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

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6 更新时间:2023/12/21 1:45:52

人才是一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们关键因素。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相关制度选人才。飞鸿曾在市级部门机关任人事教育科长多年的经历,对现阶段人才选拨机制相对熟悉,对古代选人用人机制也有所了解,现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增进一下大家对古人选拔人才的了解。

1、周代的荐举制度。周采用的是选贡士制,即周代从“国子”和诸侯向天子贡献的“士”中选拔人才。选中的公卿大夫及诸侯的弟子可取得入仕资格。经由以下途径:第一,由乡选出“秀士”,乡大夫把他们的履历交到司徒处,称为“选士”。司徒看中的人,就是“俊士”。当然了,也有不经过乡或司徒的选举而直接投考的,称为“造士”。贡士由诸侯选拔并直接贡献给天子。经过天子考核之后,可以依据其才能授予官职。幸运的话还可以得到封土及爵位。

2、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在春秋时已有雏形。在当时,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当时的地方官员向国君举荐人才。到了战国时期,规定地方官在年终上计之时,一定要向中央举荐一些人才(有定制),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可以获得官职。此种制度逐渐成了察举制。到了汉代,此种制度有所演变。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即察举制)的科目多种多样,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明经等。还规定了长官每年应举荐的名额。其主要的方法是,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一些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等人按照要求考察荐举;应举的人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然后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

3、三国及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任用“贤能”的官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由他们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来评定人才的等级。选出人才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并交给吏部尚书任用官员。这样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员负责,选用标准除了因循汉代的差距制度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加了才实等内容。划分了九品后,还要根据士人德才表现写出评语。

4、隋唐宋明清的人才选拔制度。

(1)隋唐宋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是在荐举制度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它以考试的成绩来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这一点区别于隋以前的许多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由隋炀帝创立。隋时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也还是科举制。只不过是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许多科目,主要的有进士和明经。到了武则天时又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此外唐代允许落榜者来年继续参加考试。于是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评价。唐代也因此而获得相对多样化的人才。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代还要严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贡举上仅以进士科为常科,而其他诸科则不会经常举行,这也是其不同于唐代科举取士的地方。宋代的科举制度实行“糊名法”、“誊录”。扩大了录取的名额。进一步减少门第限制,更广泛的吸收了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此外,还增加了殿试,使之成为考试的最高阶段,皇帝亲自考察应试者。

(2)明清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明清时期的考试分为四级进行:①院试(或称童试,府试,县试);②乡试;③会试;④殿试。而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应试的人答题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的规矩。且采用空洞无物。形式僵死的八股文考试。“自古华山一条路”,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黄宗羲所说:“今也不然,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举之一途,虽使古豪杰之士若屈原司马迁、相如、董仲舒杨雄之徒,舍是无由而进取之,不谓严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生不复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严也。严于取,则豪杰之老死丘壑者多矣;宽于用,此在位多不得其人也。

虽然古人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有它进步的一面,也较好的保障了人才的储备和利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齐国的君王后是位怎样传奇的女性?她当年为何要委身下嫁家中的奴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由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女人在历史上留下姓氏就很不容易了,名垂史册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但也有极少数女人能脱颖而出,在历史的天空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战国时代齐国的君王后就是这样的女人,她不仅大名鼎鼎,还留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那么君王后究竟是谁?她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故事。

  • 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的人生最具“拼搏”意味,他的哪些东西打动了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武则天武。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上的唯一。所谓拼搏,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用难度来衡量。其他所有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性。他们再拼搏、再伟大,也都只需要面对一时一地的眼前的困难。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不仅要把登上皇位所面对的所有困难一一战胜,还要面对之前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巨大的正统观念

  • 古代名士为什么一出山就被托付重任?类似孙膑,诸葛亮,荀等之辈,直接参与大战或是给予国家制定战略或战术建议,难道不怕他们纸上谈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人才的鉴赏、判断、使用是王者必备的能力,找对人、用对人是成就大业的关键。古代仕子读书也就是为了“货与帝王家”,所以古代学者读书锻炼,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在乱世之中,学者是打工仔,各路诸侯是老板,老板会挑自己中意的打工仔,而打工仔也会挑自己中意的老板,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老板对下属不满意,铁定会将其开

  • 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有什么共同点,哪位最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开国皇帝本身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算,但最大的共同点是出身贵族,又大权在握,依靠家族积累的人脉、财富成就自己的事业。历史上七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除了汉朝明朝开国皇帝出身低微,其他的无一例外是贵族出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富传奇色彩。七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秦朝:始皇帝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仅是第一个实现

  • 唯一出身奴隶的罗马皇帝是谁?他都有哪些传奇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纵览古今中外,出身草根阶层或身份尴尬的帝王并不鲜见,他们的人生中往往充斥着各种不堪回首的经历。例如,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的开创者巴西尔一世,曾经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奴隶,而他也是罗马帝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那么,巴西尔一世是如何实现超级逆袭的?他在位期间都取得哪些成就?最终的结

  • 中国古代帝王与美女的爱情故事,哪个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NO.1霸王和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争如何?虞兮虞兮奈若何;)NO.2杨玉环和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大臣上表的名篇?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乐毅的《报秦惠王书》,曹魏丞相《求贤令》,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魏征丞相《谏太宗十思疏》……。欧阳修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伯乐?因为这哥们实在是太牛了,一口气举荐了一票厉害的牛人,这些人全都是北宋时期的风云人物。从宰相之才的王安石、司马光,到文学大才

  • 你最欣赏中国古代哪位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肯定是刘秀。从一个在家种田的穷丝逆袭成了开国皇帝,而且用不了几年,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而且从名声方面讲,秦始皇有暴政之嫌,光武帝可是勤政爱民,恢复三十税一,有光武中兴的美名,刘邦朱元璋杀戮功臣,光武帝则是善待功臣,汉武有巫蛊之祸的污点,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光武则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李世民杀兄夺嫡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谢悟空邀请:我想历史最厉害宰相,有很多很多。如秦时的李斯,唐朝的魏征。宋朝的李纲和文天祥,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刘罗锅。这些都很厉害的,不知师友们认可吗?欢迎评论,谢谢阅读秦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君王都能保住关中之地,历经数百年,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在战国时期越来越强盛。秦王嬴政,利用了十年时间,攻伐六

  • 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皇太极和海兰珠在《清史稿》中记载,海兰珠26岁的时候才嫁给皇太极,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可以说是到了迷恋的地步,皇太极大封后宫的时候,将海兰珠封为东宫大福晋宸妃,她的封号仅仅次于东宫皇后。海兰珠所住的宫殿也称为关雎宫。海兰珠的封号宸妃,其实是大有深意的,这个封号里面就藏着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爱。宸指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