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觉得南唐后主李煜是个痴情的人吗?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帝?

你觉得南唐后主李煜是个痴情的人吗?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11 更新时间:2023/12/13 2:52:18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了两个非常奇葩的皇帝,奇葩就在于他们同是亡国之君,能够留名千古的不是他们治理国家的能为和作为,而是他们的绘画艺术和文学作品。一个就是南唐的李后主李煜,其诗词歌赋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算是青史留名,只不过是留下来的名,让人不耻。而另一位皇帝就是北宋末年的赵佶,其养鸟、观鸟和画鸟的功夫了得,并且对诗词歌赋也是精通的。

作为政治人物,不把治理江山社稷当会事,宋徽宗赵佶以玩鸟、画鸟最有成就,将祖宗所创下的北宋江山大业,折腾得干干净净,在一帮文官武将的保护下孔雀东南飞,直达位于汴梁京城的东南方的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才停下了脚步。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歌赋,包括绘画没有他不会。他填词的文字功夫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李煜早期所填的词多是宫庭场景,充满了声色犬马腐朽糜烂的生活。被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所生俘以后,才开始反省个人的所作所为,一首《虞美人》词留传千古:“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论是南唐后主李煜还是比他晚几百年的北宋末代皇帝赵佶,亡国之君也。他们在位时只图玩乐,声色犬马,不顾百姓死活。失去江山、失去昔日的荣华富贵,尤其是李煜在北宋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委屈求全又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到头来被俘后又过了二年多囚徒生活,最终也还是没有逃过宋太宗派人毒死的命运。

历史的教训令人沉思,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皇帝是由血统传承的,皇帝所说的话就是圣旨。不管李煜痴情于否,他也不可能对任何人痴情。他失去了江山以后,从其所写的词文中不难看出,开始反思个人的言行。后悔了又有什么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原创于:2021/07/06)

谢邀!

多情人总被无情伤,只有爱入骨髓才能感受到情深。

世上唯有,有情种方能才情由内而外喷涌而出!

因李煜的真情流入,创作出来有灵有魂的诗词,才会被世人认可肯定,并被称之为千古词帝。

仅仅是我个人的半知半解!留给大家自评论为好![祈祷][玫瑰]

汉景帝为什么要活活饿死富可敌国西汉首富邓通

邓通之让以不得善终,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好运气好的令人眼红,也给最终的厄运留下种子。邓通本是出身于普通小地主家庭,由于机缘巧合,被汉文帝宠信己属不易,又因相师许负断言,此人会因贫困潦倒而饿死。偏遇到汉文帝又是个不信邪的主,你说他贫困潦倒,我就给他座金山银山,直接把一座铜矿一铜矿给他,并允许他铸钱,这就是著名的“邓通钱“。因“邓通钱成色较好,深受民众喜爱,所以获利颇多,成了此时的大汉首富。

凭心而论,邓通对汉文帝绝对称得上忠心,也懂得知恩图报,尽管家财无数,但还是坚持留在文帝身边尽心侍候,可谓是无微不至。也深得汉文帝信任。真因为如此,招至很多人忌妒,这也许太多的让人心里不平衡,变成了仇富心里,凭什么他有那么大的造化?所以,汉文帝一死,没了靠山,就变成众矢之的。

二、无意中得罪了太子,也成了把自己送进悲惨结局的爆点。由于对文帝的侍候太忠心,太文帝患痈时帮文帝用口吸痈脓,文帝深受感动,无意中问世上最关爱他的人是谁?邓通也实是求是的回答当然是太子,这本身没毛病,难道说是自己?说实话拿太子与邓通比,还真是邓通不希望文帝早死,你懂的!但偏是文帝也太当真了,竟让太子来吸痈来考验太子,这也太不着调了,有必要有这样考验儿子的吗?这也大概是邓通绝对不想要的吧!结果太子十二分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做,可想而知不呕心死才怪,结果就把怨气都记在邓通头上。所以,汉文帝一死,那些红了眼的人一推,汉景帝也就是以前的太子正好找到借口,既满足了众人,又撒了多年的怨气,还得了邓通的家产,可谓一举三得。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可怜邓通虽是首富,却一门心思讨好忠心于汉文帝,并没有充分享受自己的财富,一朝打入十八层地狱,最后真应了许负的预言,反而成就了许负的声名,真是哀哉悲呼!

邓通是个美男子,面如桃花细皮嫩肉一掐一股水,他是汉文帝刘恒的男宠。

汉朝皇帝都是双性恋,“脏唐臭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天,汉文帝刘恒召当时著名的女相师许负为邓通看相,许负看相本领堪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明朝军师刘伯温。

(许负)

许负端详邓通片刻,然后对汉文帝说:“邓郎将来会被饿死”。邓通被汉文帝亲切称为“邓郎”。

当时汉文帝一听没吱声,许负看皇上一脸的不高兴,于是急忙解释道:“皇上你看邓郎的嘴巴旁”,许负指给文帝看。

“他的嘴巴旁有道横纹,这是饿死的面相”。

邓通刚要发火,文帝摆摆手示意不要这样。许负看完相就告辞走了,当然文帝没少赏她铜钱。

许负一走,邓通骂许负胡说八道。汉文帝看着心上人气得小脸煞白,心疼的不得了,忙哄道:“邓郎何必烦心,我是天子,我有权利和能力改变你的命运!”

