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的萧皇后为何被六个帝王看好?

隋炀帝的萧皇后为何被六个帝王看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3/12/19 14:00:24

萧皇后,她是后梁的公主,是隋炀帝的皇后。她13岁就嫁入杨家,隋朝灭亡后她带着皇族子孙颠沛流离,辗转逃亡于乱世之中。

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由于她的绝世美貌以及她的传奇人生经历,关于她的绯闻逸事也一直层出不穷。

那么,萧皇后到底凭什么被乱世中的众多帝王看好呢?就请您跟有书君一起,沿着萧皇后的人生轨迹去一探究竟吧。

一、出身名门,家教超群。

萧皇后是西梁孝明皇帝萧岿的皇后张氏所生之女。由于按照当时江南的习俗,说农历二月出生的孩子不吉祥。

刚出生的萧氏,就被寄养在舅舅张轲家里待了十几年。

张轲家里因为祖上是皇亲,有向学的家风,这使得萧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后来的萧皇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应该就是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萧氏在舅舅家平安长到13岁,被老爹西梁明帝萧岿从舅舅家接回来,进献给了的隋朝。从此成了晋王杨广的王妃。

由于性情温婉和顺,有文化有知识,萧氏在杨家很受宠爱。公公杨坚对她像亲女儿,杨广对她也是特别宠爱敬佩。可见高贵的出身和良好的家教,确实给萧氏加分不少。

杨广一开始并不是太子,萧氏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协助杨广把太子位从哥哥杨勇那儿夺了过来。

隋朝统一南北方后,她又帮助杨广治理南方。在萧妃的帮助下,杨广在江南地区收到了广泛的支持,也逐步搭建了自己势力的基本盘。

萧妃的娘家兰陵萧氏一直在江南是很有影响力的。当时南朝宋齐梁陈,齐、梁都出自萧氏。所以在南朝百姓心中,萧氏本身就是妥妥的天潢贵胄!

由于在当时南北方对立很严重的情况下,萧氏被南方的士人百姓视作是自己人。加上杨广在萧妃的影响下,实行善待江南士人,尊重南方文化等政策,杨广在南方争取到了极大的群众基础。

杨广后来顺利的当上了太子,而萧妃也成了隋朝的太子妃。从这段看,杨广看好萧皇后,有两个原因:萧后娘家势力显赫,本人家教优秀,为杨广夺得天下立下了很大功劳。

二、逃亡路上,身携玉玺。

如果萧皇后跟隋炀帝一直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下去,白头偕老,那就太理想了。然而命运注定她的一生必定不会寻常。

大业后期,隋炀帝逐渐失德,萧皇后曾一再规劝,但收效甚微。隋义宁二年三月,隋炀帝被江都叛军杀死了。事变后,萧皇后并未惊慌失措。她亲自为隋炀帝入殓。这一年,萧皇后51岁了。

江都之变之后,隋朝其实名存实亡了。萧皇后带着剩下的隋朝皇室子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段流亡的生活遭到了后世小说如《隋唐演义》等诸多演绎,并生出诸如“六嫁皇帝”的谣言。

实际上,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个守着前朝血脉与法统,坚强求生的老人而已。

隋炀帝最后死于宇文化及之手,萧皇后和剩余的王室成员也就做了宇文化及的俘虏。

萧皇后先是被宇文化及带到了聊城,宇文化及兵败后,萧皇后又落到了窦建德手中。

在这段历史中,萧皇后并未遭受冒犯。这里面当然有窦建德为人“知义尚仁”的缘故,但更多的其实是因为萧皇后手中的传国玉玺,以及随行的,萧皇后的小儿子齐王杨的遗腹子杨政道

历代诸侯争天下没有不重视正统名分的。譬如李渊称帝之前,也要先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又立了个杨侑为傀儡,然后再行禅让之事,就是这个道理。

这之后,萧皇后又遭到北边的突厥可汗觊觎。突厥可汗遣早年和亲嫁入突厥的义成公主为使,前来“迎接”萧皇后和隋朝遗族。窦建德打不过突厥人,也就只能放手。

义成公主是隋文帝时派去突厥和亲的,乃是杨广的妹妹。有她在突厥关照,突厥的可汗对萧皇后是不可能失礼。

因为当时突厥也有逐鹿中原的野心。迎来萧皇后和杨政道之后,突厥可汗马上就在定襄郡立杨政道为隋王。彼时杨政道还不足3岁,突厥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昭然若揭。

