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既能率军征战沙场,又能治理天下,让天下保持安定和繁荣。那么“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这样的皇帝到底有哪些呢?
一、朱元璋
首先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最符合这一评价的。在元朝末年,二十多岁的朱元璋参与到反抗元朝的起义中。自此之后,朱元璋带领着徐达、常遇春等优秀的将领南征北战,不仅击败了元朝,更消灭了张士诚、陈友谅等诸侯。在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又恢复生产和发展,开创了洪武之治。由此个人认为,朱元璋的一生就是“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的人。
二、朱棣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征战沙场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一般来说,在开国皇帝之后,第二位、第三位皇帝都是守成之君。不过,就明朝来说,第三位皇帝朱棣却是一个例外情况。众所周知,在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展开了靖难之役的激烈较量。此战朱棣展现出了不逊色于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在称帝后,朱棣还五次亲征蒙古,为明朝北部边境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局面。而且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三、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公元六二六年八月,二十七岁的李世民即位称帝,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里基本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如果仅仅是开创了贞观之治,只能说是优秀的皇帝。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是因为他在隋唐之际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没有李世民这样的军事奇才,唐朝也不可能在数年时间就完成了一统天下的目标。
四、刘秀
对于明朝来说,诞生了朱元璋、朱棣这两位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的千古一帝。而就汉朝来说,西汉和东汉各有一位这样的皇帝。就汉光武帝刘秀来说,于新朝末年在南阳郡乘势起兵。在这之后,汉光武帝刘秀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也即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东汉王朝。在完成了打天下以后,刘秀又能治理天下,在汉光武帝刘秀的努力下,东汉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进入到光武中兴的时代。
五、刘邦
秦朝末年,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自此之后,刘邦参与到推翻秦王朝的起义中。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又和西楚霸王争夺天下。楚汉战争前期,刘邦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因为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刘邦推动了汉朝国力的增长,为文景之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