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四位开国大将,竟然没一个善终的?

唐朝四位开国大将,竟然没一个善终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90 更新时间:2024/1/19 12:31:48

自古以来,无数的开国功臣都告诉了后人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切记不要太过,要能做到激流勇退那是再好不过的,如果功劳太过势必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因为,就算是在用人不疑的君王也是非常忌惮功高盖主的臣子的。

若是功劳太过,赏无可赏了,除了给这个臣子一条死路,君主一般不会想到别的好办法了。就拿唐朝开国的四员大将来说,有三个就是被李渊给斩了,剩下的那个逃过了李渊的刀,但终究还是被李世民干掉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文静

说起刘文静那个是李渊反隋的一大功臣,没有他估计李渊连反隋的决心都下不了,所以说,刘文静是最早跟随李渊打天下的将领之一,他在唐军南下取得接连胜利出力不少。也正是因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在唐朝正式成立后,刘文静便官拜宰相。

不过,刘文静一直和另一个功臣裴寂有矛盾,有一次刘文静酒后失言被小妾告发有不臣之心,而在此时裴寂也向李渊进言说刘文静的坏话,李渊也就顺势将刘文静处斩,罚没家产充公,这样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杜伏威

李渊起兵反隋后,跟随他的除了一些慕名而来的大将外,就是降将和拉拢的其他起义军将领了。而这些被拉拢的起义军领袖中最有名的当属杜,因其字伏威,所以人称杜伏威。为了拉拢他,李渊封他为吴王、上柱国,赐国姓李。又因为杜伏威帮助李世民平定了洛阳,李渊封其为太子太保,齐王都在他之下。

可是,在公元622年杜伏威因为好兄弟辅公祏叛乱被罢官夺爵。这场叛乱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到了在第二年,叛乱的辅公祏就投降了,不出意外的辅公祏被处以死刑,不过他辅公祏不甘心就这么死了,临死前告发杜伏威才是叛乱主谋。

谋反这种事么,帝王们都是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于是,不知是真倒霉还是罪有应得的杜伏威被李渊下了狱,在狱中郁郁而终。不过在李世民即位后又将他平反了,也算是一点安慰吧。

阚棱

说到杜伏威就不得不提他的养子阙棱,相传他长得十分壮硕,打仗更是骁勇无比,最喜欢的兵器是双刃刀,有史料记载其一挥刀便可杀数人。在杜伏威归顺了李渊后,也跟着来了李渊这边效力。

在唐朝建立以后当了越州都督,不过也是赶巧了,辅公祏起兵造反并称帝后,朝廷派去镇压他的人就是阙棱,而辅公祏原是杜伏威的好兄弟,看到好兄弟的养子过来镇压很不是滋味。

在投降之后除了打击报复杜伏威,拉他下水之外,还攀扯上了阙棱,非说自己叛乱阙棱也参与了,就这样明明是去镇压叛乱的功臣,被直接下狱处斩,也是让人不由心生悲凉,感概帝王无情。

罗艺

如果说上面三位是被冤杀得,那么这个罗艺可不算是冤枉。他原本是隋朝将领,其谋略了的

为人也很圆滑。在隋朝后期当了幽州刺史,后来投降李唐,被赐国姓,后又助唐灭掉了刘黑闼,不过他是太子一方的人,是李建成绝对的死忠。

不过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死李建成而后李渊又禅位给了李世民。在李世民登基后让罗艺做了仅次于三公之下的三司,可他还是觉得李世民会弄死自己,索性就在幽州佣兵自立,反叛唐王朝。

其实原来李世民也没想怎么地他,但是他自己想太多,生怕李世民要肃清他这个前太子死忠。没办法,李世民只得派兵镇压,罗艺不敌朝廷镇压大军,索性往外逃,但是就在逃跑途中被自己的部下背叛,最终身首异处,头颅被送去了长安城。

这四名唐朝开国将领都难逃被杀命运,但被李渊杀死的三员大将着实是冤枉了,由此也可看出,李渊还真是比李世民少了些容人之量,要不怎么能把自己的儿子给逼得差点儿反了呢?这也就怪不得李世民能够开创贞观盛事,但就这份心胸就是少有人能达到的。

标签: 刘文静唐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君臣礼仪有了哪些改变与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心。那么在唐朝,这个被称作华夏盛世的朝代,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礼仪关系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原因,可以

  • 有人告发房玄龄谋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房玄龄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感慨:“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确,在楚汉之争中,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佐策入关”、“鸿门宴”、“暗度陈仓”、“下邑之谋”等历史事件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若没有张良的辅佐,刘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

  • 揭秘:唯一一个不立皇后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他1岁的时候,祖父德宗即位,顺宗被立为太子,他是顺宗的长子。此时正值德宗削藩时期,严酷的政治斗争让他过早体会到了什么叫残忍。削藩的失败,引发了长安的“泾师之变”。6岁的李纯跟祖父德宗仓皇逃脱,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第二

  • 康熙在抓拿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皇帝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婚以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也就是玩摔跤。鳌拜认为这乃系尚未成年的康熙皇帝,玩心所致。康熙八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侍卫们一举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

  • 康熙爱民才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康熙到底有多爱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爱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非常的爱民,因此被称为圣祖仁皇帝,仁是康熙皇帝的谥号。那么问题就来了,康熙究竟有多爱民,才能够被称之为仁皇帝呢?看完史料的记载,从此黑转粉。古代皇帝爱民,无非就是减免赋税,因为古代主要就是农业税,

  • 相比于其他三位嫔妃,宋英宗为何还是更喜欢高滔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英宗,高滔滔

    说到宋英宗小编觉得宋英宗是一位非常惨的人,在位只要四年时间,四年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后宫后妃们肯定也不多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滔滔在历史上,地位还会很高的,这与高滔滔的家世有关系,之前宋英宗被宋仁宗带去宫中确定为养子。其实,在那个时候,宋英宗和高滔滔便认识了,

  • 明朝最后一条硬汉:揭秘张煌言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煌言,南明

    张煌言是明朝末期的官二代,他是浙江人他考举人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家大力选拔人才,张煌言考的是文试,农民起义对明朝打击很大。他需要善骑射和武艺的人才,让张煌言并且参加了武试,其他学子连靶都射不中。他却连中三靶,众人都对他高看了一眼,张煌言性格豪爽待人接物都非常得体并且喜欢讨论兵法。在朝内结识了很多

  • 宋仁宗在位期间,他立宋英宗为储君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宋英宗

    宋英宗是当时宋朝的一位皇帝,在当时的宋朝影响还是不小的,主要的功绩便是收复了南北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当时的宋英宗算得上是一位苦命的皇帝,因为在位期间只有四年被驾崩了。关于宋英宗的死有的人说是因为宋英宗国过度劳累而累死了,因为宋英宗生前没有不良的嗜好,上一任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便把宋英宗立为储君,

  • 鲜为人知的一位女强人:康献皇后褚蒜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褚蒜子,东晋

    近年来,古装大女主剧火爆荧屏。除了纯属虚构的人物之外,历史上比较出色的、个性强势的女性也都成为很热门的素材。而提起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后,大家脑海中首先蹦出的基本就是这几类女强人:能干的长孙皇后、独孤皇后,孝庄皇后;狠辣的吕后、赵皇后(赵飞燕)、武皇后(武则天);贤惠的阴皇后(阴丽华)、马皇后、富察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