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延龄是唐德宗时期的财政大臣。此人花言巧语,投皇帝所好,忽悠起皇帝来得心应手,谎话连篇,即便皇帝调查根本没有这事,也不怪罪他,可谓忽悠界的一个传奇。此人的忽悠功底不差于宋朝的贾似道。
裴延龄当了户部侍郎之后,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他分设财库,分立账目,做假账,报虚账,每次报告皇帝都是财政收入增加了,输出少了,每次都能把皇帝哄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裴延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却能不受皇上处罚,最关键的在于他知道唐德宗是一个爱钱如命的皇帝,为此他专门给唐德宗设立一个户头。里面的钱供唐德宗随时取用随便花,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但人家裴延龄会来事儿,拿百姓的钱向皇帝卖好,让皇帝花钱花得心安理得,挥土如金。裴延龄成为了唐德宗的钱袋子。做任何事情,经济是基础。裴延龄给唐德宗提供花不完的钱,自然胆子也大了起来,空话、假话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忘乎所以。朝廷为了准备为养马的草料费尽了脑筋,因为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但到了裴延龄口中,此事却异常的轻松,他说在长安和咸阳的中间有一大片牧场,可以供养大量的马匹。但当朝廷派人去走访这块地方的时候,只发现了一小片儿的湿地,根本没有什么大型牧场。唐德宗一笑而过。
唐德宗要用直径50尺以上的木材修建唐龙佛祠。这么大尺寸的树木在北方地区早没有了,裴延龄却说在同州地区有口径长达80尺的大树。唐德宗都觉得不可思议,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真没有,但是也没有怪罪裴延龄。只要裴延龄能够满足自己花钱的欲望,他说点儿假话、空话、大话,无所谓的。
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抓住古代皇帝想要长生的妄想,进献“长生不老药”,药效明显,让皇帝有种可以长生的错觉,进而迷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