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为了逃命竟然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

刘邦为了逃命竟然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1/15 13:28:21

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为了自己的江山,有的人居然罔顾亲情,在逃命的马车上数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女赶下车,这样的男人即便成功了,也能叫做男人吗?

网络配图

刚才是爆炸君的爆炸式言论,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已经猜到爆炸君说的是谁了。没错,他就是被誉为草莽英雄的大汉的创建者刘邦。说起刘邦,吹棒者大都说他是“斩白蛇起义”的英雄好汉,但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几件事做得确实不大“地道”。比如今天咱们要大书特书的“赶儿女下车”。

关于此事,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得很详细——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於是遂得脱。

这段话有几个名字需要给大家特别解释一下,“汉王”指的就是刘邦;“孝惠、鲁元”指的是刘邦的儿子汉孝惠帝刘盈鲁元公主(名不详);滕公指的是刘邦手下大将夏侯婴。当时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大败,夏侯婴驾着马车载着他拼命跑路,在路上遇到了刘盈和鲁元公主,于是就带着他们一块逃跑。但是刘邦这家伙害怕多载两个人会让马儿跑得慢,所以就接连三次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赶下马车。

网络配图

面对这种情形,忠厚老实的汉子夏侯婴也看不下去了,“死则死耳,岂能抛儿弃女!”这或许是夏侯婴的内心独白,于是夏侯婴三次将被刘邦推下车的孝惠和鲁元公主扶上马车。也正因为如此,后来霸道的吕后大权在握后虽对一干重臣进行了打压,但始终对夏侯婴极为照顾。或许是在感念他这个老实人曾在孩子他爹手里救过她的孩子们吧。

“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虽然情况危急,但马也不能赶得再快,可是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就是夏侯婴的这句话,孝惠、鲁元姐弟俩的命保住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兵荒马乱中,一个男人的伟大和一个男人的渺小。

当然,大概也存在为数不少的男人很赞同刘邦当时的做法。“管他呢,只要老子能活命,哪怕洪水滔天呢!”这大概就是当时刘邦内心的独白吧。当然他不会知道他当时的举动竟被史家如实记述下来,不过奇怪的是,很多人在《史记》中读到这一段时都无不感叹刘邦的“大人物胸怀”呢!

网络配图

不过要爆炸君说,作为一个父亲,刘邦在危难面前只想着自己活命却罔顾亲情伦理,接连三次把从死亡之渊爬上来的儿女赶下车。说实话,很难想象这两个孩子会怀着怎样的悲哀看待他的父亲。与此同时,刘邦作为一个坐在里车的男人,简直和驾车的那个男人夏侯婴有着天壤之别。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是怎么从“白登之围”脱出的?又是与女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让韩王信迁到代国,建都在马邑。匈奴兵攻打韩王,并用大军包围了马邑,韩王信因为受到汉朝猜忌,失去了信任,他害怕遭到诛杀,率领众军在马邑投降匈奴。韩王信投降匈奴后,使得匈奴对汉王朝的实情了解得更加清楚,因而率领大军南进,越过句注山,向太原郡进

  • 论起封建帝王谁最厉害?那可能要属刘邦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出生于一个小农民家里,祖上没有什么贵人。他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在秦始皇死去之后才展开自己的大业。四十八岁起兵,五十岁攻入咸阳灭秦,五十五岁击杀项羽称帝,六十二岁离开人世,他人生中所有大事都发生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硬是把自己的平民之身升华到了九五之尊,不可谓不厉害。其实细想一下,他的厉

  • 刘墉是哪里人?与刘邦同族同乡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墉

    刘墉家族之谜:刘墉到底是哪里人?凭借电视传媒的巨大威力,刘墉这一历史人物早已是妇孺皆知。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戏说,使人们对刘墉及其家族产生许多误解,很多人认为刘墉只不过是一个来自于山东农村的穷小子。难道刘墉真是出身于一个无依无靠、毫无背景的平头百姓家吗?除了电视剧造成的误解,一些人还在争论刘墉的家乡是

  • 历史上刘肥究竟是不是是刘邦的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肥

    刘肥简介刘肥是汉代汉高祖的庶长子,沛郡丰邑人,是汉惠帝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情人,在刘邦称帝前,认识吕雉之前就和曹氏发生了关系并生下刘肥。刘邦称帝后,公元前201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定都临淄,是当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所以一度被吕雉视为威胁。刘肥作为刘邦的庶长子,而刘氏子嗣又很少

  • 此人被刘邦赐姓,还想出一计退匈奴,揭秘汉朝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娄敬

    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娄敬“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而生,不足为奇。到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居然还有人能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

  • 揭秘,刘邦的后人居然跑到日本,要一刀捅死日本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福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规模集体移民日本的事件,一次是在秦朝时期,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朝时的这次,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那就是徐福以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然后再也没回来。而魏晋南北朝这次,则和刘邦有关。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刘邦的后人汉献帝被废黜之后,居住在山阳,到他玄孙阿

  • 刘邦这么叼,为何刘邦最铁的兄弟,到死也没明白怎么被人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绾,汉朝,刘邦,司马迁

    卢绾,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不仅和刘邦是同一天生的,而且和刘邦是多年同班同学。刘邦起兵之后,就做了刘邦的参谋,参谋长是人家萧何。但要说起和刘邦的关系,连大汉第一功臣萧何都没法比,关系好到进刘邦房子都不带敲门的。卢绾刘邦称帝之后,开始着手清楚项羽留下来的残余势力,燕王臧荼怕被清算索性自己就反了,于是

  •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韩信,

    刘邦一个泼皮无赖,从一个泗水亭长,打败西楚霸王、一代战神项羽,做到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之所以有如此伟业,刘邦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用他的话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

  • 中国第一个女侯爷竟与刘邦有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刘邦参加革命前,他老爸叫刘湍,字执嘉,至于刘太公的称号,则是刘邦事业有成之后的事了。刘湍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顶多也就学前班至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如果要划成分的话,刘家则属于富裕中农。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干活,刘湍的业余

  • 为何古代战争投降时要举白旗?原来和秦始皇、刘邦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从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交战的一方投降,一定会举白旗。这就很奇怪了,为啥不举黄旗,蓝旗呢?其实,这种历史的沿袭和秦始皇、刘邦有关。现代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但是古代人是不喜欢穿白色衣服的。其中原因,是因为古代的五方说中。五行学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根据甲骨文卜辞的记载,五方说把殷商所在的地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