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用乐毅打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几乎灭亡,诸侯侧目。他的儿子燕惠王猜忌他,逼走了乐毅,结果全功尽弃。齐桓公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为天下第一强国,霸主。结果失去管仲,就失去了霸业。自己死后三个月都没能下葬。魏文侯用李悝变法,使国家开始富强。后又重要吴起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用乐羊夺取中山。战国时魏国是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这都是他重要人才的结果在中国一向讲究的就是“人治”,所谓“得人者昌,失人则亡”。只要是国家强盛的时期,帝王都是会用人才的人。
秦用商鞅变法图强终灭六国;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贤臣创造“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知人善任,开创“开元盛世”;
有没有关于古代,君主对于别人犯的错或愚昧宽容对待,然后那个人帮了君主这样的故事的
《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次齐襄王派使臣出使赵国,因赵国国君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是一位不寻常的王后--她协助赵惠文王把赵国治理得颇为出色,因而在诸侯王的心目中颇有威望--便特意修了一封国书给赵威后。使臣到达齐国后,向赵威后转达齐襄王的问候并递交了国书。赵威后接过国书,并没有马上启阅,而首先问齐国使臣:贵国今年的年成好不好。www.zhlzw.com没有什么灾害吧·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大的病痛、灾难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臣听了,很不满意,就说:我是奉齐王的命令,专程来向您问候的,按照礼仪,王后您也该先问齐王好。现在您却先问年岁的丰歉,百姓的生活,最后才问到齐王,这岂不是抬高卑贱而压低尊贵了吗·赵威后微微一笑,耐心地启导他说;你说得不对呀,想想看,要是没有好的年成,百姓哪能生活得下去,又哪儿还有百姓·若是没有百姓,又哪儿还有君主·说到这里,她略一停顿,又以强调的语气说,所以,我才那样问您,而没有按以往的惯例行事,舍本而先问末。齐国使臣聆听了这番教诲,虽然面红耳赤,却对贤明的赵威后打心眼里佩服了。抚爱百姓——周武王姬发在即将发动战争、征讨商纣的时候,曾经向姜太公吕尚讨教克敌制胜的方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为暴虐,残害天下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仁德贤能来对付纣王的昏庸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心,得到他们的拥护,一定就能够取得胜利。”姬发把姜太公的话记在心上。当他取得*战争的胜利之后,打开巨桥的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百姓;把商纣存放在鹿台的钱财拿出来,分给民众。对那些受到商纣*的人,姬发一一给他们洗清耻辱。比如,对被商纣挖去心脏的比干,姬发修高他的陵墓;对看到拿着象牙筷子吃饭的商纣就哀叹其末日不远了的箕子,把他从囚禁中解放出来;亲自到商汤庙去朝拜深受天下人尊敬的商汤。一天,遇到一个中暑的人,姬发就让人把他扶到大树下,自己坐在他身边,用左胳膊搂着他,右手给他打扇……如此等等的行为,让天下百姓看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形象。对商朝的旧臣,不因为他们以前为商纣做过事就疏远他们,只要有才华,姬发就重用。对自己的老部下,姬发也没有感情上特别亲近,用人按照任人唯贤的标准。人人都各得其所,住自己的房子,种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事做,天下安定有序。姬发为了警戒自己少犯或不犯错误,立了一面小鼓,一旦发现有失误的苗头就敲一敲。《史记》网开三面--商汤建立殷朝(即商朝)的成汤,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很关心百姓疾苦,他曾对大臣说:“一个想知道自己的模样,可以对着水面看自己脸,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只要看看老百姓就会知道。”有一次,汤离开王宫到城外私访,他来到一处人们经常行围打猎的地方,看到一个猎人,布下一张捕禽兽的大网,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道:“但愿天下的禽兽都进到我的网里来,一个都跑不掉才好。”汤听后对那猎人说:“你把天下的禽兽都捕完了,将来你的儿子还捕什么呀?你儿子的儿子又该怎么办呀?”猎人回答不上来,汤就把他的网解开三面,只留下一面,并让猎人再说:“禽兽们,想往左的往左,想往右的往右,那是生路,还有不听话的就到我的网里来吧。”网开三面的事,很快就传遍各地。成语“网开一面”就是从这里来的,它告诉我们,有些事不要做绝了,要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