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被皇帝“赐死”的功臣?谁死的最冤?

历史上有哪些被皇帝“赐死”的功臣?谁死的最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4/3/2 9:52:45

历史上的名帅良将犹如闪烁在时光深处的烛火,照亮暗夜中前行的脚步。他们统兵作战、开疆拓土、平定天下,或战功卓著定乾坤,或命运跌宕留悲戚。

然而,“狡兔死,走狗烹”。翻开历史,有不少曾经战功赫赫的名人,因为功高震主而被贬谪、打压、甚至处死。当人们回望他们的时候,心里会禁不住慨叹。

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被皇帝赐死的功臣吧。

我们看看秦朝时手握重兵、忠心耿耿,却最终蒙冤而死的名将蒙恬。蒙恬出身将门,世代为将。在攻打齐国的战役中,他立下不朽战功,逐渐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秦国统一六国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成为了最大的威胁。于是,始皇帝“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蒙恬带领秦军精锐北上抗击匈奴,收复了黄河以西河套平原的大片地区,贾谊在《过秦论》中讲述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病重,去世于沙丘行宫。他死后,宦官赵高和宰相李斯勾结,篡改了始皇帝的遗诏。

因为蒙恬和赵高素来有怨,而公子扶苏则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深得民心。赵高心中藏奸,假托始皇之命,“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接到诏书,扶苏于悲痛中自尽,蒙恬则对此表示怀疑,要求申诉。然而,秦二世胡亥派出的使者只说:“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

《史记》记载道:“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提到被皇帝赐死却没有做任何抵抗的将领,我们自然会想到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作为南宋时期最为杰出的将领,他的地位和作为自然是不必多言了。岳飞从小天资聪颖、热爱学习。他天生就是一个神勇能武的料子,“生而有神力,未冠,能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能左右射,随发辄中。”再加上“天资敏悟强记,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岳飞的出场带有明显的光环。

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在两宋之交的动荡关头为了匡扶国家挺身而出。建炎三年(1129年),金国由北方一路南下,在掀翻北宋后又挥师过江,希望迅速占领临安,灭亡宋朝。高宗赵构仓皇逃窜,甚至一度在海上漂泊避难。

第二年年初,金国将领完颜宗弼在建康、临安等地大肆劫掠后,终于率军踏上归程。

来时容易走时难。岳飞早已在建康安营扎寨,随时准备痛击归程的金军。

1130年的五月,建康大地,战事打开。岳飞气势如虹,把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建康大捷,岳飞的名字响彻在南宋的上空,成为南宋抗金的第一人。岳飞乘势追击,宋军一度收复故都洛阳,始终对金军形成逼压态势。

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在前线接连取得大捷的时候,但朝中主和派代表秦桧却与金国将领完颜宗弼勾结,以停止岳飞进击为筹码,来换取停战。秦桧联合自己的党羽一同上书道:“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岳飞认为机不可失,盛势来之不易,请求宋高宗再作考虑。但是,“诏书一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

作为臣子,岳飞收到诏书自然是不得违抗,他“嗟惋至泣,东向再拜曰:‘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但最终还是踏上归途。第二年,完颜宗弼写信给秦桧,专门写道:“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而一心求和的秦桧竟是欣然答应。

打仗靠兵,强兵必然离不开能将。韩世忠、岳飞等将领在对外征战中不但培养出了强军,还赢得了百姓爱戴。这一切,宋高宗自然有所忌惮。于是,力主抗金的大将多数被调到没有实权的岗位上。在秦桧等人的合谋下,岳飞被诬陷下狱。最终,高宗授意,岳飞死于大理寺中。

岳家军素有威名,深受百姓喜爱。岳飞如果愿意起兵反宋,南宋实在犹如一簇蒿草,连扎手的可能都没有。然而,岳飞“尽忠报国”,其心日月可鉴,给历史留下了一道闪光。

岳飞和蒙恬虽然手握重兵,但忠心不二。如果他们有了二心,新政权的建立完全可能。但是,他们却接受了朝廷处置,蒙冤而死,令人唏嘘。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什么那么信任宦官黄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话题可以该成古代君主为什么信任宦官。道理是一样的。其因有三。第一所以宦官这个称谓是赋予词。而对于皇帝本身而言。一个在你家一直生活的奴仆,你会觉得一个外乡人更亲切还是自己的奴仆更亲切。所以在情感上,宦官在皇帝严重也是正常人,是自己的家里的一部分,感情上更亲近。第二皇权社会天下即家天下,有些事情,如

