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李世民最赏识的儿子,吴王李恪为何与太子之位绝缘?

作为李世民最赏识的儿子,吴王李恪为何与太子之位绝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36 更新时间:2024/2/27 22:01:10

李世民没把太子之位传给李恪一事,毛主席曾评价李世民,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当时李世民想废了李治,改立李恪为太子,虽然没成功,但此举却给李恪埋下了祸患的种子,若干年后被人陷害致死。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后,还对他进行了一番考察,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李治的性格太懦弱,太过于循规蹈矩。

简单说,他觉得李治是个好人,但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于是便萌生出废掉李治的想法,可废了李治,谁又能担当继承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大任呢?

思前想后,他想到了一个人李恪!

在李世民众多的儿子中,李世民曾多次对人说,李恪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

而且,李恪此人也是个英才,史书上说他有文武才,素有名望,前后一对比,是接替自己位置的不二人选。

于是李世民把这个想法跟长孙无忌褚遂良说了,祸患便由此而生!

对于立太子这个事,朝廷大臣分成了三股政治力量,一是太子党(废太子李承乾一党),魏王党、晋王党。

其中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晋王党最终胜出,把太子党、魏王党排挤出去,顺利让李治接下了太子之位。

所以,当李世民把废太子的想法说出后,长孙无忌等人当场表示反对,并对李世民展开了强势的劝说。

最终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坚持下,李世民终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有废掉李治。

这事儿看似没李恪什么事,但李世民也因此给自己儿子留下了招致祸患的种子。

李恪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对皇位没什么想法,对太子之位也没啥想法,但长孙无忌不这样认为。

此事之后,长孙无忌便将吴王李恪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李恪的身份就知道了:

1、李恪有文武之才,名望素高,加上其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母子二人在朝廷中有一定声望,一人身兼隋唐两朝皇室血脉。

2、李恪的曾祖母和外曾祖母都是南北朝时独孤信的女儿。

3、李恪的母亲杨妃的嫡母是萧皇后,李恪的王妃又姓萧,似乎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室后裔。

加上李恪本人善骑射,有文武才,上马能挥刀砍人,下马能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物,又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不要小看这个背景,从南北朝末期到贞观年间,不过一百年而已,这些名门望族都还是大族,是有影响力的。

因此,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这样的人物,如果有一天振臂一呼,李治岂不是呜呼哀哉?

因此,长孙无忌一直在谋划怎么干掉李恪,为李治清除障碍。

直到李治登基后的第五年,驸马房遗爱发生家庭纠纷案,在长孙无忌的操控下,很快演变成一场谋反大案。

长孙无忌借机在这个案子中,指使房遗爱诬陷吴王李恪谋反,同时还咬上了江夏王李道宗、巴陵公主、荆王李元景等一干李唐宗室亲王。

653年,长孙无忌正式将一干人等全部处死。

至此,长孙无忌一举将自己的政敌、李治潜在的威胁、自己看不惯的人,统统一网打尽,一个不留,无论是当初的魏王党还是太子党,全部被清洗。

而李恪,作为唐朝的无党派人士,也没能逃脱,也被一并处死。

虽然长孙无忌借此清洗了政敌,但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当时,李治在看到长孙无忌的处理报告时,说李元景是朕的亲叔叔,李恪是朕的亲哥哥,不忍杀之。于是向长孙无忌乞求放他们一马。

可长孙无忌却说:不行!

好一个“不行”啊,此话一出,在李治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在想,这大唐天下,到底是长孙无忌说了算,还是皇帝说了算?

很明显,现在还是长孙无忌说了算的,皇帝似乎只是个摆设!于是,一个想要剪除长孙无忌的想法由此诞生!

从此以后,李治开始寻找盟友,并借立武则天为后一事,把褚遂良贬官,剪除长孙无忌的羽翼。

当初,李恪被杀时,曾经对长孙无忌发出一个诅咒:长孙无忌窃弄戚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六年后,这句话得以应验!

许敬宗在李治的默许下,将长孙无忌当初诬陷李恪造反的那套整人方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全程复制,用了同样的手法,借助一起普通案件,诬陷长孙无忌谋反。

在李治的授意下,长孙无忌被流放,最终于流放所在地被许敬宗派人逼其自尽。

至此,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党羽被全面清洗!