三、身份特殊,母族加持。

萧皇后在突厥滞留了12年之久,一直到贞观四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攻破突厥,才将萧皇后和杨政道等人迎接回来。此时的萧皇后,已经63岁了。

唐太宗在迎回萧皇后之后,给与了她前朝皇后应有的尊敬和礼遇。杨政道也被太宗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官职,安置了下来。

唐太宗之所以给予萧皇后等人这般礼遇,当然不是小说中说的什么“垂涎美色”之类,因为萧皇后那时都六十多岁了。

唐太宗这么做,一方面原因是想通过尊重前朝,向天下证明唐朝政权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杨氏和李氏都出自早年北周宇文泰的八柱国,两家有世代的姻亲关系。

有书君记得从前还写过唐高宗李渊和隋文帝杨广的亲姨表兄弟关系。从那儿论,唐太宗李世民还得称呼萧皇后表婶娘。

另外,当年隋炀帝时,因萧皇后而势力大兴的兰陵萧氏,在唐朝的立国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是唐朝立国的功勋之家。

贞观二十二年,萧皇后于长安无疾而终,享年81岁。唐太宗给予了她应有的礼遇并送去江都与炀帝合葬了。

综上所述,隋炀帝的萧皇后之所以被六个帝王看好,其实并非是坊间流传的那样,由于她的美貌或者独特的驭人之术之类无稽之谈,只不过是一场场围绕着皇位的权力争夺战罢了。

纵观萧皇后的一生,她是不幸又是幸运的。虽然生逢乱世,半世坎坷,但是正牌皇后身份以及人人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成了她逃亡生涯中的避难神针。

从这点来看,她比历朝历代众多的薄命红颜们是幸运的多的。

有书君语: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在小说《说唐全传》和电视剧《隋唐演义》中,萧皇后被称为萧美娘,9岁时就嫁给了隋炀帝杨广。隋朝灭亡后,杨广被杀,几次辗转流离,先后嫁给了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最终在48岁时,被李世民接回长安封为了昭仪。

小说中萧美娘被六位帝王看好原因就是美艳绝伦,不可方物,还有就是超高的情商,因此被众多帝王疯狂争夺。

历史上的萧皇后真实历史上的萧皇后出生于公元567年,比杨广还要大3岁。萧皇后在15岁时嫁给了12岁的杨广。

由于萧皇后幼年遭遇相对比较坎坷,所以办事谨小慎微,对杨广更是体贴入微,因此二人生活还算是甜蜜。尤其是萧皇后知道杨广有夺太子位的想法后,积极出谋划策,处处配合杨广演戏,为杨广夺太子位费尽了心思。

终于在两人完美的配合下,公元600年,杨广被立为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驾崩,杨广登基,册封萧氏为皇后。

成为皇后这一年萧氏已经37岁。过了14年的皇后生活后,公元618年,杨广被杀,这时的萧皇后51岁。

宇文化及杀掉杨广之后,萧皇后也成为了俘虏,随后窦建德攻破宇文化及,俘虏了萧皇后。

这里个人推测萧皇后根本不可能受辱。一来因为当时萧皇后已经年过半百,人老珠黄,杨广生前已经冷落了萧皇后,何谈宇文化及和窦建德会垂涎其美色?再者窦建德还是以义军的名号打的宇文化及,所以应该不会对萧皇后有不敬的举动。

这时曾经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听说萧皇后在窦建德手中,所以就派了突厥人来接走了萧皇后。当时突厥人兵强马壮,窦建德也不得不听从突厥人的吩咐。

萧皇后被接到突厥之后,突厥的处罗可汗命隋炀帝孙子杨政道管理流亡突厥的汉人。几年以后,处罗可汗去世,颉利可汗继位。又过了几年,公元630年,李世民灭亡东突厥,遣使迎回了萧皇后。

这时的萧皇后已经63岁,历经了十余年的北地风霜,怎么可能美貌动人。而且李世民当时年仅33岁,正值盛年,后宫佳丽无数,怎么可能看得上一个老妇人。

六位帝王看中萧皇后的原因萧皇后是兰陵萧氏之后,当时的萧氏拥有着很强的政治影响力,而且萧皇后的弟弟萧也是李世民的重臣,后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第九。

