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光绪帝的变法成功,中国的历史将如何走向?

如果光绪帝的变法成功,中国的历史将如何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25

变法说白了就是走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体制,皇帝是象征性的,英、日等等国家一样。中国就不会被俄、日两个强盗和国内军阀内战的耻辱挨宰史。小编认否?自己观点。

如果光绪帝变法成功也逃脱不了清朝灭亡的规律。只能是延迟或延长清朝的统治,因为那种制度只能是暂时的,它不适合历史的发展,不适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旧的事物必然要被新的事物取代!

唐朝在唐玄宗之后,共有多少位皇帝,哪一个最有作为?

应该是前唐兴盛到到唐玄宗,后唐衰退。

唐玄宗之后的唐朝皇帝之所以不太出名,既和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分裂、丧失东方霸主地位有关,也和之后的历史记录不全或情势太过混乱有关。

一、关于唐朝的皇帝,都可以简单说说

1、唐高祖神皇帝李渊:李渊之所以叫神尧,那是他认为他的很多奇迹和古代圣君尧帝相重合,本来嘛,尧帝的国度也叫唐,陶唐。李渊的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因此出身高贵。李渊为人其实极为狡诈,和我们印象中昏昏庸庸被李世民夺位的李渊不同。李渊创唐的功绩绝对是大于李世民的,只不过后来被唐太宗故意贬低。玄武门之变,是李渊虎毒不食子造成的。

2、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庙号和谥号都模仿了汉文帝(这当然是李治给上的)。李世民的确是一代大帝,天可汗的称号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获得了这个称号,一直传到他的子孙头上,让唐朝即便衰落了,周边各国各族也仍然认唐朝皇帝为宗主。李世民逆取而顺守,但其实他的个人道德绝不像他要求史官描述的那样完美,是汉武帝一类的人。比起汉武帝,唐太宗更会作秀。

3、唐高宗李治:李治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其文治武功其实很优秀,不知道为什么总给人一种懦弱的形象,恐怕是因为他老爹和老婆都太强势。他和武则天的关系实际上更多是互相依存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被武则天所控制。在李治统治时代,唐朝的政治文化经济都达到了极大繁荣。

4、唐中宗李显:因为两个哥哥的死,武则天的第三子意外登上了皇位,他的一辈子仿佛都身不由己,被母亲、老婆所控制。看了看李显的出生日期,确实显示出这方面的信息。

5、唐睿宗李旦:李旦和李显一样,第一次在位时被他们的老娘所操纵,第二次在位时,又努力去平衡皇家内部复杂的关系,结果皇家内部个个强势,搞得他们精疲力竭,好在李旦家族的结局远比李显家族好,后来的唐朝皇帝都是李旦的后代。

6、武则天:其实属于唐朝皇帝,而是武周皇帝,她的是非,大家熟悉又自有想法,此处不提。

7、唐中宗复位。通过几个大臣发动的政变而复位,结果这几个功臣都没什么好下场。

8、唐睿宗复位。通过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的政变而复位,中宗的皇后韦后被诛杀后,中宗的后裔也都遭殃了。

9、唐玄宗李隆基:大唐神器的转移,都充满着阴谋和血腥。李隆基的第一次政变,干掉了韦后和其三伯父中宗的家族,第二次政变又干掉了其姑姑太平公主、吓得得其老爹赶紧让位。唐朝明君逼父退位这招,可以说不断上演。李隆基之所以叫玄宗,恐怕是因为他对玄祖老子(道祖李耳)的极度崇拜吧,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是某个神仙转世,河南灵宝名字的来历,居然是因为他在灵宝一带挖到了道祖的灵符。好了,玄宗时期,唐朝极盛,四海莫不宾服(是真的四海,不光中华大地,周边各国各族均认唐朝为宗主),却在天宝十四年末陡然发生安史之乱,玄宗逃亡蜀地途中,他儿子肃宗和他分道扬镳。肃宗在灵武自立后,玄宗被迫退位,表演了一场退得极为心甘情愿的闹剧,真是逼爹者恒被坑爹。

10、唐肃宗李亨:李亨的名字改来改去,最后终于叫做李亨,还真亨通。靠逼爹登位后,依靠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肃宗还真收复了长安,还是不错的。

11、唐代宗李豫:直到唐代宗时期,安史之乱才被彻底平定,结果代宗大封那些降将,便形成了河北三镇,从此藩镇割据开始。最倒霉的是,代宗时期,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出逃,因为郭子仪的声望以及吐蕃抢完后主动撤退,代宗才回到长安。

