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故事。楚庄王是楚穆王之子,他是春秋时期继齐桓公和晋文公之后的一位新霸主。
楚庄王即位之初,晋国就趁着楚国国丧期间,与宋国、鲁国、陈国、蔡国等七个国家重新订立盟约,新上任的楚庄王这个时候并没有去跟晋国一较高低,而是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连续三年不理朝政,下令:凡敢前来劝谏者,死!
有一个叫伍举(伍子胥的祖父)的大夫进见楚王,冒死前来进谏,楚王当时正拿着一只鹿腿在啃,醉醺醺的问五举:大夫你来这里,是想跟我一块喝酒呢,还是来欣赏歌舞呢?
伍举说:有人给我出了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特来向大王请教。
楚王说:说来听听。
伍举说:听说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一个什么鸟?
楚王听出了伍举是来劝谏的,笑着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又过了一段时间,楚王依然如故,天天还是纵情酒色,既不“飞”也不“鸣”,有一个叫苏从的大夫也来劝谏,他到了宫内,见到楚王就大哭,楚王不解,问他:大夫何故如何伤心?
苏从答:我一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伤心,二为楚国就快要灭亡了,所以伤心。
楚王问:你怎能就死了呢?而楚国又怎么会灭了呢?
苏从答:我想劝你,可是你曾下令,劝谏者死。而大王你整日纵情酒色,不理朝政,难道不是亡国的前兆吗?
楚王怒:你既然知道劝谏者死,又为何来劝我,难道你当真不怕死吗?
苏从答:如果我死了,以忠传天下,而你就要成为亡国之君了,我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楚王说:大夫的话就是忠言,我必定会按先生的话来做。
接着,楚王一改往日作风,罢免了一批无能结私心之辈,提拔了像苏从、伍举这样的忠臣。
就这样,楚庄王在孙叔敖、伍举等人的辅佐之下,楚国国力迅速得以提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很快就坐上了霸主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