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忠心是不用怀疑,魏延想投敌是在最后一刻,带着儿子十几个人逃跑的时候!
魏延如果想背叛会怎么办?只有两条路,其一是带兵投靠魏国,其二是带兵攻打刘禅,然后取而代之。但是魏延都没有,他只是不满诸葛亮死后的安排,想要返回成都说理,讨要说法,可惜的是魏延的政治能力太低,人缘太差,导致蜀汉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挺他,反而都支持能力不及魏延的杨仪,这也就注定了魏延的悲剧。
之前有过分析,为何魏延要死?因为这是诸葛亮一手安排的,诸葛亮为了保住蜀国,不惜让蜀国内斗也要除掉魏延,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败多胜少,而且蜀国的国力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如果再继续穷兵黩武下去,蜀国必然最先崩溃,诸葛亮内政水平一流,所以诸葛亮在还能勉强维持,诸葛亮明知道自己死后主战派魏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继续北伐,就像魏延自己说的:怎可因一人之死而坏国家大事?!如果诸葛亮死后军权落到魏延手里,好战派的魏延必定会继续北伐,蜀国只能坐等灭亡。
所以诸葛亮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魏延。
第一步就是撤军安排,让杨仪领兵先退,姜维次之,魏延殿后,而且还放出一句话,如果魏延不听,你们就自己撤军,不要管魏延,明摆着就是要放弃魏延,把魏延当弃子,送到司马懿手里。
但是结果魏延的反应还是超过了诸葛亮的预计,诸葛亮原本想着杨仪先退,就算不能马上回到成都,最起码可以把魏延甩在后面,那魏延就翻不起大浪来了,大不了让杨仪守住退路,不放魏延进来,这完全是要逼反魏延,当然如果魏延按照这个设定,的确投降魏国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魏延并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立马退军,快马一鞭跑到了杨仪头里,守住关口,烧绝阁道,杨仪只能在后面开山劈路往回赶。按理说此时魏延是占据有利位置的,但是不懂政治的短板再次显现出来,只是给刘禅上表说杨仪谋反,同时杨仪也上表说魏延谋反,魏延明知道自己人缘不好,还非要给杨仪拼人缘,其结果就是都挺杨仪,魏延军心涣散,只能带着儿子逃跑。
假想一下,如果魏延不是仅仅守住关口,而是一口气跑到成都,面见刘禅说明情况,军权在手的魏延,谁敢动他,而且有了刘禅在身边,杨仪回来也投鼠忌器,只能接受现实。即便再不济魏延主动缴械,但是至少可以说明自己没有反,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保命一定是可以的,顶天废为平民吧,就像之前的李严、廖立那样。
所以魏延真的没有想反,知道军心彻底散了,带着儿子逃跑的时候,那是上天无风入地无门,估计此时魏延是想投靠到魏国去的,只是马上被追杀了。魏延之死不在于忠不忠心,而是因为好战,而蜀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所以诸葛亮才非要除掉魏延。
魏延忠心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但是很自负,诸葛亮在世啥事没有,诸葛亮去世后其他人能力不足以让他信服,尤其是想上位的杨仪是他的死对头,设身处地想想,魏延很不甘心。诸葛亮工作交接做的不好,就出了纰漏。说实话诸葛亮去世撤军回成都是应该的,魏延觉得诸葛亮死了就该轮到他了,也有点作死的意思
为什么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会对皇帝绝对忠诚?
御前侍卫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人,特别是清朝,其深有优待的,因为御前侍卫离皇帝近,职位高,地位尊,很容易升迁,清朝由侍卫出身而做到卿相的不少,如索尼、索额图、明珠、和等。
那为什么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会对皇帝绝对忠心呢?
因为御前侍卫多是来自满蒙贵族王公大臣、宗室子弟和皇帝信任器重之人。对于人品出众、武艺超群的贵族勇士,皇帝会重用并给予侍卫之职。
也就是说,人品不好、武艺不高的不易被授予侍卫之职。反过来说,能成为御前侍卫的,一则武艺高强,二则人品出众,这里的人品出众,讲的就是对皇帝的忠心,在他们成为御前侍卫前,就有了忠君之心。
同时有的侍卫是出身蒙满贵族、王公大臣、宗室子弟,他们本身就出身尊贵显赫,是忠于皇室的,当他们成为御前侍卫后,又怎么会不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呢!
再则,御前侍卫作为天子侍从的身份,地3尊贵,有很好的待遇,其中就是升迁方面的优待,这也是满洲贵族子弟取得高官厚禄的一条捷径。为了这个捷径,为了高官厚禄,也需要对皇帝忠心耿耿,若不然,皇帝又怎么会让其升迁呢!
当然,在古代,提倡的忠君报国,能成为御前侍卫,最基本的人品是好的并非大恶之人。这样的人,起码得忠君思想是有的。所以,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会对皇帝很忠诚。
在清朝清太祖时期,建立了侍卫制度,后来清朝皇帝的皇权不断集中、加强、稳固和发展,皇帝身边的侍卫也不断地得以发展,侍卫制度当然也越来越详细,其等级和名额也各有划分规定的。
看古装剧看多了,发现皇帝身边总有一群侍卫保护着,这群人是皇帝最信任的属下,跟皇帝形影不离,供皇帝差遣,怎么确定他们是否忠心呢,这很重要,要是出个刺客什么的,皇帝小命不保。
首先御前侍卫的选择范围很重要,一般来说能当宫廷侍卫的出身要好要有父母,有子女的牵绊,一般是宗室子,功勋后裔,还有就是军前效力多年的有功老兵。这群人的忠心毋庸置疑,一个人连着一大家子呢,谁敢不忠心啊,皇帝如果遇刺,不用多说,一杀一大家,谁敢不忠心啊。
其次,御前侍卫升官比较容易,保护皇帝几年不出事,前途远大,清朝大贪官和就是侍卫出身,曹雪芹他爷爷也是宫廷侍卫出身。及时跟在皇帝身边,也是封赏不断,别看平时就是个侍卫,出门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爷。
其实无论哪朝哪代,侍卫都差不多,能力还是次要的,忠心最重要。就是现在,领导人出门的保镖,中央警备处的卫兵,哪个不经过政审,你家出过杀人犯,祖上做过大地主,你看能不能通过政审,祖上没毛病,你自己本身有过小偷小摸行为也白扯。忠心保证不了,你在有能力也不会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