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国的段子手钱钟书,怼遍了半个文坛,不知大家是否喜欢他

民国的段子手钱钟书,怼遍了半个文坛,不知大家是否喜欢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4/1/23 16:30:15

要说民国人之间也是非常有趣的,在那样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过渡时代,他们按照各自的方式安排着自己的灵魂生活。唯有大才子钱钟书虽明察世事人心,却偏童心不泯、狂气难除,嘴欠多言爱吐槽,他这么爱怼人,难道大家就不讨厌他吗?

钱钟书的毒舌在民国时也是人尽皆知的,除了鲁迅先生,恐怕没有人能与之匹敌。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平文坛的写手,凡是大才子钱钟书看不顺眼的,必在其作品中怼之,潇洒地活成让当今写手仰慕的怼人鼻祖。

在小说《猫》中,钱钟书写猫的主人“太太”:“在所有有名的太太圈子里,就属她长相秀美灵动,她不仅性格豪爽,行为也极为风流。在她家装饰精美华贵的客厅里,常常宴请当下的年轻才俊,而且上的菜和茶点也十分名贵雅致,她的交友范围尽是男客,而且,她的丈夫是一个温驯良善之人,从不干涉她交友自由······”这绝对就是和冰心一样看不惯林徽因在家开办的文学沙龙呗。

同样在小说《猫》中,钱钟书以文中的曹世昌影射沈从文:“虽然名满文坛,还忘不掉小时候没好好进过学校,老觉得那些“正途出身”的人瞧不起自己,常常提防他们暗地中伤自己的名誉”。讥讽沈从文的学历低。

又用文中陆伯麟嘲讽周作人:“那个留着一小撮儿胡子的日本老头,是最亲日的了。除了他,我没见过比日葵还亲日的人。”还以文中抽烟斗的袁友春影射林语堂:“读他的东西,总有一种吃代用品的感觉,好比涂面包的植物油,冲汤的味精”。这嘴欠程度就是一个淘气的顽童。

其实钱钟书从小就健谈,舌粲莲花,隽思妙语。难怪其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别名“默存”。不过,本性难移,多言毒舌就是他的性格,讽刺嘲弄就是他写作的风格。那时的他恃才傲物,狂妄自负,嬉笑怒骂皆是文章。

比如他的:“看文学书而不懂欣赏,恰等于帝皇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虽有机会,确无能力!”“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眼旁观。”你细一琢磨,都是哲理。

钱钟书精通多国语言,还擅文言,是民国四大才子之一,说他恃才傲物也许是吧,钱钟书的老师吴宓在被他讥讽后还说:“钱钟书的狂,并不是孔雀亮屏般的个体炫耀,只是文人骨子里的一种高尚的傲慢。”不过,他的这种“高尚的骄傲”也只在民国能混下去吧。

有人说他前半辈子谁也看不上,后半辈子除了鼓掌便是沉默。当他的《宋诗选注》在狂乱年代受到声势浩大的“严肃”批判后,钱钟书终于解得了“沉默是金”的真谛。祸从口出,言多必失,随便怼人是要出事滴。

这位怼遍天下无敌手的神级毒舌段子手,后半辈子审时度势退出江湖,凝神静气,专心写作,在那个难以保存的时代,用他的才能以旧文体的容纳弹性,留给我们《管锥编》这部闻名的文言文学术性著作。不过,大多数人喜欢他还是由《围城》而起的,你也是吗?

标签: 钱钟书段子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