12、唐德宗李适:德宗当皇帝的时间很长,刚即位时是既不信邪、又励精图治,结果逼得藩镇都反了,长安被乱军占领,德宗被迫出逃。说起来,这个大叛贼朱本来是藩镇里带头服从中央的忠臣,结果却当了唐朝第四个反贼(前三应该是朱温、黄巢安禄山吧)真是讽刺。德宗成为被迫降下罪己诏的又一位皇帝,然后,他就开始信邪了,对藩镇姑息纵容。只是德宗好敛财的习惯,好像是一以贯之的,好多时候类同于抢老百姓,他也很喜欢那些藩镇来贿赂他。

13、唐顺宗李诵:李诵是个悲情的皇帝,有个牛筋的又不懂事的老爹(唐德宗),又有个强势的儿子(唐宪宗),还没当皇帝呢,他就病重了,不久后死去,以至于他想推动的巨大改革,还没开始已经结束。李诵又是一位被儿子逼的皇帝,而且究竟是不是被弑而死都大不清楚。

14、唐宪宗李纯:唐宪宗是玄宗之后大有作为的唐朝皇帝,虽然他在位时间不太长,却再次在形式上统一了帝国,打败了各路嚣张的藩镇。不过,他刚死,藩镇势力就死灰复燃。有人评论道,李纯克剥耗尽天下人的资财,完成了一统,结果呢???李纯的死也充满疑点,唐宣宗就认为,他爹是给他二哥(唐穆宗)害死的。

15、唐穆宗李恒:唐穆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一继位,藩镇就又七拱八翘了,嗯,之后的三位皇帝都是他的儿子,只有最后一位武宗算是英主。

16、唐敬宗李湛:这家伙好打夜狐,结果狐狸没打着,给近侍搞死了。他在位的时间很短。

17、唐文宗李昂:文宗在位时期发生了甘露之变,让文宗感叹家奴们(宦官)当主子的家了。唐朝的宦官专权其实和东汉不同,东汉的宦官不管怎么说,是忠于皇帝的,而唐朝的宦官,自从掌控了禁军兵权,就把皇帝也不太放眼里了。此时,所谓的牛李党争也闹腾得很。

18、唐武宗李炎:武宗任用名相李德裕,在治理上取得比较大成效。但他最出名的恐怕是灭佛了,武宗眼见朝廷收入上不来,于是拿佛徒下手。

19、唐宣宗李忱:好了,唐宣宗是个扮猪吃虎的皇帝,以上三位都是他的侄子,特别唐武宗总是拿他取笑,人家宣宗能装,于是熬过来了。宣宗的统治号称大中之治,是唐朝最后的稳定期,宣宗的运气也很好,人家张议潮自己起兵,从吐蕃手中收复了凉州,居然主动向他归附,因此,宣宗得了个小太宗的称号。宣宗其实是唐朝后期权谋的大家。

20、唐懿宗李:唐懿宗一继位,天下就闹腾起来,不但浙江造反,南诏也因为换了新国主而入侵,但人家唐懿宗不管,先把先祖的陵墓拜完再说,沿途浩浩荡荡,花钱无数,扰民无算。唐懿宗的奢侈,是唐朝最后辉煌的见证。

21、唐僖宗李儇:这家伙真个会玩儿,类似于掷骰子选节度使之类的。好吧,黄巢起来了,攻破长安,唐僖宗往蜀地逃了。后来,靠大家努力,收复了长安,他手下的大宦官又得罪了地方实力派的王重荣和李克用,别人又打进长安,僖宗再次逃了。

22、唐昭宗李晔:唐昭宗有明朝崇祯帝一般的悲情,却比崇祯还要无奈。好歹吧,崇祯还有一定实力,有振兴的可能,而唐昭宗却空有壮志,没有实力。各位节度使们把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一个玩弄他的是朱温,强迫他迁都洛阳,不久后杀掉。朱温其实挺冤枉,挟天子没有令到诸侯,反倒担了个弑君的罪名。

23、末帝李:他的故事根本没什么可说,此时已经是朱温的天下了,不过暂时待那儿。

二、玄宗之后的皇帝哪位最有作为?

