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书中对秦始皇曾经有过禅让的想法是如何记载的?

史书中对秦始皇曾经有过禅让的想法是如何记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17 更新时间:2024/1/21 12:57:34

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至公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召集群臣商议国家政权交接的事,他说:“古代有五帝禅让,又有三王代代相传,你们认为哪一种更好?我想采用最好的方法。”在场的博士都不说话,只有鲍白令之回答说:“如果以天下为公,就会禅位给贤能者;如果把天下当私家财产,则会在家族内代代相传。由此可知,五帝以天下为公,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叹道:“我的德行可比五帝,我将让天下人共管社稷,可是,谁能接替我呢?”鲍白令之毫不留情地说:“陛下行的是夏、商纣之道,却想学五帝让位于贤者,这不是陛下你所能做的事。”秦始皇闻听此言大怒,道:“令之你往前站!你凭什么说我行桀、纣之道?如果说得通则罢了,如果说不通你就别想活了。”令之不紧不慢地说:“陛下你大兴土木,后宫女人数百、倡优过千。为了自己的享受,耗尽天下民力。你还褊急自私,不能推己及人。陛下你还说自己的功德压过一切君主。以你这样的德行怎么能和五帝比,你又怎么有资格管天下呢?”一席话说得始皇面有惭色,过了很久才说:“令之所言,是让我当众出丑啊。”于是罢谋,自此再也不提禅让了。在上面这段话中,秦始皇起初自比于五帝,打算仿效他们以禅让的形式传递王位。“五帝”在历史上有三种常见说法,一是黄帝颛顼帝喾、唐、虞舜见《世本》;第二种说法是太、炎帝、黄帝、少、颛顼见《礼记月令》;第三种说法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见孔安国《尚书序》。三皇五帝在历史上被奉为德行的最高典范,当时参加会议的博士们可能都认为秦始皇比不上五帝,又不敢说,于是集体沉默,只有鲍白令之出言将秦始皇斥责了一番;秦始皇才因此取消了原来的想法而“无禅意”。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的什么书,儒指的是哪些人?如何评价焚书坑儒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有关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对不属于博士官藏的《诗经》《书经》及百家著作之类,要在一定期限内交出并烧毁。不准民众私藏,私自谈论诗书的即予斩首示众,以古非今的则诛杀全族。到秦始皇三十五年,方士侯生、卢生借口始皇无道

  • 秦始皇具体焚了什么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谢悟空邀!汹涌澎湃的学术思潮中的四大学派,发展到秦统一六国的时代(公元前三世纪),道家已边缘化,因为其本身无组织,也反对跟人竞争;墨家也告没落,原因是理想太好,要求过高,必须有殉道的精神,多数人做不到。只剩下儒、法两家对抗,两家的学者都渴望得到秦始皇的垂青,法家的方向是向君主分析利害,提出具体方案;

  • 《荀子》、《庄子》和《韩非子》这些书,怎么没有被秦始皇焚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①庄子(约前369前_前286年)。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与老子并称“老庄哲学”。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开始否认有神的主宰,后倾向于“宿命论”。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著《庄子》亦称《南华经》为道家经典。《》②荀子(约前313年_前230年)。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主张君子(统治阶级

  • 战国时期苏秦提出合纵六国共抗秦国,为什么最后秦国还能灭掉六国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答:合纵并不是很高级的策略,他的基础是六个不同的团体齐心协力。一旦各怀鬼胎合纵的基础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瓦解。所以在战国这个弱肉强食的时期,同心协力本来就是一种奢望。所以合纵失败是必然的,秦灭六国时代的需求。我们先来看看苏秦合纵政策。苏秦先来到了燕国,说服燕国联合赵国对抗秦国,因为在此之前秦国的政策

  • 六国为何短短十年就被秦国灭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六国并不是在十年间被灭亡,而是秦国通过百年间不断的蚕食扩张,最终在秦始皇时期,以压倒性的优势完成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虽然经历过内乱,但总体还是逐渐走向强盛,东方六国却始终相互攻击,包括楚国灭越国,魏国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五国伐齐等等,极大的削弱了六国的综合国力,使得秦国从中得利。

  • 为什么秦国到了秦始皇时才把六国灭掉,而别的帝王时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秦始皇的时代,战国的其余六国与秦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是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步伐的加快。赵国经历长平之战40万的底蕴,早已被消耗殆尽。韩,魏两国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被打得无力再战。北方的燕国,其实力一直是七国之末。虽然途中经历了乐毅攻下齐国70余城辉煌壮举但是经

  • 帮助秦始皇灭六国的名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首先是秦国的崛起,秦孝公刚刚即位时候,秦国的国力极度衰弱,缺乏战力,别说称霸六国,就连生存都快成问题了。于是秦孝公发布招贤令,启用商鞅图强改革,力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

  • 秦灭六国有何影响?为什么有人说秦始皇是“暴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秦灭六国动了谁的奶酪?动了分封制的奶酪,动了分裂战乱的奶酪,动了儒家的奶酪,动了六国贵族的奶酪,所以被封建社会骂了2000年。也不全都骂秦始皇,主要是那些卫道者,既得利益在骂秦始皇。明朝大思想家李挚逆卫道者而动,为秦始皇歌功颂德,尊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骂秦始皇是帝制时代的卫道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 为什么六世一国未灭,秦始皇一世15年灭了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天下,这反应了量变引起质的道理,也是秦国厚积薄发的体现。从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就有了统一天下之志,六世七君鲸吞蚕食天下诸侯,到了秦始皇时,六国已无还手之力,故秦始皇一人灭六国而统一

  • 历史上秦国是如何灭六国的?曾遇到了哪些困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年,楚国逐渐变弱,很快秦军攻陷了楚国的首都,韩国本身就弱,韩国派间谍向秦王提出建议修一道水渠,为了拖延秦军进攻的时间,这就是困难,当时的赵国,蔺相如已经死了,廉颇老矣,所以赵国也颓废了,魏国本来就不行,,燕国和齐国是最后攻下的,因为地势偏远,但是最后还是被攻下了,其实燕国本来能赢的,因为隔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