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请问古代君王称为朕是何时开始的,历朝君王的自称有那些

请问古代君王称为朕是何时开始的,历朝君王的自称有那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71 更新时间:2024/1/15 19:47:44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古代君主的称谓、探源

“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

古代君主的称谓。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称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如《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白虎通。爵》:“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总之是为君主专制的神圣,合法性而造说。

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为孤、寡、不谷。”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

“天子”,“天子”即“天之骄子”,他拥有的权利是上天所赋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万岁”,约始约战国,盛行于秦汉。“万岁”一词本是人们于喜庆时的欢呼语。如《战国策。齐策》记冯谖替孟尝君烧掉债券,“民皆呼万岁”。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以呼“万岁”为常,遂成为帝王之代称。

“陛下”本指侍卫在宫殿台阶下的国君近臣或侍卫人员。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恐有渎圣颜,故呼其身旁侍卫之人以传达。“陛下”遂成为对国君的尊称。至今人们仍用这些词汇来尊称外国国家首脑,但只限于外交场合了。

古代对帝王称“君主”,又简称“君”。君字古体从“群”字,意即“群下之所归心也”(《白虎通》。号篇)。君字的本意,说明了国君是从原始的部落群体发展而来的,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原来部落首领逐渐成为以阶级压迫为基础的国家元首,而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尚书。益稷》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庶哉。”这里“元首”即指君,股肱指臣;《汉书。丙吉传》更称“君为元首”,《说文》释君曰:“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君”字意义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君”从作为“群下之所归心”的部落首领,转变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历史过程。

与君主有关的用语;君主即位叫“践阼”、“践祚”、“登极”、“登庸”、“御极”。皇帝发出的指示,“命为制,令为诏”,后也称“旨”或“圣旨”、“玉音”,全部具有法律效力。皇帝的文告称“皇榜”。清代皇帝的批示或文书称“朱批”、“朱谕”、“上谕”。臣下谄颂皇帝的诏令为“丝纶”、“纶音”。皇帝的容貌称“龙颜”、戴的帽子称“冕”,穿的衣服称“龙衮”,亦称“龙”、“龙袍”。皇帝乘的车称“辇”,外出称“行幸”。皇帝所作所为与所用之物称“御x”。皇帝直接参与或授意的行为称“钦”,所用之印称“玺”。侍奉皇帝称“尚”,如“尚衣”、“尚食”、“尚书”。皇帝死了称“驾崩”,坟墓称“陵”。

秦朝以前,一般人都可自称“朕”。屈原的《离骚》就有“朕皇考曰伯庸”从秦始皇开始,“朕”为皇帝专用。君王还自称“孤”、“寡人”、“不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真正掌控大权是从魏国哪位皇帝开始的?为什么不想办法收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真正的掌权是从魏废帝齐王曹芳开始的。曹芳年少,曹氏宗族核心成员大将军曹爽声色犬马,嬉游无度;司马懿拌猪吃虎,隐忍待发,趁曹爽去高平陵打猎时发动政变,剪除曹氏宗亲。从此,魏国政权归司马。曹芳及其继任者也曾进行过反扑,均以失败告终!执古论今为您解答:司马懿真正掌握曹魏大权,是曹当政时期。实际上,曹

  • 全国一卷作文题目: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鲍叔才是真君子,有着伟人的胸怀!第一,面对竞争对手,不诋毁不打压,而是能用公正的眼光看到对方的才能,这种宽广胸怀,是齐国成就霸业的基石。而且,在对手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已经失败的时候,他依然欣赏对方的才干,向齐桓公引荐: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莫属!这是何等的胸襟呢?要知道,自己辅佐的小白已经继位,成为

  • 古代权臣怒打帝王,帝王不但不怪罪反而赏赐,这究竟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打皇帝是没有的,即使是历史上赵德芳也不敢打宋仁宗的,都是民间故事而已。要说骂皇帝,除了清朝,历朝历代都有。以明朝为例,明朝言官可以指着皇帝骂,还不能杀,想杀言官得找各种理由,等到秋后处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皇帝是拥有四海的,整个天下的财富在理论上都是皇帝的,一般情况下是看不上民

  • 关于春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春联和福字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

  • 如果给古代历史上所有皇帝排一个“最拼搏皇帝榜”,你认为前三应该是谁,上榜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前三应该占个位置!如果说谁是史上最勤奋皇帝,非雍正莫属。据历史记载,他每天几乎只睡4、5个小时,基本就是除了吃饭时间其他都在处理朝廷政事,在位期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最后被活活累死在了皇帝岗位上。纣王在执政期间的残暴行为是事实,但真实的纣王并非一无是处

  • 中国古代有关飞行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黄帝升天《史记》羲和御六龙《山海经》精卫填海《山海经》嫦娥奔月《淮南子》奇肱国的人和飞车《山海经》、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飞龙在天《易经乾卦》、金庸后来化用给丐帮降龙十八掌招式。鲲鹏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庄子逍遥游》墨子木鸟,三年制成,飞一日而败《韩非子》;另一说也是三日不坏公输班(鲁班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具体指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两句出自唐,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全诗共四句,缉录于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首怀旧诗“,朱雀桥和乌衣巷都在南京城外的秦淮河上。诗中所提到的王谢是指东晋初的宰相王导,和晋孝武帝的宰相谢安,他们两家都住在繁华的乌衣巷,而且两家都是可以左右朝廷的豪门望

  • 陈叔宝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那他到底有多荒唐?荒唐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通常对昏君的形容词,诸如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奸臣沉迷于酒色等,都可以用在陈叔宝身上。一、在位。陈叔宝登基于公元582年底,他继位前,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隋朝在他的治理下,休养生息,经济恢复,人口约三千万,是陈叔宝统治的南陈的15倍。(南陈人口200万)如此巨

  •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如何浪费掉大明朝最后一次崛起的机会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七岁此后一直窝在紫禁城里,从来没有离开紫禁城去亲身体验一下社会,百姓的生活,也不了解官场,战场,所有的信息来源就是东厂锦衣卫(很多信息还是被人有意过滤的)简直就是现在宅男的古代版(宅男的信息也是经过网络筛选)宅男能在此情况下通过网络能治理好一个庞大的企业吗?上天没有给崇祯一次力挽

  • 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为什么到康熙时,他就叛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鳌拜自始至终都没有叛变,相反,鳌拜一直都是忠于爱新觉罗家族,忠于大清王朝的。鳌拜,是努尔哈赤开国“五大臣”之首的费英东的侄子,可谓是出身名门。鳌拜发迹于皇太极时期,由于作战勇猛,且对于皇太极忠心耿耿,鳌拜长期担任皇太极贴身卫队的卫队长职务,在攻克皮岛、明清松锦大战,以及清军入关后追剿李自成和张献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