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把敌人转化为朋友并加以重用?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把敌人转化为朋友并加以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1/11 8:14:57

谢邀

历史上把敌人转化为朋友的名人事例,除了齐桓公管仲,李世民和魏征之外还有很多,这里仅举两个:

1廉颇和蔺相如

战国时候,赵国有个门客叫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他走上仕途之后,和将军廉颇同朝为官。

过了不久,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在渑池相会上,因为赵王身边有勇猛善战的廉颇和舌战群雄的蔺相如,才免受屈辱。回国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官位高过了廉颇将军。对此,廉颇很不服气,认为自己勇谋双全,为保卫赵国立了汗马功劳,是第一大功臣。他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从此,廉颇把蔺相如视为政敌,便隔三差五的找茬羞辱他,蔺相如便处处回避廉颇,以免发生冲突。结果还是不期而遇,一天蔺相如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最后蔺相如只好回府。廉颇得意的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认为自己的主人软弱,怕与廉颇结怨后受到连累,就纷纷提出要回家。

蔺相如笑着问门客:“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因为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二,孟尝君释冤

战国时候,孟尝君是齐宣王时候的宰相。孟尝君虽然身为相国,但他平易近人,与下属关系处的很融洽,彼此如同知己朋友一般。

后来,孟尝君被罢免宰相官职,削官为民,举家从齐都迁到封地薛居住。和孟尝君同朝为官的朋友,对他开始躲避不及,恐怕受到牵连,有的甚至以怨报德,说孟尝君的坏话,落井下石。孟尝君对这些人恨之入骨,就把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所作所为记在本本上,等找机会秋后算账。

再后来,孟尝君又恢复了宰相职位,在返回临淄城这天,他的朋友谭拾子问孟尝君说:“你官复原职后,打算怎么处置你怨恨的人?”孟尝君说:准备把他们都杀了吗!”并拿出了竹简上记得500人黑名单。

谭拾子摇摇头说:“君如富贵,就会有人争先恐后地来靠拢;君如贫贱,那些人就争着离去了,这是社会上的常情常理。让我拿市场来打个比喻:早晨市场上人很拥挤,晚上市场上人就空虚,这并不是人们早晨喜欢市场,晚上就厌恶市场.只是因为早晨市场上有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奔赴那里。晚上市场没有东西了,所以大家都离开那里,希望您不要怨恨他们。”

于是孟尝君就从木简上全部划去了五百个他所怨恨的姓名.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故事讲到这里。懂得了“削牒释怨”的道理,对有权有势之时,家中朋友门庭若市,一旦无权无势,往日的“好友”都敬而远之的现象,也就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人与人和国与国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在利益面前能互相利用就是朋友,反之,就是仇人。

这正是:朋友是朋(有),“有”则朋,没“有”则不朋。

亲戚是亲“齐”,“齐”则亲,不“齐”则不亲。

历史上把敌人转化为朋友并加以重用的,应该说没有,因为地位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朋友。

收服并重用,这种事情很多很多的,尤其是在打天的过程当中。

就说西汉时期的,刘邦收了韩信。韩信本来是在项羽手底下当兵的,结果嫌给的职位低,跑了,被萧何给举荐给刘邦,虽然被轻视了一次,不过重用之后的战绩,历史上记录的清清楚楚;

再说东汉末年,曹操收服并重用的了张辽(不仅仅是曹操重用,曹丕时期也很重视),结果,张辽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其官位一路上升,尤其是其在对战东吴方面,孙权背叛曹魏之后,抱病的张辽到前线达前线,还是击败了孙权,基本上就相当于孙权的魔咒了。张辽死后谥曰刚侯,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再说说唐朝李世民,除了魏征之外,李世民很多手下都是一路收服过来的,秦琼、程咬金、牛进达等人,原先瓦岗寨,后来跟着王世充了,再后来投奔的李世民。尉迟恭,参加刘武周起义,攻陷了唐多个城池,并且抓了一批唐朝的官员,被李世民收服之后,获得重用,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还有很多这种例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出生时真的有天生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开国大将陈赓降生时,就有异象出现,晴天凭空起炸雷,早春时节泉水喷涌如柱,家中院子桃花提前绽放,而这些异兆,按照古人的说法,似乎预示着陈赓日后必然要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传奇之家。他的祖父陈益怀自幼家境贫寒,从十几岁就给舅舅做长工,因喜好武术,加上勤学苦练,最终练得一身好

