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实话,乾隆皇帝的字,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确实不好,从写字的角度来说嘛,还过得去。现代人一般觉得乾隆的字还不错,那是因为不懂书法的原因。书法最起码的要求,是要有笔墨的浓淡,线条的轻重缓急的节奏,章法上的疏密安排,一句话,就是要有“细节”,要有“变化”,当然高级的还要追求气韵生动之类,那就更不用不说了,这个对他来说,要求确实太高了。
乾隆的字,就是搭出了个架子,笔墨无浓淡的差别,线条没有轻重缓急的节奏,章法上更是千篇一律,四平八稳。从书法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字就太粗疏了,没有细节,自然算不上好,但是因为现代人基本上连搭个架子都搭不出来,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所以反倒觉得乾隆的这种死气沉沉的字漂亮了。
乾隆的这幅字,2017年的拍卖会上曾被拍出了亿元的天价,当然是因为他是皇帝,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真不值这个价。这幅字的线条单一,线条的形式没有变化,基本上从头写到尾都是一样的,墨色更差,只比馆阁体的乌方光稍好一点,章法布局也呆板得很,全篇每一行跟打了格子一样,横平竖直,没节奏、没韵律。不过,现代不学书法的人可能会觉得这字不错,整整齐齐的,清爽漂亮,而且还看得懂。因为现代人已经看不懂书法的“笔法”,只能看懂写字的“样子”了。
这是我写的字,当然,我还是要承认,乾隆的字水平比我高,我这个比他还生硬,还粗暴,特别是线条显得生疏,用笔的细节表现不出来,章法上没有节奏,就是单个字互相拼起来的感觉,没有连贯的韵律感。写字我是业余的,重点在写诗送给别人(上面的诗是我自己写的哟),字嘛就只有马马虎虎将就看了,随便写写而已,不是专业的书法,我比不过乾隆很正常嘛。
但有人说现代书法家里面,没人能比得上乾隆的“毫不夸张的说,在中书协中,能有乾隆书法水平的人还没生。”(见本题的另一位答友的回答),这就是胡说八道了,别说现代的书法家随便碾压乾隆,就是大学里书法专业的普通学生的字,都比乾隆好很多,我们学校每年有书法专业学生的毕业展,选两幅给大家看一下吧:
这些字都不是什么书法家的字,就是些书法专业的本科生写的,他们的缺陷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但笔墨、线条、章法的细节都表现得很好,绝对比乾隆的水平高!
不懂书法,但看过哈佛学者研究乾隆的代表作《乾隆帝》,书里有谈到乾隆的个人爱好、文化修养。
最近几年,因网上diss乾隆的帖子越来越多,乾隆的形象日趋黑化,一是治国才能没法和康熙比,二是艺术审美比雍正土,再加上乾隆活得太久了,当皇帝时间名义上只60年,世纪上还有3年太上皇时间,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最近央视的一档关于国宝的节目,又将乾隆的文化修养、审美水平炒成了热点话题。
其实咱们不能因为乾隆自吹自擂过,或者说他乱涂乱盖章文武,就一棍子打死乾隆这个人本身的才能及艺术修养。
乾隆无论是写诗、作画、棋艺还是书法,可能都算不算两千年中国文人的最顶尖人才,但起码也是站在文化阵营前面的人才吧。就说乾隆的书法,大概除了写诗,书法就是乾隆最热衷也最自信的了。乾隆从很早就开始练习书法,一辈子坚持此爱好,特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书法大师赵孟,乾隆几乎就是他的脑残粉。从年少时,乾隆就开始学赵孟的字,练得久了,便声称自己是赵孟的隔代传人。说实话,乾隆的字离赵孟肯定是太远了。但艺术这事儿,有时候勤奋是一回事儿,能成为顶尖人才,或者说自成一家,乃至说开宗立派,那得是几百年才出一个吧,比如宋徽宗的字好,但这跟人家宋徽宗的天分有关。
不过,作为天子,就算他写得再差,就算他有自知之明,也难抵挡周围人阿谀吹捧的迷惑,乾隆大概是对自己的书法很自信,走到哪儿就在哪儿题字,今天全国那些著名的风景点,特别是运河沿岸的、江南一带的,什么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北固山、无锡的寄畅园,差不多都能看到乾隆的御笔。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乾隆这么不珍惜自己的墨宝,就算写得不算差,也烂大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