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媚娘和徐惠都是李世民的妃子,为何结局却完全不同?

武媚娘和徐惠都是李世民的妃子,为何结局却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4/1/20 22:30:04

李世民的妃子众多,武媚娘和徐惠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两位,但是她们却拥有完全截然不同的命运。

唐太宗的宫妃中有两位才人(五品妃子)——徐惠和武则天,她们的命运后来截然不同。

她们的人生开场戏大体一样,却由于依附了不同的君王而人生成果相异。在宫深似海、美女流水的妃子群中,才人的位置不算很高,这实在是一个仰皇帝鼻息的人物。徐惠由于得到李世民的真爱却郁闷而终,用花季的年纪为爱情做了祭拜,她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武则天由于李世民无爱而忍辱等候,终得皇子李治真情,她为爱拼杀,为爱寻找。她们命运各异,但却都由于寻求真爱,让盛唐的后宫多了少许招眼的亮色。

公元636年七月,时年36岁的长孙皇后病逝,这让金戈铁马、剑胆琴心的李世民心底一阵阵痛楚。为太宗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的这位后宫总管生性好读、文静贤惠、善良大度、忠心伺君、母仪天下,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名声。后人议论帝王宫殿之事,大都以她榜样。就连通古晓今、博大精深的张居正(明万历皇帝的教师,不断点拨万历帝的执政)都敬服得不可,忍不住赞赏:唐宗烈烈,踵美三王。实惟哲后,摆布椒房。谐和直谅,奖进忠良。用俾房魏,勋庸显彰。煌煌彤管,千载遗芳。

就在长孙皇后入葬昭陵的第二年,李世民的后宫里多了两位才人(唐代后宫嫔妃,正五品待遇)。一位是年十一岁的徐惠,一位是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同为皇帝才人,两个人后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话说徐惠,这个在唐太宗李世民称帝那年出世的湖州女子,爸爸徐孝德是唐高祖李渊手里的果州刺史,身世可谓尊贵。史书记载,徐惠是一个天生的才女,她生下来五天就可以说话,四岁的时分就可以知晓《论语》和《诗经》,八岁时就能写出美丽的文章。听说当时做着果州刺史的徐孝德想试试女儿的才情,让她仿照屈原的《离骚》作一首诗。这个小女子思忖片刻,吟出“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想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的佳句,直抵屈子的内心世界。看到女儿如此才调,爸爸快乐得不得了。后来,《全唐诗》收录了这首诗,给孩子时的徐惠很高的位置。

江南有这么一个奇女子,李世民很是快乐,把她纳为才人。

作为一枚新鲜的花蕾,徐惠的才情在入宫以后有了展现出来的时机。她识书文、通韵律、懂书画、善歌舞、解君意,让失掉长孙皇后的李世民甚是欢欣,很快就由才人升为婕妤(后宫中享用三品官员待遇的妃子)。一次,徐惠伺寝时缓不济急,唐太宗等得有些窝火。“朝降临镜台,妆罢暂徜徉。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全唐诗·进太宗》)。徐惠出口成章,用一首含情脉脉的诗词软化了李世民的火气。不久,他即被晋为充容(后宫中享用二品官员待遇的妃子)。贞观末年,李世民屡次发兵讨伐高丽,民怨滔天。徐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上书《谏太宗息兵罢役疏》,竭力劝谏太宗,不要功德讨伐,劳民伤财。谏书剖析精辟、说理有据,太宗看后深认为然,所以,罢战休兵。

贞观二十七年,太宗死后,徐惠悲悲戚戚,终至于因悲成疾。即便如此,她一向不愿意服药疗疾,甚至在弥留之际还说:“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总算在永徽元年,她跟随李世民而去,时年仅仅二十四岁。高宗李治为爸爸的这位妃子所感动,把她追谥为“贤妃”,并按照她的临终遗言,把她陪葬在爸爸的昭陵陵寝,了却了徐惠永久把自个交给李世民的夙愿。

而作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在徐惠一步步进阶的时分,机遇对她却是吝啬的。在做才人的十二年时间里,简直很少得到太宗的宠幸。史书很少记载她与太宗皇帝的过往。《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彟女有才貌,召入宫,认为才人”。虽然做了才人,武则天也只能是整天呆在后宫,日子明显不太好过。她不像徐惠那样,在太宗年代现已彻底打开自个,开放自个的生命之花。她一遍遍渴望,一次次绝望。

