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个古代的美德小故事.

一个古代的美德小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4/1/26 10:27:48

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e79fa5e98193e4b893e5b19e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陪君王打江山成功后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

  •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晋阳起兵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不克而还,设三

  • 历史上关于君王兵败在成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

  • 《左传》这本古代史书,里面有哪些最能让你感到细思极恐、拍案叫绝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左传》预言多为占卜所得。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重耳仙逝,出殡时,棺材竟发牛吼之音,卜人说,“这是国君发布命令,西边将有部队经过我国边境,出兵攻打,必定大捷。”原来掌管郑国都北门的几位秦国将领与秦穆公约好,准备一口吞了郑国。秦在西,郑于东,晋居其中,秦欲袭郑必得途经晋国。同样,对于秦国出兵败局,其老臣

  • 中国古代哪个皇帝对人民最仁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勤政爱民、克己复礼曰“仁”,仁在古代是儒家认为的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普通人能被称为仁已经很不容易,而皇帝被称为仁更加不容易。盖因为普

  • 如何看待古人所说的,亲小人而远贤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大意就是大汉前期之所以兴起,隆盛,长久不衰,就是因为重用了很多的贤良忠臣,处置了一些上窜下跳,不务正业,搬弄是非,只顾自己利益得失的小人;而到了后来,由于皇帝的懦弱无能,启用了一帮小人,在小人的挑拔、唆使

  •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戒,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上伐魏前的上表,文中尽叙管理国家之道,畅述了按刘备的遗诏北上伐魏的原因和决心,劝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亲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此表中,尽展其极强的责任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字字

  • 当年魏征为什么敢直谏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唐代著名的贤相,直言敢谏的诤臣,因功封郑国公。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曾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名言。这些名言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借鉴和利用。魏征为盛唐(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魏征犯颜直谏唐太宗。魏征作为唐太宗十分器重的股肱大臣,以自己过人的洞察力

  • 汉宣帝刘洵的传奇人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天道轮回,因果循环。从“巫蛊之祸”后,卫家权落。卫、霍两家疏远了40多年!随着刘询的就位,历史又将两家人拉在一起了!【刘询的人生传奇】由于受“巫蛊之祸”影响,卫太子刘据和夫人史良娣,刘据儿子刘进,儿媳王夫人全被迫害。当时王夫人产下一男婴(就是汉武帝曾孙刘询)已两个月左右,这个男婴被士兵带到长

  • 历史上有哪些被皇帝“赐死”的功臣?谁死的最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名帅良将犹如闪烁在时光深处的烛火,照亮暗夜中前行的脚步。他们统兵作战、开疆拓土、平定天下,或战功卓著定乾坤,或命运跌宕留悲戚。然而,“狡兔死,走狗烹”。翻开历史,有不少曾经战功赫赫的名人,因为功高震主而被贬谪、打压、甚至处死。当人们回望他们的时候,心里会禁不住慨叹。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被皇帝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