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对赵云信赖有加 刘备为何始终不重用赵云

刘备对赵云信赖有加 刘备为何始终不重用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38 更新时间:2024/1/25 15:46:23

还不了解:刘备和赵云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一直对赵云信赖有加,为何临终时却表示:他万万不可重用?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又恰逢天灾人祸齐至,天下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于是纷纷起义,先是有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紧接着,中原大地就陷入到了军阀分裂割据之中,率领常山义从起兵的赵云就跟随在辽东军阀公孙瓒身边。

当时这里还有一个人在,就是公孙瓒昔日跟随卢植学习时的同门师弟刘备,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在刘备势弱的时候,他才会跑来借兵相助。

此时的公孙瓒雄踞燕赵之地,算是北方的一大势力,也不差那点人,于是就大方地答应了师弟的请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云选择了加入刘备阵营。

此后赵云可谓鞍前马后,对刘备忠心耿耿,更是立下了很多的大功劳,连关羽、张飞都刮目相看,可就是这样一个全面的人,为什么在刘备临终的时候,却交待不能重用呢?

一、刘备和赵云的关系

1、一战获信任

刘备最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基本是被曹操追着打的状态,不管他是投奔公孙瓒、袁绍袁术还是吕布等人,就没有善始善终的时候,用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来形容刘备的前半生,我觉得也不为过。

刘备最拿手,也是最有名的一招就是“仁政”,有一次,他不愿百姓被曹军屠戮,于是带着大家一起逃亡,可是这队伍里尽是些老弱妇孺,导致行军速度很慢,到了长坂坡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就追了上来。

在慌乱之中,刘备和自己的妻儿走丢,赵云见此情况,二话不说直接调头回到了长坂坡,打算在乱军中寻找并保护刘备妻儿的周全,这也就有了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故事。

之后刘备入主益州,人生和事业全部到达巅峰,他开始集中所有的优势准备对下一个目标下手——汉中!从地图上我们就能轻松地发现,益州这个地方多山,且道路少而崎岖难行,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而连接着益州和雍州之间的汉中,就成为了刘备大本营的门户所在,只有把这个地方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那才是真正的安枕无忧。刘备和曹操在汉中这个地方频频过招,最后新加入刘备阵营不久的老将军黄忠成功拿下汉中,而曹操的家臣宿将夏侯渊战死在了定军山。

2、委以重任

刘备的心思曹操哪里能不了解,他深知汉中的重要性,于是没多久,曹操就亲自率领大军抵达雍州,而汉中的守将为黄忠和赵云。

此时曹操大军的兵力过于庞大,导致了粮草物资的供应过于缓慢,在得知这件事后,黄忠就率领部下提前占据了曹军的粮道,伺机截取曹军的粮车。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黄忠的计划被曹操成功识破,粮车没劫到,反而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随后赵云率兵赶到,不料也中了埋伏,镇守汉中的两位主将相继遇险,如果真的出现意外,那么汉中失守也是早晚的事情了,如果刘备早打算拿下汉中,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汉中失守还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让刘备新到手的益州暴露在曹操面前,随时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

想到这里,赵云也就顾及不了太多,只能拼了命的救出黄忠,面对曹军的追击,赵云深知两军实力悬殊巨大不能硬拼,但是一撤退,汉中又危在旦夕,这可怎么办呢?

二、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1、文武兼具

无可奈何之下,赵云走了步险棋,他把军营的大门打开,不做任何防守,这就让曹操犯了疑心病,不仅下令不追了,反而还让前线的一部分大军撤离。

在曹操看来,刘备可是个和自己交手多年的“老伙计”,不仅有勇更是有谋,手下除了著名的“卧龙”诸葛亮外,定军山上砍杀夏侯渊的老将黄忠,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和恐怖的印象。

如今两员虎将在自己的包围圈中刚逃脱,这个时候哪怕不撤退,也不至于打开营门吧?曹操认为其中必然有诈,不能贸然进军,万一反中埋伏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曹操最终选择撤离,而赵云也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谋略保住了汉中,通过这件事,足以看得出赵云不仅浑身是胆,更是智勇双全,文武兼备。

刘备有汉中,接下来就是称帝了,当时孙刘联盟已经关系僵硬,名存实亡了,而这个时候驻守在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被东吴吕蒙偷袭,兵败身亡,刘备得知后怒火中烧,于是钦点大军数十万,不顾一切御驾亲征讨伐东吴。

