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御驾亲征成功?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御驾亲征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31 更新时间:2024/1/25 6:51:29

苍茫大地今天介绍一位英主柴荣即位不久就御驾亲征,大败北汉国主刘崇的高平战役。

周太祖显德元年正月十七,郭威驾崩,二十一日,晋王柴荣奉诏继承姑父、干爹郭威的皇位,史称周世宗

北汉国主刘崇,是个儿皇帝石敬瑭式的汉奸。他乘太祖郭威新逝,柴荣根基未稳,不惜向契丹纳贡,自称侄皇帝,借兵大举南下,试图灭了周政权。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万骑直达晋阳。北汉国主亲率三万大军,以潞州为目标,从团柏向南疾进。

北汉兵抵后周国境线,屯梁侯驿。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闻讯,派穆令均率步骑兵二千人迎战,李筠在潞州西北太平驿筑垒坚守。穆令均有勇无谋,被北汉张元徽诱敌深入,包了饺子,令均被杀,被杀被俘千余人。李筠闻讯,尿了裤子,逃归上党,绕城布防,只求自保。

周世宗柴荣力排众议,在宰相王溥支持下御驾亲征。

三月初一,北汉进逼潞州。初三,柴荣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从磁州固镇出发,抄北汉军后方,以郭崇为副帅;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兵出晋州,进军东北,拦截北汉军归路,以韩通为副帅;令宁江节度使樊爱能、何徽、白重赞、史彦超、符彦能率军先至泽州集结待命,向训为监军。

十一日,柴荣率军出都城大梁(开封),十六日抵怀州。世宗下令全军疾进。控鹤军都指挥使私下对通事舍人郑好谦说:敌势正盛,我军应持重行事。柴荣大怒,调查情况下,把好谦、赵晁带枷镣押往怀州监狱。十八日,世宗过泽州。

刘崇不知柴荣亲征,部队过潞州,不攻李筠,向南直进,当晚屯高平县南。十九日,柴荣前锋与北汉军相遇,柴荣主动攻击,北汉军后撤。柴荣怕北汉军逃跑,催促各路追击。北汉刘崇中军屯巴公原,立阵,张元徽在东,契丹杨衮在右,军纪严明、军容整齐。此时,后周河阳节度使刘词所率后军未到,世宗柴荣的将士面对强敌,心生恐惧。柴荣意气奋发,令白重赞、李重进率左路军列阵西侧,樊爱能、何徽率右路军列阵东侧,向训、史彦超率精骑列阵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禁卫军环卫世宗。世宗柴荣戴盔披甲,坐骑罩上防护服,亲自上阵督战。

刘崇见周军兵少,后悔带契丹兵来分一杯羹。他对将领们说:我北汉军就可大败周军,何必要契丹参战!今天我们要打出北汉的威风!君臣们得意洋洋,在他们眼里柴荣的脑袋就是金灿灿的猪头。杨衮亲往前线侦察后,劝刘崇不可贸进。刘崇置若罔闻,杨衮不悦。这时,东北风转成南风,司天监李义奏请刘崇进兵。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牵住刘崇的马疆绳劝阻:李义该杀,这等风势,哪里是老天助我啊!刘崇喝退王得中,指挥东边部队发动攻势,张元徽率千骑进攻周方樊爱能、何徽的右军。交战不久,大周樊、何逃跑,步卒千余人来不及逃跑,干脆缴械。世宗见军情紧急,亲往右军督战。禁卫军将领赵匡胤对其他将领说:皇上危险至斯,我等应去玩命!和张永德商定让张率兵从高处向下,以左翼冲杀北汉军,自己率兵以右翼冲杀北汉军。永德听令,两人率二千人投入死战。赵匡胤一马当先,直冲敌军前沿阵地,士卒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军溃散。后周内殿直马仁也扬鞭跃马,拉弓搭箭,接连射死数十名敌人,后周士气大盛。殿前右番行首马全又率数百骑冲进敌阵。

刘崇得知柴荣亲临,就盛赞猛将张元徽,敦促进军。元徽阵前巡视,不料坐骑倒地(这个情节当年淝水之战中也有,历史常常重演。)元徽在地上未及爬起来,就被冲过来的周军所杀。元徽一死,北汉士气低落。南风渐盛,周兵以一当百,拼命厮杀,北汉军大败溃逃。契丹杨衮不敢救援,干脆率全军撤出高平战场。

樊、何二将率数千人马南逃,一路还抢劫财物,把运送军需的士兵民吓散,军用物资失散很多,世宗柴荣派侍臣、侍卫拿着诏令制止,但樊、何不听诏令,甚至杀掉部分使者。他们还散布谣言:官军大败,余部降契丹去了。他们甚至还阻止世宗后军统帅刘词进兵,刘词坚决北进。这时,刘崇剩残兵败将一万余人,隔涧水立阵,以防周军进击。傍晚,刘词赶至。柴荣令刘词和各路大军渡过涧水进击,北汉又大败,连枢密副使王延嗣也被杀。周兵追至高平城,北汉兵尸满山谷,北汉刘崇丢弃的物资堆积如山。