总结1、关于李恪这个人,毛主席曾经评价说,李治朽物,李恪英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说明李恪的确是一个厉害的人才,若能继承帝国皇位,必不致使大权旁落于武则天之手,李唐宗室也不至于在武则天时期遭到清洗。

2、李治虽然在位期间灭突厥、灭高句丽、灭百济,平定四方,可那也是李世民给他留下了苏定方、李士、薛仁贵这样的名将,李治又善于听从建议,有自己的谋划,才有这大唐盛世。

相比之下,李治都能办到的事情,李恪这样的厉害人物也能办得到,说不定干得更好。

3、李恪在朝廷没有重量级的大臣支持,加上自己没有夺位的野心,而长孙无忌、褚遂良之辈是绝对的老奸巨猾的人物,被他们干掉,也属正常。

这还是问题嘛?

一、李承乾、李泰均废了,李治就是唯一的嫡子。有妻之子,不可置妾之子。

二、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

三,李恪母亲是隋炀帝女儿杨妃,这样的血统令整个大唐官场都不愿让杨妃成为太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炀帝的萧皇后为何被六个帝王看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萧皇后,她是后梁的公主,是隋炀帝的皇后。她13岁就嫁入杨家,隋朝灭亡后她带着皇族子孙颠沛流离,辗转逃亡于乱世之中。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由于她的绝世美貌以及她的传奇人生经历,关于她的绯闻逸事也一直层出不穷。那么,萧皇后到底凭什么被乱世中的众多帝王看好呢?就请您跟有书君一起,沿着萧皇后的人生轨迹去一探

  • 历史上,有哪个皇帝真正拥有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妃嫔最多的皇帝无疑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我们的印象中,唐玄宗是一个痴情之人,只爱他儿媳妇杨贵妃,但是事实却是,唐玄宗是个极其好色之人。白居易《长恨歌》曾说道“后宫佳丽三千”;杜甫《剑器行》更是提及“先帝侍女八千人”。在诗歌中,三千、八千都是虚数,并非实指,真实情况更令人瞠目结舌。四万佳丽唐代除皇后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么关于荔枝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认识荔枝,还是在孩提时代。一天,我家邻居来了一个青年男人,很帅很潇洒。七十年代初的孩子都是放养型的,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便一窝蜂的围了上去。邻居阿姨和刚来的男人,他们很高兴也很热情,同时把男人从广东带来的荔枝也分发给我们,一人两粒。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未婚夫妻……饱含汁液的荔枝肉,晶莹剔透,入口后的那

  • 古代是如何进行人才招聘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从制度上来说最主要是通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拔人才,辅之以筑招贤台,出招贤榜,大臣举荐,实地察访,隐处求才等方法。察举制: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经,

  • 历史上最好色的皇帝能好色到什么程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一个北齐后主高纬与其宠妃冯小怜的故事。好色乃人之常情,本不为罪。但因好色而荒淫无道者,就是大罪了。高纬是北齐最后一位帝王,冯小怜生性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爱。高纬爱小怜,可谓爱到了疯颠痴狂地步,一刻也离开不了。史书称:坐时同席,出则同乘。然后,一幕幕因宠爱而生的荒唐大戏,此起彼伏

  • 古代帝王带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赵桓(原名赵、赵)。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大观五年(1111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

  • 历史上哪些女人成为了多个皇帝的妃子?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这样的女人不少见,英法两国皇后艾莉诺,跨越了国度,历史上的第1人。埃及艳后先后嫁给两任异母同父皇帝弟弟。至于老皇帝老儿驾鹤西去,而新皇继位之后,儿子笑纳父亲后宫妃子的事情也有,比如曹丕,唐高宗李治等。突厥少数民族更是如此,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皇帝刘聪对父亲的遗孀单氏非常痴迷,并立了”上、中

  • 历史上皇帝死了,他的妃子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来古装宫廷戏剧相当火红,不少更以妃嫔为主角,但观众在戏剧中,通常只能看到她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是否有想过,在皇帝过世后,“后宫三千佳丽”该何去何从呢?首先,讲到“后宫三千佳丽”,许多人可能会好奇,皇帝真的如此艳福不浅吗?《礼记》中的《昏义》指出,“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

  • 什么是帝王哲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论,帝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思想斗争与理论文化战线上的标兵,他们的思想才能必须出众,不能雷同。否则,帝王就缺乏斗争的对象与发展的思想方向和奋斗目标。帝王的使命就是拯救生命,成就万物的巨能与智慧生命。庄暴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用可来回答。

  • 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哪里来的千万妃子?题主好大方,一下子送给他那么多嫔妃。咸丰不是晋武帝,不光身体吃不消,肯定也是养不起的。咸丰皇帝一生中共有17个后妃,包括他在潜邸时的福晋和格格。但他不是独宠慈禧,他一生中宠爱的女人大概有四个。道光27年,清宫选秀女,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16岁的萨克达氏入选。道光皇帝将她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