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皇帝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

有哪些皇帝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1/19 12:22:06

原创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既能率军征战沙场,又能治理天下,让天下保持安定和繁荣。那么“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这样的皇帝到底有哪些呢?

一、朱元璋

首先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最符合这一评价的。在元朝末年,二十多岁的朱元璋参与到反抗元朝的起义中。自此之后,朱元璋带领着徐达、常遇春等优秀的将领南征北战,不仅击败了元朝,更消灭了张士诚、陈友谅等诸侯。在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又恢复生产和发展,开创了洪武之治。由此个人认为,朱元璋的一生就是“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的人。

二、朱棣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征战沙场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一般来说,在开国皇帝之后,第二位、第三位皇帝都是守成之君。不过,就明朝来说,第三位皇帝朱棣却是一个例外情况。众所周知,在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展开了靖难之役的激烈较量。此战朱棣展现出了不逊色于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在称帝后,朱棣还五次亲征蒙古,为明朝北部边境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局面。而且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三、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公元六二六年八月,二十七岁的李世民即位称帝,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里基本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如果仅仅是开创了贞观之治,只能说是优秀的皇帝。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是因为他在隋唐之际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没有李世民这样的军事奇才,唐朝也不可能在数年时间就完成了一统天下的目标。

四、刘秀

对于明朝来说,诞生了朱元璋、朱棣这两位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的千古一帝。而就汉朝来说,西汉和东汉各有一位这样的皇帝。就汉光武帝刘秀来说,于新朝末年在南阳郡乘势起兵。在这之后,汉光武帝刘秀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也即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东汉王朝。在完成了打天下以后,刘秀又能治理天下,在汉光武帝刘秀的努力下,东汉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进入到光武中兴的时代。

五、刘邦

秦朝末年,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自此之后,刘邦参与到推翻秦王朝的起义中。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又和西楚霸王争夺天下。楚汉战争前期,刘邦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因为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刘邦推动了汉朝国力的增长,为文景之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朱元璋,康熙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中国各朝各代中,最受百姓欢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一共0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制的朝代建立。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封封建王朝的结束。期间经历了2132年的时间,共诞生了包括正统王朝、割据政权、过渡政权、临时政权、偏安政权、复辟政权、傀儡政权以及农民起义政权等在内的四百多位皇帝。那么,在中国

  • 位卑未敢忘国忧,这句话怎么理解?百姓关心国事有意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使地位低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自古以来,“忧国”和“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华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国家的忧患和热爱。说到爱国,突然让我想到前段时间轰动

  • 中国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观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时以儒家思想治国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不管是英明还是昏庸哪个皇帝都是以解万民倒悬之苦而作为行动标准的,只是由于皇帝个人的性情,以及他愿意为治国理政付出多少时间,最后的结果区分出明君还是昏君。管理万民,以让国家兴亡,民生富足。这些思想也是儒家经典里的内容。向为人民服务的人致敬。一、以隋亡为鉴,以民为

  • 有那些皇帝是以道教治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有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尊崇的不是老子的治国理身之要,而是利用道教神话去神化自己,徽宗亲作《天降临示见记》颁示全国,大肆宣传天神降临之事,命建真宫,以迎天神降临。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宋徽宗也做了几件事情,他当皇帝的第八年,亲自注疏《道德真经》,并颁布全国,他两次下诏“搜访道教逸书”,并整理刊行

  • 紫禁城里的“门”都没有钩,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是迷信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无论是简体的“门”还是繁体的“”,其右下角都有一个钩,而紫禁城里所有匾额上所题的“门”字全都没有这个钩,为什么会这样,正史中并没有相应的记载,我们只能从野史中寻觅一二。明代书法家马愈在《马氏日抄门字脚》一文里提到“门”字无钩是因为南宋时期的一场火灾:“门”字两户相向,本无句踢。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

  • 古代以礼治国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绝对没有!从我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人治就已开始出现并流传下来,至民国时期才出现了法制并开始慢慢完善.并没有哪一个朝代是以礼治国或以孝治国、以佛教治国、运用了道家的思想治国、采用了韩非子的理念治国等方法治国成功的(我说的是从始至终),这些方法只是作为人治的辅助手段来应用,并不能真正的拿来治理一个国

  • 概括一个古代迷信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世纪,欧洲的信基督耶稣的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星辰和太阳一样围绕着地球运转,而且这是《两约》中耶和华造世界时确定的,后来哥白尼在死之前发布了: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的观点,而布鲁诺这个曾经的天主教修道士,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但是后被天主教诱捕烧死在百花广场。现在人类已经

  • 古代的所有人都很封建迷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和现代一样,人类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和世事无常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很多古人将其归咎于神,归咎于因果报应等,但是随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多都不再相信鬼神之说。这样的好处是,人们更敢直面人生,直面挫折,不幸的是,由于无神论的普及,很多人性的弱点在今时今日也大行其道,很多人无所畏惧,恣意

  • 为什么古代君王都那么封建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君王在得到天下以后,最想要的就是长生不老了,没有别的方法就只能寄托于封建迷信了。从秦始皇起就开始搞封建迷信了,据说秦始皇曾一直追求长生不老,倾其所有在秘密的研制不老药。不过很显然秦始皇失败了,他最终也没有长生不老。秦始皇他想延长自己的寿命,从而增加自己的统治时间。他心里有很多的抱负和政策想要推行,可

  • 雍正帝以勤治国,在其即位后的十三年,都做了哪些事,以至于最终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刚即位的时候积极改革国家政事的弊端,严肃打击贪污腐败,让当时清朝的官僚风气好了很多。因为康熙晚年的时候对于政事比较松懈,也因为身体的原因管不了那么多了,所以当时社会风气越来越不好,而雍正上位后颁布了很多谕旨来整顿吏治,当时还让各种补亏空的国库,而且对很多贪污的官员都进行了很严重的处罚,尤其是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