斯晚,柴荣抓到原来投降北汉的旧部步兵,一概宰杀。二十日,周军在高平休整,二十一日抵潞州。刘崇骑黄骝马,率百骑向晋阳狂逃,总算逃回老巢。

二十五日,世宗柴荣听从张永德谏议,收捕樊爱能、何徽及该部军使以上军官七十余人,一率宰杀。念何徽昔日有坚守晋州之功,杀了后给丧车一辆,把他棺材运回安葬。从此军纪整肃,二十六日封赏高平战役的功臣。

柴荣是最有能力统一天下的英主,可惜英年早逝,老部下赵匡胤和赵普等发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大周变成了大宋,柴荣这位匡胤旧主成了奴才赵匡胤的最高级打工仔。历史老人很幽默,后来,赵匡胤又成了弟弟、阴谋家、色鬼赵光义的超级打工仔,到南宋赵构时代,被赵老二光义夺去江山又离奇地从赵老二家回到赵老大一脉!历史真是妙紧啊!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今善用人才的例子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商汤辨味识伊尹周文王打猎求子牙宁戚择主子产识伯石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赵襄子任用胆胥已燕昭王屈尊招贤齐威王巧识墨大夫和阿大夫楚庄王嬉游辨忠臣管仲和鲍叔牙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子小

  • 古代善于用人的例子两百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邓肯,美国女舞蹈家,6岁就能教小伙伴跳舞,并表现出对僵化、刻板的古典芭蕾的反感,她立志把自己的舞蹈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之上,去解释和表演音乐家的作品。她不屑于为生活而去跳低级的商业化舞蹈。21岁时她被迫去英国谋生,在不列颠博物馆潜心研究了古希腊艺术。她从古代雕塑、绘画中找到了她认为理想的舞蹈表现方

  •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皇帝有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脚马皇后:老朱,猪八八,你看看我啊,你爱我吗?朱元璋:我爱你,爱死你啦。。。大脚马皇后:肉麻,你太坏啦,知道啦,马上520啦,记得买花我。独孤皇后:老不死的杨坚,你又去那个妖精那里,快快现形。三秒不到达战场,我就不让你进门。隋文帝杨坚:来啦来啦,别发火,没有小妖精,只有老巫婆,那就是你。独孤皇后:

  • 古代帝王善用人才使国家强大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穆公用了百里奚,秦穆公用商鞅,楚庄王用了孙叔敖,齐桓公用了关中,赵惠文王用了蔺相如。汤武用伊吕齐桓公用管仲秦穆公用商鞅周武王用周公旦,秦孝公用商鞅,勾践用范蠡文种

  • 大魏宫廷六王爷在中阳狩猎后要大魏皇帝承认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20年前萧氏谋反冤案具体请看《大魏宫廷》第1129章尘封的故事~1134张尘封的故事(六)简单的说就是魏王在暴怒下失手杀死萧淑嫒,为绝后患干脆下令以谋反罪诛杀南燕萧氏满门……如果满意请记得采纳哦~其实古代帝王最担心的不是大臣和自己要房子要地,而是担心大臣和自己要权力。王翦和秦王索要了大量的田产和房产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仁人志士的事迹和品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顾宪成如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古代会善用、重用人才的人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孙权,重用周瑜,孙策打天下燕昭王,用郭隗为相,设立了招贤馆,并于易水东南筑黄金台齐桓公,放下深仇大恨,任命管夷吾为相秦穆公,奴隶百里奚为相

  • 历史上皇帝不善用人才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善用人才是唐太宗了。不善用人才是明朝崇祯皇帝。明朝灭亡是毁在崇祯手里,其实明朝当时还是很强大的,人才也很多,但他不善用人,最后导致灭亡。

  • 古代弄臣忽悠皇帝的最高水平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裴延龄是唐德宗时期的财政大臣。此人花言巧语,投皇帝所好,忽悠起皇帝来得心应手,谎话连篇,即便皇帝调查根本没有这事,也不怪罪他,可谓忽悠界的一个传奇。此人的忽悠功底不差于宋朝的贾似道。裴延龄当了户部侍郎之后,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他分设财库,分立账目,做假账,报虚账,每次报告皇帝都是财政收入增加了,输出

  • 求一个关于古代君王和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应该是宋徽宗赵佶吧.此人很爱鸟,招鸟定居,在汴京东北角造园叫万寿山,专门为养鸟而建的..我印象里的好象就是这个.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