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不听劝说导致失败的失败者?

历史上有哪些不听劝说导致失败的失败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90 更新时间:2023/12/16 18:43:23

大多数亡国之主皆是有无法听进忠言而失败的弊病,且来说一说!

1、西楚霸王项羽

未听进范增之言,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轻视他,最终落个乌江自刎!

2、刘皇叔刘备

关羽被杀后,刘备气得上头,不顾诸葛亮、赵云劝阻,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死伤无数,伤到了国本。

3、赵孝成王

不听赵括母亲的忠告,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来顶替廉颇,结果被白起打败,40万军队被坑杀,国内青壮几乎打光。

最为有名的当属西楚霸王。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项羽不听范之言,放走汉王刘邦。最后为刘邦所败,自刎乌江,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悲情英雄,给后人很多警示。

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领南京)中留下警句:

宜将剩勇追穷冠,

不可沽名学霸王。

很多人喜欢三国演义。

司马懿“高平陵政变”的成功,反衬出对手曹爽何等的愚蠢。

当时曹爽和皇帝在洛阳城外,司马懿发动政变。大司农恒范闻知,设计出城,见到曹爽兄弟。

恒范说:“今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者”(三国志曹爽传)?

曹爽念家人美妾在洛阳城内,犹豫不决。幻想当一个富家翁足矣。

恒范大哭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曹真一世英雄,但是生下你们兄弟,都是猪啊!”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被灭族了。

曹爽哭了一夜,最终交出兵权。司马懿政变成功后,立即杀曹爽兄弟及部下一千多人,诛灭曹爽一族。

曹爽当时身为大将军,不仅和皇帝在一起,而且兵符在握。如果听桓范的话,移驾许都,以皇帝名义发布命令,天下兵马定勤王;司马懿是政变不得人心,支持者寡;恒范为大司农,印符在手,调兵征粮,胜算可定。

可叹曹爽马背上的英雄,政治上的小儿,下场之惨-后人观三国至此,无不叹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著名的君王美姬或英雄美人的故事,简介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娥皇、女英,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湘江之间。自秦汉时起,湘

  • 关于渭南故事的作文四百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考其沿革,更为悠久。这便是我对渭南最为宏观的历史认识。渭南,我土生土长的一个地方,若说了解,恐怕也只是百度上的客观文字。在记忆的某个角落,街道总是平平静静,偶尔来几声鸣笛,以缓慢仰或“强劲”的节奏。小的时候,曾经把渭南想象成各

  • 三国时期的刘备和曹操,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刘备和曹操,谁更胜一筹?曹操和刘备谁更胜一筹?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自然是曹操更胜一筹!”无论是从自身的才干,还是从各自所具有的实力,都是曹操要胜刘备一筹,一言以蔽之:刘备与曹操没有可比性!当你仔细琢磨时,还不完全是这样!曹操虽然表面看,比刘备厉害得多,这是人们只是把眼光盯住生前。死

  • 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曾经成功过后来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由胜利者踩着无数失败者的尸体书写而成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万具枯骨里,就有着许多曾经无比成功,但没能善始善终,距离胜利一步之遥的失败者。1、吴起吴起的一生辗转多个国家,世人都知道他带兵打仗的能耐,和孙子并称孙吴。但很少有人知道,吴起治国理政的才能,吴起虽然在魏国战无不胜,使魏军一跃成为诸侯

  • 古代争夺皇位失败的人谁最值得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应该是晋朝的司马攸吧。司马攸是司马昭的小儿子,他的哥哥就是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路人之心,基本上完成了代魏的流程,就等儿子来称帝了。他原本最喜欢的就是司马攸,因为相比之下,司马攸要比司马炎要聪明一点。但有一点,这个司马炎已经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司马师是三马食槽的主要人物,高平陵之变,司马师是有

  • 唐太宗真的喜欢魏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混迹于江湖心机很深,早年做过道士,先后在元宝藏,李密,李渊,李建成手下效力,好青云不断,转投李世民下,只不过又了个吃饭处,。对於人生,许多人看不明白,许多人看明白了而做不到,魏征大概就是那个既看的透彻,又活的清醒的人吧、。魏征面善,粗眉大眼,人前处总是一副亳无心机,却学富五,通今博古一表人才,看

  • 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如下:当年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全国多个州郡,以广东广西岭南为主,和现在差异并不大。但是想在长安城里吃上一口新鲜荔枝,可是需要“不惜代价”才行。一颗鲜荔枝的价格,早已超过了等重的黄金。爱吃荔枝的贵妃。荔枝在唐代号称“百果之中无一比”,有百果之王的美誉。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出生在四川(

  • 北魏孝文帝元宏年仅33岁便驾崩,临终前为何下令赐死心爱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弥留之际留下遗诏,内容便是处死皇后冯氏。原因其实很简单,皇后冯氏在元宏出征之际,竟然在皇宫中与他人私通,再加上当时太子年仅16岁,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汉末外戚专权的故事重演,因而留下遗命要求处死冯氏。△北魏孝文帝和孝文幽皇后皇后冯氏乃是元宏表姑,入宫之后极受宠爱

  • 乾隆明知和是一个大贪官,还如此宠爱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明知和是一个大贪官,还如此宠爱他?和,民间素有“二皇帝”之称。这位贪官之所以被乾隆器重,是因为这个人善于溜须拍马,会阿谀奉承,最为主要的是乾隆有其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和的贪腐,乾隆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个维度谈谈这位和大人。一、才貌双全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老师把和演得惟妙惟肖,大

  • 古代聪明少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