  • 你还知道哪个古代名人苦读的故事,请写出一个或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这是古代一些名人挑灯苦读,追求知识,奋发向上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故事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头悬梁锥刺骨这讲的是两位名人的故事:汉朝时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位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打盹时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

  • 历史上刘禅的真实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刘阿斗”,是后世君主和文人们,为了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对君主唯命是从,至死方休”的忠臣楷模,同时又要解释诸葛亮为何在生前却大权独揽,并不归权天子,才刻意将刘禅丑化为弱智和白痴。真实历史中的刘禅,在位四十一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实际执政三十年,他在位的绝大多数时期,具备充分的自知之明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脾气非常好、即便被触犯龙颜也不予治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中国古代那么多的皇帝,

  • 请问我国古代有哪些平民成才的励志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话,肯定第一是朱元璋,因为他放牛娃出身,流过浪,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可以说是出身最贫贱的帝王了。南北朝刘裕的出身也不好,小时候家里很贫穷,因为被寄养过,所以小名叫刘寄奴,也是看着自己奋斗成南北朝第一帝王。还有南北朝石勒,一个奴隶出身的皇帝。将领的话,首先想到薛仁贵,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

  • 历史上篡位登基的皇帝中,哪些后来被证明是雄才大略的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一这一个是隋文帝杨坚。后周宇文即皇帝位后,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开始执掌大权。宇文22岁时就非常诡异的死掉了,当然历史书上说是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才死的,但不足以采信。他生前多曾次扬言要杀死杨坚,都没有完成,因此阁主间接怀疑是杨坚暗中下手除掉了宇文。宇文阐当上皇帝后,只有七岁,任命杨坚为丞相

  •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哪一条最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实际上,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提了四条建议:一是广开言路,二是公正刑罚奖赏,三是亲贤臣远小人,四是北伐。对于治国理政来言,人才永远是第一位,亲贤臣远小人最重要,事后证明,蜀国之所以被邓艾偷袭成功,就是因为刘禅重用宦官黄皓,军务废弛,政务形同虚设,给了邓艾可乘之机,不然凭借蜀国天险,汉中不易失,剑阁更

  • 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弹劾了许多朝廷大佬,为何却没有得到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一身铁面无私,弹劾了许多朝廷大佬,为何却没有得到报复。。。包拯官拜龙图阁大学士,录开封府事。他一身得罪了很都朝廷显达,没有受到报复。其原因也很简单。历史上的名言:‘君明臣贤’。包拯期当朝皇帝是仁宗皇帝赵祯。是北宋第四代皇帝,他的父皇是真宗皇帝赵恒。当年赵恒恩宠两个妃子,即李妃,刘妃,皇言明你两个

  • 古代臣子向君主谏言,往往是编一个寓言故事,谁来评述一下古代的“寓言谏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类似寓言在史书的《滑稽列传》里很多,举例一个:齐威王时期,威沉湎酒色经常作乐达旦,左右大臣们无人敢劝谏,一时间“诸侯并侵,国且危亡”。齐威王有个入赘女婿叫淳于髡,他知道威王只是暂时消沉,并非昏庸无能之辈,就对齐威王说:“有只大鸟飞到了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这是什么鸟呢?”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劝谏技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犯颜直谏的例子很多。因为他们多为忠臣良将。为黎民为社稷不怕丢官甚至丧命。如谏太宗十思疏的魏征,多次使唐太宗下不来台;力谏宋仁宗的包拯,竟敢与仁宗朝堂之上吵了起来;抬着棺材死谏嘉靖帝的海瑞。皆因封建社会中,文谏死,武战死是做为臣子的本份和基本操守。论起劝谏的技巧也可举上几例:一,触说太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