(邓通)

许负不是说你将来会被饿死吗?这样吧,“我把你家乡附近的铜山都赐给你,准许你铸钱,朕就不信有钱还会饿死?”邓通急忙跪倒谢恩。

邓通家里有了金矿,同时有了造钱的权利,很快富可敌国。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邓通一直恩宠不衰。汉文帝对他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对儿子的爱,这让文帝的儿子、当时的太子刘心中很不爽。

刘启心想“如果不是有血缘关系,看样子老爸能把皇位让邓通接替。”

邓通确实很讨文帝的喜欢,像一个小女人一样尽心侍奉皇上。

(汉文帝和邓通)

举个例子,有一次文帝腿上长了一个脓包,一直溃烂不愈,邓通看在眼中急在心上,为了文帝早日痊愈,邓通俯下身用嘴吸疮口里面的脓血,这让文帝感动不已。

一连吸了三天后,伤口大见成效,里面的脓血越来越少。

到了第四天,文帝突发奇想,他要考验一下儿子,看他会不会为自己吸脓血?

当刘启探望父亲时,文帝就说邓通为自己吸了好几天的脓血了,意思是今天你能不能给我吸一次?

刘恒一看老爸的伤口差点吐出来,有心不吸怕老爸生气废了自己太子位,没办法强忍恶心为老爸吸了一次。

刘启回家后,恶心吐了半天,他把怨恨转嫁到了邓通身上。心想“你丫的不吸脓血老爸也想不起来考验我,这一切都是你惹起来的,走着瞧,我早晚要报复你!”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时年31岁的太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

刘启一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把邓通革职逮捕下了大狱,追夺邓通铜山,所有的财产充公。

汉景帝表面是为了打击佞臣和嬖臣,实际是出曾被恶心的那口气。

曾经富可敌国的邓通,在大牢里被狱卒用木棍支开嘴巴,最后竟被活活饿死了,许负的话最终还是灵验了。

文/秉烛读春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尚食》的真实历史:明宣宗“废后”,真是因为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是的,因为孙氏从小就跟朱瞻基青梅竹马,十岁时就入宫作为太孙妃的人选,不料造化弄人,后来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朱瞻基皇太孙的地位改立了胡氏为太孙妃,因为胡氏的父亲是锦衣卫里的老人了,在锦衣卫中有些声望,朱棣为了宣宗这个孙子也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后来因为孙氏生了个宣宗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再加上

  • 周天子大封诸侯时并没有秦国这一号,为什么最终有了秦国的中原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姬姓宗室子弟,少部分是圣人后裔及功臣元老,还有就是前朝后裔。比如燕国就是姬姓宗室子弟,陈国是帝舜后裔,宋国是殷商后裔,齐国是功臣姜子牙后裔。秦国是东周的开国诸侯,算是功臣封国这一类,在西周时期秦人只是王室附庸,没有独立建国!嬴族之先是伯益,伯益追随大禹

  • 历史上有哪些骨肉相残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年间的九王夺嫡;明成祖靖难之役;宋太祖烛光斧影;唐代宣武门之变;武则天杀害李贤;汉武帝和戾太子;春秋战国就无数了~你好,感谢邀请,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古人有云“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古代的帝王家族中,为了争夺那高高在上的皇位经常发生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个骨肉相

  • 古代寂寞女子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代将都王的女儿细君公主被汉武帝以和亲的方式将其下嫁给乌孙王。细君自小长在汉朝深闺在那习惯不了乌孙国“马上来,马上去,挽弓射雕,驰骋草原”的生活方式,如坐针毡,度日如年,加以乌孙王年老体衰,细君只好自制宫室独居,生活异常愁苦!我也觉的古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的故事我想楼主因为很清楚了吧,嘿嘿,我

  • 历史上被老皇帝贬官,老皇帝死后,又被新皇帝提拔的大臣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被先皇贬官,等先皇驾崩后,又被新皇帝大力提拔使用的官员,比较著名的有唐朝时期的李世民死前贬大将李,清朝时期的康熙死前贬官张廷玉等。李世民和康熙都是一代明君,李和张廷玉也是良将贤臣,那么为何他们要在临死之前贬谪他们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李世民和康熙死的时候贬自己最信任大臣的官,然后让自己的儿子登基

  • 为什么老子要反对仁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问题的前提是错误的,因为老子并不反对仁爱,所以“为什么老子要反对仁爱”是一个伪问题。也许有人并不同意,把《道德经》翻到第十八章,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这一句中,仁义、孝慈、忠臣是和大伪对应的,这不就是说,仁义、孝慈和忠臣都是虚伪的吗

  • 努尔哈赤说他永远忠于李家,他做到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段爱恨情仇的因果大戏,拉开明朝灭亡的帷幕,也让辽东大帅李成梁被挫脊梁骨直到今天。李成梁是谁,明中后期镇守辽东统兵大将,他在任时,精于用兵,明于决断,善用权术,将辽东边防外患治理的井井有条,蒙古被他打的不敢出门,女真人唯他马首是瞻。他在时,努尔哈赤一直没举兵,一是害怕,二是承诺。努尔哈赤是谁,女真酋

  • 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人亲近父母重视亲人的人才会对别人仁慈,一个对人仁慈的人才会爱惜与人们生活相关物品与社会有用的东西和自然环境。反过来如果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亲敬爱护的人,更不会对别人仁慈护佑,一个连人都不遵敬帮助的人肯定也不懂的爱惜其它物品,更不会保护生存环

  • 刘备在白帝城说的话是否是真心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真心。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的试探。真心实意发自肺腑对诸葛亮说的。先看看刘备说了什么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

  • 清代帝王贵族为何喜欢狩猎?狩猎在政治上究竟有何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狩猎”作为古代皇族特有的户外活动,有着一段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周礼》中记载:“天子春搜、夏苗、秋A、冬狩”,而随着历史的演变,狩猎不单单是简单的户外活动,它在有些时候还夹着一些政治色彩,比如东汉末年著名的“许田狩猎”,曹操硬是将狩猎变成了政治权力角逐场所。而到了清朝,皇室更加注重狩猎,除了修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