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治病当然是用中医了。至于为什么没有长寿的。说起来也很有意思,中国历史上一共有500多位皇帝,平均三年左右换一个皇帝,这些皇帝年龄小的有三岁,大的六七十岁。而在这500多位皇帝里面,正常死亡的不超过五个。所以皇帝想长寿也长不起来。
唐太宗是病死的还是吃丹药中毒死的?有什么依据吗?
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仅活了50年,还是暴毙而亡,大多数人说是患痢疾而死,也有的专家说是服了印度和尚炼的长生不老药而死,我更认可后一个观点,我来说说为什么?
唐朝时期,传承了魏晋的风气,什么风气呢?就是喜欢服食丹药,唐朝很多的皇帝都喜欢吃,李世民自是其中一员。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远征高丽,高丽军队屡挫唐朝军队,并且射伤了李世民,最后不得不撤退,而李世民自从中了箭,身体就大不如从前,而到了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又中风偏瘫了,经过御医长发半年的治疗,才能三天上一次朝,李世民经过治疗见病情起色不大,于是迷恋上了金石丹药,希望自己服食后能够长生不老,可是吃了国内术士炼的丹药后病情还是没有好转,非常失望,认为国内的术士道行不行,于是派人四处打听国外高人。
贞观二十二年,由于印度战乱,王玄策参与作战俘虏了一个印度和尚那罗迩娑婆,知道李世民求药心切,于是王玄策就把这个和尚献给了李世民。
这个和尚特别会吹牛,说自己活了二百多岁,专门研究长生不老药,吃了他炼制的药,能治愈所有疾病,长生不老,甚至可以白日飞升,李世民见这个和尚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非常心动,于是把他安排在高规格的驿站,并且好吃的好喝的伺候着,这个和尚一看李世民这么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列出一堆奇怪的药名让李世民寻找,李世明自是照办,倾全国之力总算把金石药材寻找到了,和尚也是耗时很久才把丹药炼好,急得不行的李世民也不验药,毫不犹豫的就把丹药吃了,结果中毒而亡,享年五十二岁。
至于依据,《归唐画赧处俊传》:文皇帝(就是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李世民是吃印度神药吃死的。
徐峥先生最近拍的《我不是药神》大火,听说最初起名《印度药神》,觉得不妥,又改为《中国药神》,又不妥,最后定名《我不是药神》。电影讲述了中国一位卖印度神油的保健品店主(徐峥饰)去印度给白血病患者代买印度仿制治癌神药的故事。因为这种药外包装是金黄色的,一颗按重量算比金子还贵,所以被病人们称为金豆豆。其实国人吃印度神药的历史由来已久,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就有一位天竺胡僧,给小龙女治过绝症。达摩老祖一苇渡江,听说也带来好多印度神药的配方。天可汗李世民,文韬武略罕有其匹,也吃过印度神药,只可惜吃死了。
李世民有两种病,一直治不好,一是拉肚子,一是哮喘(气疾之症),这两种病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拉肚子是在贞观八年,实在拉的止不住,众太医束手无策,李世民张榜求贤,谁能给他治好拉肚子,立马给一高官。恰好一个名叫张宝藏的小吏得过这种病,揭了榜,说用人奶和艾草煎药喝了就能治。李世民喝了之后果然止住了,让魏征给个五品官。结果魏征以不符合大唐官员提拔标准为由不想给,拖着。过段时间李世民拉肚子又犯了,找老张找不着,问魏征,你为啥不给他一个官。魏征吓得够呛,赶紧辩解说,不知道该给文官还是武官。李世民气得大骂,你觉得我这条命值几品官你就给几品官。马上给他三品文官。
贞观六年犯的是哮喘。李世民每年夏天都要去九成宫休养。九成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开始名叫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修复扩建,更名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通直散骑常侍(散骑常侍通常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轮流值班,故称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劝谏李世民不要去,李世民说,我有气疾之症,一到夏天非常严重,所以要去避暑。同年十二月,公卿上表请求封禅泰山,李世民说,我有气疾之症,登高恐怕加剧病情,你们此事再不要提。在这之前的贞观三年,李世民拉肚子加哮喘,差点没有活过来,长孙皇后看看病情严重,随身揣着一个毒药瓶,只要李世民病逝,她就要服毒殉葬。
常言说得好,急病乱求医,国内医生治不好,他就只好国外找。贞观二十二年,大将王玄策大败中天竺帝那伏帝国,抓住当地一个方士,名叫那罗迩婆婆寐。那罗迩婆娑寐“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是个名副其实的印度药神。李世民信了那药神的忽悠,奉以上宾之礼,专门盖了医馆,炮制延年之药。“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当时大唐威震四海,万邦臣服,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都能搞到。经过近一年的炼制,贞观二十三年春天,这颗印度神药终于炼成,李世民吃了之后,身轻体健,吃嘛嘛香,非常高兴,赏赐了那药神好多财物,心说还是外来的和尚能治病啊。但是只过了三个月,李世民病情忽然加剧,名医莫知所为,不幸一夜暴卒,享年52岁。
李世民死后,群臣都把他的死因归罪于那罗迩婆婆寐,要求名正其罪。但是李治说,一来他是外国人,如果咱们治了他的罪,显示我大唐胸怀不广。二来他是个医生,虽然自吹药神,但却不是神仙,即使有罪,罪不至死,驱逐回国就行了。于是那药神被礼送回了天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