被仇恨支配的一代英雄刘备,开了一场复仇战争,一场不理智的战争注定也会走向失败。

2、刘备用意

蜀汉之所以能够名正言顺地建立起来,首先刘备具有“皇叔”的身份,其次,他向来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天下百姓早就厌倦了战争,并且和北方的曹魏政权比起来,存在了几百年的大汉王朝在当时还是得人心的。

但是刘备对东吴复仇,而不北伐曹魏,就让刘备的“复兴汉室”成为了空话,自然也就大损民心,这个时候坚持反对刘备的人很多,但是大都被刘备惩处,所以其他官员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可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赵云。

赵云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也了解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于是不顾一切的劝谏刘备不要兴无名之师,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注定是没有胜算的,被关羽之死和荆州丢失冲昏了头脑的刘备哪里还能听得进去这些话,甚至还严厉呵斥了赵云。

再后来的结果大家就都了解了,刘备夷陵战败,后病逝于白帝城,刘备生前极为重视赵云,但是死后赵云却不被重用,这倒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如关羽、张飞,而是在赵云的身上有一种其他将领没有的气质,这就是“仁善”,刘备深知赵云这一点,所以也避免让他参与到并不擅长的政治勾心斗角中。

标签: 刘备赵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和珅在清朝时期的地位是如何?乾隆为何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清朝

    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和珅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和珅,原名善保,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当时满洲八大姓之一,也是大清皇亲国戚,特别是镶黄旗这一支,出了很多贵人,如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她的父亲就是顾命大臣钮祜禄·遏必隆。但是这些都与和珅无关,历史上的和

  •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靖难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对抗拥有整个天下的建文帝,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整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实则惊险无比,曾数次经历生死。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问题,但以整个天下对抗北平一地,朱允炆无疑是占据有决定性优势的,可为

  • 隋文帝杨坚为何会被自己的生母丢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文帝杨坚,隋朝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曾创下丰功伟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纵观历史长河,每一位留名千古的皇帝的出生都伴随有不可思议的现象,由此来显示他们的无与伦比。他们有的天降祥云,有的紫气东来,又或者神龙戏珠等等。就连女皇武则天在出生的时候,也被神化成凤凰重生。

  •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却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高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仁宗朱高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时间,凭啥能被称为千古仁君?当太子差点被废,当皇帝也不足一年,朱高炽究竟做了什么事,凭啥能成为名垂青史的仁宗?被世人怀念600多年?他又为何登基仅十个月就猝死了呢?最近热

  •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汉朝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时,唐末帝李从珂手里弄丢的,北宋以后出现的传国玺大概率都是“西贝货”,那真玉玺到底上哪去了呢?唐末帝自焚而死,其遗骸都被石敬瑭给找了出

  •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爱 汉武帝最后为何还要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宠爱钩弋夫人,为何最后却要处死她?钩弋夫人究竟做了啥?前有陈阿娇、卫子夫,后有钩弋夫人,她们都是汉武帝深爱的女人,然而三人几乎都死于刘彻之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尤其是钩弋夫人,她生平并无大错,而且儿子还被立为太

  • 晋文公重耳为何会逃亡十多年?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文公,春秋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们常说,“黄忠六十才跟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你说你急神马急?”对于黄忠来说,六十岁才遇到了明主刘备,并在之

  • 历史上陆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贽,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陆贽,字敬舆,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在他出生前家门已经衰落,而他的父亲又早逝,所以,陆贽小时候一直受母亲韦氏教导成长。他天资过人,也十分刻苦,勤奋好学,有独立见解和操守,与众不同。公元771年,十八

  • 豆卢革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连贬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豆卢革,五代十国

    后唐,五代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市井俚语有云:“狼行千里要吃人,狗到天边犹食粪。”说的是一个人一旦性情修养和天赋资质成形,就很难改变。无论后期如何包装、伪饰都无法掩盖原本的秉性。在中国历史百家姓中,本有许多今已鲜见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 马谡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马谡

    对刘备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到底做了什么?刘备临终为什么告诉诸葛亮不可重用?刘备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颇有识人之名。这一点毋庸质疑,《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说起马谡相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