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没有被臣子把控的傀儡皇帝或傀儡政权翻身做主人的例子?

历史上有没有被臣子把控的傀儡皇帝或傀儡政权翻身做主人的例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48 更新时间:2024/1/11 8:15:03

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有权臣把控朝政、皇帝只能做傀儡的史实存在,自然也有傀儡皇帝斗倒权臣、重新掌管政权的事情存在,今天笔者想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君主北周武帝宇文邕。

西魏末年,权臣宇文泰职掌朝政,于军事、政治等领域大有建树,奠定了北周建立的基础。在宇文泰北巡期间去世时,其侄宇文护接掌国政,迫使西魏皇帝禅让给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北周王朝名义上是由宇文觉掌权,但作为大司马、晋国公的宇文护实际上掌握了权柄,接连废黜了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之后接任帝位的明帝宇文毓,在这样的局势下,年轻的宇文邕被推举登上帝位。为了铲除宇文护的势力,宇文邕上位之初,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从不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而是表示出自己对于宇文护的信任,麻痹敌人,对于宇文护本人和宇文护的母亲总是恭恭敬敬,甚至要求诏书之中不得称宇文护的名字,表示出自己对宇文护的尊崇。与此同时,宇文邕又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联合自己的兄弟宇文直策划除掉宇文护的办法,他们最终于天和七年(572年)发动政变,于宫中击杀宇文护,并随即下令抓捕宇文护之子和心腹,完成了对宇文护一党的清洗。在政变之后,宇文邕又逐步削弱大冢宰的权力,加强皇权,加强皇帝本人对军队的控制,堪称北周历史上的一位英主。稳定朝中局势之后,宇文邕还积蓄力量,最终于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地区,是一位有勇有谋、果敢聪慧的君主。

宇文邕的经历向我们表明,傀儡皇帝通过适当的策略也有可能冲破权臣的控制,壮大自己的势力,从而“翻身做主人”。

我在这里说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

大部分对东汉历史不熟悉的人,谈及汉桓帝,都会以《三国演义》开篇描述的那样,认为他仅是一个宠信宦官的昏君。

实际上他当皇帝时,他对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争端是持平,公正的态度处理,并不是偏袒某一方。

至于他为什么会宠信宦官,那肯定要跟他如何夺权说起。

跋扈将军梁冀在汉桓帝之前,有冲帝、质帝。

冲帝刘炳是顺帝刘保的幼子,继位时才一岁,实际掌控朝廷大权的是梁太后(顺帝皇后)和大将军梁冀(梁太后的哥哥)。

冲帝只当了三个多月皇帝,便夭折了,这时候的问题是:顺帝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后面由谁来继位?

梁太后和梁冀为了让自己家族能继续掌控东汉帝国朝政,自然想到迎立外藩登基,这时候,朝廷大臣商议,选拔渤海王刘鸿的儿子刘缵为新皇帝,是为质帝。

刘缵年仅八岁,但是非常聪慧。他当皇帝没多久,就发现朝廷中大臣都听梁冀的话,梁冀蛮横专断,非常无礼。在一次朝会上,刘缵就当着群臣的面,说梁冀是:跋扈将军。

梁冀一听,这皇帝小小年纪,就看我不顺眼,长大了那还了得?

质帝身体又健康,一时半会又没生病,梁冀等不及,他便派人在饼中下毒,骗刘缵吃下。刘缵发觉身体不适,急下诏让太尉李固前来救命,梁冀在场都阻止李固,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刘缵毒发身亡。

事后,梁冀又去找朝臣们商议选拔其他外藩子弟当皇帝,以太尉李固为首的朝官看中的是清河王刘蒜。刘蒜这个人年龄未知,但从史书记载来看,说他“为人严重,动止有度”,可以推测他应该已经成年。

梁冀有了前车之鉴,肯定不同意让一个成年且聪明有能力的人当皇帝,而且他也知道李固打的是什么算盘。

后来,梁冀接受了中常侍曹嵩曹操的爷爷)的建议,选定了蠡吾侯刘志继位。这就是汉桓帝。

当时,梁太后准备把妹妹梁女嫁给刘志,做个侯爵夫人,如此一来,刘志当了皇帝,妹妹梁女成了皇后。

刘志密谋刘志继位后,也深知梁冀的为人,有了刘缵的前车之鉴,他在皇宫内也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因为自己身边的皇太后和皇后都是梁冀的姐妹。

《后汉书宦者列传》:皇后(梁女莹)乘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帝(刘志)逼畏久,恒怀不平,恐言泄,不敢谋之。

当然刘志表面上木讷,随和,实际上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去派人征召故乡河间国的人入朝担任尚书,因为尚书台是在皇宫之内办公,所以刘志和他们也便于联络;同样的,刘志和宦官的关系也不错。

就这样,刘志和梁冀维持了十多年的合作平衡。梁冀也继续在朝廷中作威作福,群臣敢怒不敢言。

梁太后逝世后,刘志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是梁冀仍然不知道收敛。

有一天,梁冀派刺客去杀害邓贵人的母亲宣,宣跟中常侍袁赦是邻居,刺客爬上袁赦家的屋顶时,被发觉了,袁赦的家丁们敲锣打鼓,高喊抓贼,刺客行动失败。

刘志宠爱邓贵人,他得知此事,大为震怒,他知道梁冀的权势已经到了无法无敌的地步,他便把亲近的宦官唐衡找来,趁着上厕所的时候,问他:“你知道还有谁对梁冀不满?”唐衡自然如实相告。