  • 葡萄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在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本人就是农作物种植爱好者,这不昨天又种了一些黄瓜、苦瓜、豆角还有丝瓜!不仅仅是爱好,当你吃到自己种植的水果和菜时心里感觉是不一样的!至于葡萄家里种了两颗,每年都是硕果累累!其实中国种植葡萄使于西汉。当时汉武大帝时期,国力强盛,经历发达,军事强国,但是北方匈奴有点不怎么老实,时不时的就在汉朝边境骚扰

  • 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奇葩的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时代的皇帝貌似脑子可能都有问题,嘴上都让别人喊着“万岁”,自己能活多少岁心里没点13数吗?更搞笑的是这个万岁口号还代代相传,所以说有些东西说的太多容易麻痹,更何况你还在自欺欺人。历史上善终的皇帝(病死的也算)其实也不少,另外一些除了被暗杀基本就是很诡异的消失了,逻辑文史姨来列举几个,我估计大家也

  • 从秦始皇的英年早逝,可以看出事事有赵高身影,赵高为什么要和忠于始皇帝的李斯密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秦始皇的死与赵高有关,这个只是猜测。不过这些异相确实是十分的诡异,如果用人谋来解释,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阴谋。这些异相,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秦始皇离开咸阳,去外面巡游避难。于是在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再次出游。而跟从他的是他的少子胡亥。当时赵高任中车府令,管理宦官

  • 秦桧忠于宋高宗,为何却被称为“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真正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是赵构,由于过去人们不敢说皇上的不是,就把罪过安在秦桧头上了。其实,秦桧和岳飞,分别是文官和武官,没有利益冲突,秦桧没有害岳飞的理由。秦桧与高、钦二帝被虏到北国时,为自保性命就已经暗地里投降金国四太子金丌术。其投降交换条件就是以出卖大宋国的民族利益换取返回大宋国。竞管他表

  • 乾隆明明知道和贪污腐败,反而越来越加以重用,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和家就是乾隆的二号府库,金银财宝只是暂存而已,想要取回,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因此,对和的大肆贪污受贿,乾隆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心里暗暗发笑:和二你就瞎折腾吧,搞再多的银子也是给俺爱新觉罗家攒的,你是白忙活。和所贪敛的巨额财富,还是十分惊人的。他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折现白银大约十

  • 从此君王不早朝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不说别的,早朝就很辛苦。一般皇帝凌晨3点到5点早朝,这绝对是起大早。像雍正、康熙这些勤勉的皇帝他们早朝会处理很多大事。可对于某些皇帝早朝就成了摆设。那些沉溺于酒色的皇帝是懒得上早朝的。问题中“从此君王不早朝”说的是哪个皇帝?这个皇帝相貌堂堂,多才多艺。他有音乐作品传世,直到今

  • 汉景帝当太子时想巴结卫绾,卫绾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汉景帝当了皇帝为何还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卫绾这样做,既救了自己,也救了汉景帝。这一点,是汉景帝登基之后,通过和卫绾的一次坦诚的对话才明白的。所以他当然要重用卫绾。卫绾出身平庸,但他能做好自己的事,并做到出色,这是一个普通人成功的“捷径”。《史记》中太史公对卫绾的一技之长,用了个“戏”字。绾以戏车为郎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卫绾因为玩车玩得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跟他射杀掉李敢是否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一、霍去病其人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可惜英年早逝,去世时还年仅23岁;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的死,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这里并没

  • 顺治皇帝为什么选择四大辅臣辅佐康熙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四大辅政大臣,有两黄旗出身的索尼,鳌拜,遏必隆,以及正白旗出身的苏克萨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四大辅政大臣呢?难道真的就是顺治皇帝为年幼的康熙找的执政助手,辅助他治理朝政?其实并不是,顺治皇帝由于他的英年早逝,让整个朝堂以及孝庄康熙祖孙两都猝不及防,毕竟顺治帝太年轻了,才二十来岁就驾崩了,所以在康熙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