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帝尧凿井这个故事讲了帝王尧什么生活

帝尧凿井这个故事讲了帝王尧什么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20 更新时间:2024/1/20 9:48:48

帝凿井》这篇课写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帝尧关心老百姓生活的故事。

课文围绕“他非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这句话来写的。

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尧非常关心老百姓,看到人们饮水困难十分着急,他仔细观察,从蚂蚁身上得到示,找到了水源,指导人们凿井取水,为民造福,从而解决了百姓用水问题,说明尧帝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完善政治

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勤俭听谏

尧当政后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

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3、发明造酒

传说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

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

尧帝凿井写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帝王尧关心老百姓生活的故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什么依法治国的例子????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孟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师表里有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

  • 古代的君王明明看不起平民,为何还要假意和平民打好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太准确的,君王并不一定就是看不起平民的,而民生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本,君王自然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才想跟平民打好关系。君王虽然高高在上,看起来不会亲近任何人,但是事实上真正关心江山社稷,关心天下苍生的君王才有资格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而君王的爱也不再是小众的爱,他们的爱往往容纳万千,

  • 在古代,关于劝谏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李斯《谏逐客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作者一方面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得出使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以负于秦哉,打动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晓以利害,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接下来又从地

  • 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孝宗,明孝宗,汉文帝等等。赵(shèn),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生于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于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明孝宗朱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

  • 大克鼎有哪些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穆王死后,儿子扈即位,是为共王(也作恭王),他之后的王位更迭,《史记》仅用了短短数言:“共王崩,子懿王立。……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比起前期的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着墨太少,尤其是懿王去世后,继位的不是懿王太子燮(即后来的夷王),而是恭王的弟弟、懿王的

  • 古代皇帝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杀戮元帝的近亲,这使得大臣元景安感到十分惶恐。为了保全性命,他串联了几个人向高洋请求将自己的姓氏改

  •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直言进谏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

  • 与皇帝有关的成语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金屋藏娇_成语解释【拼音】:jīnwūcángjiāo【释义】: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出处】: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讳疾忌医中的君王是蔡桓公讳疾忌医[拼音]huìjíjì

  • 古代名人对老百姓有益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元佑四年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时,西湖的沼泽化已经十分惊人了。根据苏轼的观察,对比他十六年前离杭时的情况,他说:“熙宁中,臣通判本州,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间,遂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而西湖起着为百姓和农田提供水源的作用

  • 中国历史有一个和齐宣王有关的典故,后成为成语什么?急急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