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字及同音字在当时都不能随便使用,历史上称这种规定为什么

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字及同音字在当时都不能随便使用,历史上称这种规定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09 更新时间:2024/1/20 4:34:33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彼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能否举些皇帝避讳的例子 比如观世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避讳的例子,在历史上可多着啦!汉朝第一个皇帝,是流氓出身的汉高祖,他的名字叫“刘邦”。为了避“邦”字的讳,很多书都把“邦”字改成“国”字。例如,把(论语)中“何必去父母之邦”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国”,把孔夫子的话都改了。汉朝又有一个皇帝,叫汉明帝,名字叫“刘庄”。为了避他的讳,一个有名的人叫做“庄光”

  • 在古代人们为什么不能跟皇帝同姓?如果同姓是不是要改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不是不能同姓,是不能同名,因为皇帝地位尊贵,要避讳,像清朝的雍正皇帝他的名是胤,他的兄弟们都是取名为胤,后来他当皇帝后,他的兄弟们都被改成允。不仅是皇帝的名要避讳,只要是当官的也要避讳,还有父亲母亲的名字也要避讳,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林黛玉只要看到敏字,她都念成密。扩展资料:1、避讳是中国封

  • 古代皇帝必须要求臣民避讳他的名字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的对象

  • 古代的一些帝王和达官贵人为什么不喜欢一些名词中有他们名字中的字?比如观世音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显示他的尊贵啊。比如你不能直呼你父亲的名字吧!另外如果允许随便写,那么在这个字后面写上骂人的话,指桑骂槐,冷嘲热讽怎么办?所以就下令禁止使用。没有观音,都是神话故事,虚构的

  • 战国策有个典故大概叫什么摘帽绝樱,描述一位国君晚宴群臣,并带上宫内的妻妾作陪,突然一阵大风把烛光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绝樱会又名:绝缨大会。话说楚庄平息内乱,乃举行庆功宴,文武百官饮至天黑,楚庄意犹未尽,召妃子来为众将斟酒,突遇狂风袭来,烛火皆灭,一将趁黑拉妃衣袖,此妃挣脱,顺手摘得此将帽顶之樱,并告之楚庄,楚庄一听,曰:不急点灯,众将摘帽痛饮,务必尽兴。灯亮,竟不知戏妃之将为谁,其后此将于一战中身先士卒,立下大功

  • 古代老百姓不能和皇帝一个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能一个姓,但是所有人的名字不能含有和皇帝名字一样的字或者一样读音的字,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主动的避讳。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认了许多的义子,后来在称帝后,都赐姓朱,可见在姓方面是不需要避讳的。比如: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

  • 关于中国古代帝王的一些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这个称号无比尊贵,但是作臣子的却不可以直接这样称皇帝,一定要用别称。于是在不同对像和不同场合中,臣民对皇帝便有了许多种别称。常见的有:陛下、万岁、天子、九五之尊。此外还有“上”、“圣人”、“县官”、“官里”、“宅家”(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官家、大家、天家、国家、六龙、飞龙、车驾

  • 急~皇上命百官摘去帽缨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绝缨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庄王问鼎”说的都是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班师回朝,在宫内大摆筵席。庄王下令群臣可以尽情畅饮。到傍晚,酒兴还都未尽。庄王命令点燃蜡烛,继续狂欢。庄王让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几分欢

  • 我想知道古代皇帝的帽子前的垂珠有什么说法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礼记玉藻》中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龙卷是乡有龙纹的衮服;玉藻是将玉珠穿在五色丝线上做成的垂饰,也叫垂旒。天子所戴的冕版上前后各悬挂12串玉旒,每串玉旒上穿有12颗玉石,共长12寸。周代的玉旒是用红、白、苍(深蓝色)、黄、黑这五种颜色的玉石互相间隔穿成的,汉代以后的玉旒就全部使用

  • 古代环境保护树木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不可以随意砍伐树木。在早期,无主的树木是可以砍伐的。但到了西周的周厉王,宣布把一切山林水泽收归国有,不准老百姓染指。本来,君王名义上是国家一切的所有者,但百姓樵采渔猎是不受限制的,因此,周厉王的政策使人民非常不满,在其被推翻后废止。两百年后,改革家管仲率先在齐国实现山林川泽专利,把山林水泽收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