再者萧皇后是杨广的正妻,隋朝余民见到萧皇后和隋炀帝孙子杨政道回归,也会对唐朝归心。突厥可汗迎接萧皇后,也是出于管理突厥境内汉人流民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国玉玺在萧皇后手中。

隋朝统一天下之时,传国玉玺被杨坚收入隋宫之中,当隋炀帝被杀之后,传国玉玺消失不见,所以宇文化及和窦建德纷纷争夺萧皇后。当李世民统一天下之后,他认为玉玺尚在萧皇后手中,所以积极的攻打突厥。事实也证明,接回萧皇后之后,萧皇后把传国玉玺献给了李世民。

总结来说,突厥帝王争夺萧皇后,是因为义成公主的劝说和管理突厥境内的汉人。

汉族帝王争夺萧皇后,是因为其政治影响力和手中的传国玉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个皇帝真正拥有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妃嫔最多的皇帝无疑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我们的印象中,唐玄宗是一个痴情之人,只爱他儿媳妇杨贵妃,但是事实却是,唐玄宗是个极其好色之人。白居易《长恨歌》曾说道“后宫佳丽三千”;杜甫《剑器行》更是提及“先帝侍女八千人”。在诗歌中,三千、八千都是虚数,并非实指,真实情况更令人瞠目结舌。四万佳丽唐代除皇后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么关于荔枝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认识荔枝,还是在孩提时代。一天,我家邻居来了一个青年男人,很帅很潇洒。七十年代初的孩子都是放养型的,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便一窝蜂的围了上去。邻居阿姨和刚来的男人,他们很高兴也很热情,同时把男人从广东带来的荔枝也分发给我们,一人两粒。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未婚夫妻……饱含汁液的荔枝肉,晶莹剔透,入口后的那

  • 古代是如何进行人才招聘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从制度上来说最主要是通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拔人才,辅之以筑招贤台,出招贤榜,大臣举荐,实地察访,隐处求才等方法。察举制: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经,

  • 历史上最好色的皇帝能好色到什么程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一个北齐后主高纬与其宠妃冯小怜的故事。好色乃人之常情,本不为罪。但因好色而荒淫无道者,就是大罪了。高纬是北齐最后一位帝王,冯小怜生性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爱。高纬爱小怜,可谓爱到了疯颠痴狂地步,一刻也离开不了。史书称:坐时同席,出则同乘。然后,一幕幕因宠爱而生的荒唐大戏,此起彼伏

  • 古代帝王带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赵桓(原名赵、赵)。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大观五年(1111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

  • 历史上哪些女人成为了多个皇帝的妃子?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这样的女人不少见,英法两国皇后艾莉诺,跨越了国度,历史上的第1人。埃及艳后先后嫁给两任异母同父皇帝弟弟。至于老皇帝老儿驾鹤西去,而新皇继位之后,儿子笑纳父亲后宫妃子的事情也有,比如曹丕,唐高宗李治等。突厥少数民族更是如此,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皇帝刘聪对父亲的遗孀单氏非常痴迷,并立了”上、中

  • 历史上皇帝死了,他的妃子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来古装宫廷戏剧相当火红,不少更以妃嫔为主角,但观众在戏剧中,通常只能看到她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是否有想过,在皇帝过世后,“后宫三千佳丽”该何去何从呢?首先,讲到“后宫三千佳丽”,许多人可能会好奇,皇帝真的如此艳福不浅吗?《礼记》中的《昏义》指出,“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

  • 什么是帝王哲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论,帝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思想斗争与理论文化战线上的标兵,他们的思想才能必须出众,不能雷同。否则,帝王就缺乏斗争的对象与发展的思想方向和奋斗目标。帝王的使命就是拯救生命,成就万物的巨能与智慧生命。庄暴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用可来回答。

  • 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哪里来的千万妃子?题主好大方,一下子送给他那么多嫔妃。咸丰不是晋武帝,不光身体吃不消,肯定也是养不起的。咸丰皇帝一生中共有17个后妃,包括他在潜邸时的福晋和格格。但他不是独宠慈禧,他一生中宠爱的女人大概有四个。道光27年,清宫选秀女,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16岁的萨克达氏入选。道光皇帝将她指婚

  • 故宫的传说及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