1、无疑是唐宪宗李纯,至少他在极为复杂的局面下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不过呢,他没有解决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只是以武力强迫来名义统一,而且是以克剥百姓为代价的,因此,他一死,藩镇就又起来了。

2、唐武宗也不错,李德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唐武宗的统治很短。

3、唐宣宗的大中之治,是唐朝最后的稳定时期,但不得不说,宣宗喜欢玩儿权谋,这一点和唐太宗很像,因此有小太宗之名,但其他方面,其实大大不如太宗。宣宗的运气似乎不错,赶上了张议潮这种忠臣良将,自愿率土归国。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明朝灭亡后,李自成成功建立统一王朝,中国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自成(1606一1645年)打了十八年仗终于修成正果于1644年打败陕西总督孙传庭占领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改元永昌。不久攻占大同,宣化,居庸关拿下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不久又和明朝总兵吴三桂和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山海关下一片石展开决战。因作战失利回到北京,随后退往陕西忘图东山再起。

  • 我国历史人格最完美的皇帝,而且只有一位皇后,没有任何妃子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存在人格最完美这么一说,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或者与自己地位同等人当中做的最好的那一个而已。同样的问题我们历史上人格最完美的皇帝,这个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难道只有一个皇后就是好人格吗?只是因为没有任何妃子这个皇帝就很完美吗?这明显是女人的心里在作怪,就好像现代的一些女孩子一直想着自己老

  • 雄才大略的唐高宗有什么成就和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雄才大略的唐高宗有什么成就和贡献在不同版本的小说和演义里,我们都会发现,大唐历史上,唐高宗李治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之间,显得很无奈,存在感也很逆光,甚至被描写成一个彻头彻尾不务正业、不思朝政的昏君。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尽然。唐高宗李治继李世民贞观之治之后,迅疾开创了永徽之治,在其统治期间,大唐疆土一度

  • 没有机会做太子,最后却当了皇帝的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明代的朱祁钰。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钰本来当王爷当的逍遥自在。结果皇帝哥哥带兵跟瓦剌干仗去了,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还被俘虏了。瓦剌首领也先看见明军这么不给力,也来劲了,一鼓作气直接杀到了北京城门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劝说朱祁钰当皇帝。不要说朱祁钰了,我也不愿意啊,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某来说一位能文能武、落落大方、自尊自信、开朗大气的贤明御姐皇后,她就是明成祖朱小四的仁孝皇后徐氏。仁孝徐皇后家世及子女徐皇后【1362-1407】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嫡长女,母亲谢夫人,大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二月初九生于南京;大明洪武九年【1376】正月十九,15岁的徐大小姐册封燕王正妃。洪武

  • 我国历史上鲧治水失败后,大禹治水为何能够取得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尧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部落联盟各位一致推荐鲧专门负责治理水害。既然有人推荐,那就说明鲧肯定有着治水的能力和专长,也是唯一合适的人选。尧下令鲧治水,鲧担当重任尽心尽责。鲧招集沿河百姓,在各个河道上修筑堤防,逐年加高加厚。用的是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原始方法。并不是疏通各处河道,将水引向大的河流和

  • 秦国六任君主励精图治,从弱小偏远之国,摇身变为西部强国,并扫六合,统一天下,却为何建朝之后仅二世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大秦帝国(全新插图珍藏版)》的作者孙皓晖老师曾经总结为八个字:求治太急,善后无方。秦人在统一中国时,还没有治理这样一个广袤领土上的大帝国的政治经验,就投入了大面积高强度的建设当中,很多工程本来是以后可以做的,没有必要那样急着调动民力。当然这个问题非常宏大,全面深入的分析恐怕要专

  • 你们知道哪些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裹足取暖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映雪读书韦编三绝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解释】:形容刻苦学习。【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1、牛角挂书李密用薄草做的

  • 古代皇帝勤奋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上朝开会处理政务。当属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奋的皇帝,雍正每天只休息4到5个小时,到过最远的地方是河南,还是因为公务。据当时的人记载,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奏折、批奏折,接见大臣。除了雍正,第二个勤奋的就是朱元璋。他继位后10天看了有10万字的文章,工作量也很大最勤奋当属雍正,他在位13年,从继位到下台,从没休

  • 给3个善于进谏的臣子和善于纳谏的君王的事例,还有3个反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齐威王治吏给我们的启示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伊始,“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史记滑稽列传》)但他虚心纳谏,振作起来,下定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首先从治吏入手,向他的左右了解地方管吏的政绩情况,左右都说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