刘志聚集五名心腹宦官,一同盟誓,密谋发动政变。

政变细节政变之时,刘志坐镇皇宫,召集所有尚书到身边,然后通过尚书台下诏发给宫外的百官,让他们效忠皇帝,宦官则组织武力守卫皇宫对抗。

当时,只有尚书令尹勋、光禄勋袁盱、廷尉邯郸义、司隶校尉张彪坚定站在皇帝刘志这边,组织兵力,前往大将军府收拿梁冀,梁冀也不敢反抗,和妻子孙氏一同自尽。两人的家族被屠戮一空。

倒是三公(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以及其他官员,不敢站队,跑到皇宫之外,观望局势,立志做墙头草。

政变结束后,刘志让这些墙头草都受到了惩罚,很多官员被免职,史书上说“朝廷为空”。此后,刘志才真正自己掌控朝政,不再是权臣梁冀控制下的傀儡了。

当然,宦官唐璜等五名宦官在政变时出了很大的力,所以刘志投桃报李,给他们封侯奖励。

他们从此也仗着自己是皇帝宠臣的缘故,飞扬跋扈起来,引得士人不满,双方爆发冲突,终于引发党锢,这又是后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把敌人转化为朋友并加以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历史上把敌人转化为朋友的名人事例,除了齐桓公与管仲,李世民和魏征之外还有很多,这里仅举两个:1廉颇和蔺相如战国时候,赵国有个门客叫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他走上仕途之后,和将军廉颇同朝为官。过了不久

  •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出生时真的有天生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开国大将陈赓降生时,就有异象出现,晴天凭空起炸雷,早春时节泉水喷涌如柱,家中院子桃花提前绽放,而这些异兆,按照古人的说法,似乎预示着陈赓日后必然要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传奇之家。他的祖父陈益怀自幼家境贫寒,从十几岁就给舅舅做长工,因喜好武术,加上勤学苦练,最终练得一身好

  • 葡萄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在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本人就是农作物种植爱好者,这不昨天又种了一些黄瓜、苦瓜、豆角还有丝瓜!不仅仅是爱好,当你吃到自己种植的水果和菜时心里感觉是不一样的!至于葡萄家里种了两颗,每年都是硕果累累!其实中国种植葡萄使于西汉。当时汉武大帝时期,国力强盛,经历发达,军事强国,但是北方匈奴有点不怎么老实,时不时的就在汉朝边境骚扰

  • 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奇葩的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时代的皇帝貌似脑子可能都有问题,嘴上都让别人喊着“万岁”,自己能活多少岁心里没点13数吗?更搞笑的是这个万岁口号还代代相传,所以说有些东西说的太多容易麻痹,更何况你还在自欺欺人。历史上善终的皇帝(病死的也算)其实也不少,另外一些除了被暗杀基本就是很诡异的消失了,逻辑文史姨来列举几个,我估计大家也

  • 从秦始皇的英年早逝,可以看出事事有赵高身影,赵高为什么要和忠于始皇帝的李斯密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秦始皇的死与赵高有关,这个只是猜测。不过这些异相确实是十分的诡异,如果用人谋来解释,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阴谋。这些异相,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秦始皇离开咸阳,去外面巡游避难。于是在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再次出游。而跟从他的是他的少子胡亥。当时赵高任中车府令,管理宦官

  • 秦桧忠于宋高宗,为何却被称为“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真正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是赵构,由于过去人们不敢说皇上的不是,就把罪过安在秦桧头上了。其实,秦桧和岳飞,分别是文官和武官,没有利益冲突,秦桧没有害岳飞的理由。秦桧与高、钦二帝被虏到北国时,为自保性命就已经暗地里投降金国四太子金丌术。其投降交换条件就是以出卖大宋国的民族利益换取返回大宋国。竞管他表

  • 乾隆明明知道和贪污腐败,反而越来越加以重用,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和家就是乾隆的二号府库,金银财宝只是暂存而已,想要取回,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因此,对和的大肆贪污受贿,乾隆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心里暗暗发笑:和二你就瞎折腾吧,搞再多的银子也是给俺爱新觉罗家攒的,你是白忙活。和所贪敛的巨额财富,还是十分惊人的。他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折现白银大约十

  • 从此君王不早朝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不说别的,早朝就很辛苦。一般皇帝凌晨3点到5点早朝,这绝对是起大早。像雍正、康熙这些勤勉的皇帝他们早朝会处理很多大事。可对于某些皇帝早朝就成了摆设。那些沉溺于酒色的皇帝是懒得上早朝的。问题中“从此君王不早朝”说的是哪个皇帝?这个皇帝相貌堂堂,多才多艺。他有音乐作品传世,直到今

  • 汉景帝当太子时想巴结卫绾,卫绾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汉景帝当了皇帝为何还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卫绾这样做,既救了自己,也救了汉景帝。这一点,是汉景帝登基之后,通过和卫绾的一次坦诚的对话才明白的。所以他当然要重用卫绾。卫绾出身平庸,但他能做好自己的事,并做到出色,这是一个普通人成功的“捷径”。《史记》中太史公对卫绾的一技之长,用了个“戏”字。绾以戏车为郎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卫绾因为玩车玩得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跟他射杀掉李敢是否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一、霍去病其人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可惜英年早逝,去世时还年仅23岁;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的死,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这里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