酒,一分为二,倒了半杯给李昪说:“我愿和兄长各享500岁!”看到李昪[biàn]主动给弟弟敬酒,不知情的大臣还

  • 留梦炎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惹得乾隆皇帝革掉留姓后裔的功名,并规定留梦炎后人用不得参加科举!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留梦炎,乾隆帝,科举

    清乾隆年间,江南有一个举子参加科举,文采一流,考中了进士,殿试时,乾隆皇帝问:"你姓啥?"举子回答:"我姓留。"乾隆皇帝听闻,顿时正襟危坐,继续问道:"你是南宋宰相留梦炎之后?"那举子斩钉截铁的回答:"正是!"。乾隆皇帝听了,当即对左右大臣说:"此人是奸臣之后,立即刻革去他的功名,以后凡是留梦炎的后

  • 守将吕文焕在襄阳与蒙元军相持六年之久,被文天祥痛骂“乱贼”,说了一句话为自己辩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文焕,文天祥,襄阳城

    公元1273年2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承诺后,开城投降,当文天祥痛骂吕文焕是"乱贼"的时候,吕文焕也只能憋出那句"襄守6年不救"。仅四年后,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军民十余万人或拿起刀冲向敌军战死,或跟着皇帝和丞相殉难。至此,大宋彻底亡了。其实吕文焕的官阶并不高,守襄阳

  • 文天祥大骂吕文焕投降蒙元,吕文焕投降是无奈之举,后期所做之事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天祥,吕文焕

    宋亡后,文天祥被俘,曾指着降元的吕文焕鼻子怒骂道:"乱臣贼子,不得好死!"就连元军高官听闻,也忍不住拍手称快:"丞相骂得好!"可吕文焕却厚颜无耻地回答道:"老子苦苦守了六年襄阳,你们怎么不救援我呢,怪谁?"文天祥怒目圆睁,只撇下一句:"没有救援,你也可以死报国啊!"随即拂袖而去。吕文焕一时间无语凝噎

  • 颜真卿不仅书法名垂青史,他的气节也是令中国人仰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颜真卿,颜体,李希烈,安史之乱

    公元784年,76岁高龄的颜真卿被朝廷派往河南,向叛将李希烈传达圣旨。可谁承想,丧心病狂的李希烈二话不说便将颜真卿缢杀!当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传到讨伐李希烈的唐军前线,主帅和将士们无不痛哭流涕。而当初拍板将颜真卿送进贼营的唐德宗李适闻讯后,也是假惺惺地挤出了几滴眼泪,然后追赠颜真卿为司徒,上谥号为"文忠

  • 颜真卿侄子颜杲卿气节令人仰望:宁死不屈,大骂安禄山,终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颜真卿,颜杲卿,安禄山,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颜杲卿被俘后宁死不屈,怒骂安禄山的卖国行为。愤怒的安禄山当即命人勾断颜杲卿的舌头,砍断他的双腿,一刀刀的将其凌迟处死。颜杲卿承受着酷刑的剧痛狂骂不止,至死方休!颜杲卿遇难后,叛军又以同样砍断手脚的残忍刑罚杀害了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追随者袁履谦等人,颜杲卿一家共有30多人为国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