但是,期望的曙光恰巧在极度的绝望的时分闪现。

贞观末年,李世民患上了“气疾”,常常去翠微宫、玉华宫、温泉宫等地调理歇息。每次外出疗疾,他总带着很听话的太子李治来服侍自个,这也方便给他教授经国之道。这一期间,入伺太宗的还有做着才人的武则天。

命运的组织有时分奥妙奇特,一个爸爸的才人,一个将来的皇帝。一来二往,却是“上(高宗李治)在东宫,因入侍,悦之”。

李世民没有介意过的妃子,却在自个的病榻之前和自个的儿子萌发了爱情的种子。他们都等候着适宜的土壤,他们都对将来充满了热望。

公然,几年以后,武才人由于高宗李治,由感业寺出来自后,先做昭仪(二品妃子),再做宸妃,进而变成皇后并逐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创始了历史的一个新年代。

标签: 唐朝武则天

更多文章

  • 唐朝四位开国大将,竟然没一个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文静,唐朝

    自古以来,无数的开国功臣都告诉了后人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切记不要太过,要能做到激流勇退那是再好不过的,如果功劳太过势必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因为,就算是在用人不疑的君王也是非常忌惮功高盖主的臣子的。若是功劳太过,赏无可赏了,除了给这个臣子一条死路,君主一般不会想到别的好办法了。就拿唐朝开国的四

  • 揭秘:唐朝君臣礼仪有了哪些改变与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心。那么在唐朝,这个被称作华夏盛世的朝代,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礼仪关系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原因,可以

  • 有人告发房玄龄谋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房玄龄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感慨:“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确,在楚汉之争中,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佐策入关”、“鸿门宴”、“暗度陈仓”、“下邑之谋”等历史事件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若没有张良的辅佐,刘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

  • 揭秘:唯一一个不立皇后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他1岁的时候,祖父德宗即位,顺宗被立为太子,他是顺宗的长子。此时正值德宗削藩时期,严酷的政治斗争让他过早体会到了什么叫残忍。削藩的失败,引发了长安的“泾师之变”。6岁的李纯跟祖父德宗仓皇逃脱,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第二

  • 康熙在抓拿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皇帝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婚以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也就是玩摔跤。鳌拜认为这乃系尚未成年的康熙皇帝,玩心所致。康熙八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侍卫们一举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

  • 康熙爱民才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康熙到底有多爱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爱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非常的爱民,因此被称为圣祖仁皇帝,仁是康熙皇帝的谥号。那么问题就来了,康熙究竟有多爱民,才能够被称之为仁皇帝呢?看完史料的记载,从此黑转粉。古代皇帝爱民,无非就是减免赋税,因为古代主要就是农业税,

  • 相比于其他三位嫔妃,宋英宗为何还是更喜欢高滔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英宗,高滔滔

    说到宋英宗小编觉得宋英宗是一位非常惨的人,在位只要四年时间,四年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后宫后妃们肯定也不多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滔滔在历史上,地位还会很高的,这与高滔滔的家世有关系,之前宋英宗被宋仁宗带去宫中确定为养子。其实,在那个时候,宋英宗和高滔滔便认识了,

  • 明朝最后一条硬汉:揭秘张煌言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煌言,南明

    张煌言是明朝末期的官二代,他是浙江人他考举人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家大力选拔人才,张煌言考的是文试,农民起义对明朝打击很大。他需要善骑射和武艺的人才,让张煌言并且参加了武试,其他学子连靶都射不中。他却连中三靶,众人都对他高看了一眼,张煌言性格豪爽待人接物都非常得体并且喜欢讨论兵法。在朝内结识了很多

  • 宋仁宗在位期间,他立宋英宗为储君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宋英宗

    宋英宗是当时宋朝的一位皇帝,在当时的宋朝影响还是不小的,主要的功绩便是收复了南北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当时的宋英宗算得上是一位苦命的皇帝,因为在位期间只有四年被驾崩了。关于宋英宗的死有的人说是因为宋英宗国过度劳累而累死了,因为宋英宗生前没有不良的嗜好,上一任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便把宋英宗立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