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肥究竟是不是是刘邦的长子?

历史上刘肥究竟是不是是刘邦的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26 更新时间:2024/1/16 17:48:09

刘肥简介

刘肥是汉代汉高祖的庶长子,沛郡丰邑人,是汉惠帝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情人,在刘邦称帝前,认识吕雉之前就和曹氏发生了关系并生下刘肥。刘邦称帝后,公元前201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定都临淄,是当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所以一度被吕雉视为威胁。

刘肥作为刘邦的庶长子,而刘氏子嗣又很少,所以刘肥深得汉高祖的重视,不仅封了个大国给刘肥还派平阳候曹参去齐国担任齐国的相国来辅助刘肥。可见刘邦爱刘肥之心,公元前195年(即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驾崩,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

两年后即公元前193年,刘肥便遇到了他这一辈子最危险的也是险些让他丧命的事情,后人称之为献郡脱身。当时刘肥去朝见汉惠帝,汉惠帝刘盈为刘肥摆宴接风,汉惠帝觉得刘飞是自己的兄长,便让刘肥坐在上首,这一举动惹火了狠毒的吕后,吕后觉得自己的儿子的地位受了威胁,便立即让人倒了两杯毒酒,谁知汉惠帝竟然要和刘肥一起向吕后祝酒,吕后当然害怕毒死自己的儿子,于是便动手打翻汉惠帝的酒杯,这让刘肥看出了端倪,刘肥便借故脱身回家了。回家后的刘肥深知自己现在的处境,便听从史士的建议把城阳郡献给吕后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收到这个礼物自然是高兴地合不拢嘴,便不再找刘肥的茬了。

汉惠帝六年,刘肥去世,谥号悼惠王,他的儿子刘襄任齐王,刘肥总共做了十三年的齐王。

刘肥的母亲

先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遇到吕雉之前认识,并且相交甚好的情人,曹氏也称作曹夫人,生卒年和家庭背景具不详,曹氏的生平在史书中仅有少量的记载。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不过近年来在一些西汉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稍微认识了解一点曹氏,如2012年12月28日播放的由陈道明、何润东主演的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曹氏由青年演员于加明饰演,剧中曹氏是沛郡的开着酒馆的女人,性格豪爽又风骚,酒馆附近的男人经常去她的小酒馆喝酒,和她聊天,都想和她有一段风流韵事,但是曹氏不爱别人,只青睐刘邦,刘邦当时只是个泗水亭的小亭长,曹氏却痴情地爱着他,所以刘邦常常能在她的小酒馆里赊账喝酒。

剧中后来刘邦娶吕雉定天下,安邦定国后刘邦回到沛郡老家,那时候曹氏还在,刘邦向曹氏打招呼问曹氏为什么不去他那,曹氏说她不喜欢热说自己那儿的热闹是一时的,刘邦那儿的热闹是一世的,太累了。两个人围着桌子喝酒,泪流满面,刘邦走的时候,面向天空歌唱大风歌,这里的故事当然是影视剧中加入了浪漫的元素。因为关于曹氏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

还有电视剧《楚汉风云》中也有曹氏的短暂记录,由沈傲君饰演。

刘邦称帝后,便封刘肥为齐王,给他最大的土地、人力,可见刘邦对曹氏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吗

西汉齐国的齐悼王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刘邦子嗣不是很多,仅有八个,分别是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

不过刘肥不是嫡长子,是庶长子。因为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40岁左右的时候在家乡沛郡认识的一个女人,和曹氏发生关系生下了刘肥。

后来刘邦娶了吕雉为妻,征战多年建立大汉王朝,曹氏早已去世,而吕雉为刘邦生下了嫡长子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虽然刘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刘邦似乎是在尽力补偿刘肥。刘邦建立大汉后,对自己的皇位并不是很放心,他不相信各地的异姓王,担心他们会联盟起义,所以刘邦实行同族子弟土地分封。第一个分封的就是刘肥,刘邦分给刘肥的分封国是拥有胶东七郡并且版图广阔的齐国。齐国历史悠久,国内渔业盐业冶铁业等都相当发达,是个备受中央重视的地方。

各大史书上关于刘肥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广为世人所知的就是“献郡脱身”和“装孙子”。

其实这两件事是先后发生的,可以说成是一件事。汉惠帝二年,刘肥前往中央参见皇上,宴席中汉惠帝让刘肥做上座惹恼吕氏,吕氏毒害刘肥不成,刘肥便开始献郡脱身,将城阳郡献给了吕氏,并认了吕氏的女儿鲁元公主做干妈,真成了吕后的干外孙了。刘肥的这两个举措让吕后着实欢喜了一把,而刘肥最终也安全回到齐国了。

公元前189年,刘肥病逝,享年32岁。

标签: 刘肥

更多文章

  • 此人被刘邦赐姓,还想出一计退匈奴,揭秘汉朝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娄敬

    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娄敬“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而生,不足为奇。到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居然还有人能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

  • 揭秘,刘邦的后人居然跑到日本,要一刀捅死日本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福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规模集体移民日本的事件,一次是在秦朝时期,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朝时的这次,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那就是徐福以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然后再也没回来。而魏晋南北朝这次,则和刘邦有关。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刘邦的后人汉献帝被废黜之后,居住在山阳,到他玄孙阿

  • 刘邦这么叼,为何刘邦最铁的兄弟,到死也没明白怎么被人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绾,汉朝,刘邦,司马迁

    卢绾,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不仅和刘邦是同一天生的,而且和刘邦是多年同班同学。刘邦起兵之后,就做了刘邦的参谋,参谋长是人家萧何。但要说起和刘邦的关系,连大汉第一功臣萧何都没法比,关系好到进刘邦房子都不带敲门的。卢绾刘邦称帝之后,开始着手清楚项羽留下来的残余势力,燕王臧荼怕被清算索性自己就反了,于是

  •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韩信,

    刘邦一个泼皮无赖,从一个泗水亭长,打败西楚霸王、一代战神项羽,做到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之所以有如此伟业,刘邦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用他的话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

  • 中国第一个女侯爷竟与刘邦有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刘邦参加革命前,他老爸叫刘湍,字执嘉,至于刘太公的称号,则是刘邦事业有成之后的事了。刘湍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顶多也就学前班至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如果要划成分的话,刘家则属于富裕中农。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干活,刘湍的业余

  • 为何古代战争投降时要举白旗?原来和秦始皇、刘邦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从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交战的一方投降,一定会举白旗。这就很奇怪了,为啥不举黄旗,蓝旗呢?其实,这种历史的沿袭和秦始皇、刘邦有关。现代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但是古代人是不喜欢穿白色衣服的。其中原因,是因为古代的五方说中。五行学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根据甲骨文卜辞的记载,五方说把殷商所在的地域称

  • 燕王卢绾与刘邦的关系如此之铁,为什么选择叛变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绾

    刘邦称帝之后,开始着手剪除异姓王,他们的封地总面积超过了汉郡,危害到了刘汉江山,这也是汉朝唯一的八个异姓王(除东汉末年的曹操外)。八个异姓王中,有个人比较特殊,他是刘邦的发小,跟随身边南征北战,深受信任,此人就是燕王卢绾。与其他异姓王不同,卢绾与刘邦的私人关系非同一般,两人的父亲关系非常要好,而两人

  • 韩信死后,刘邦只有一个反应,已经足以证明韩信是冤枉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韩信,本是淮阴小儿,家里很穷,又什么都不会,只好四处打秋风,日子过得相当凄楚,项梁叔侄江东起义之后,韩信才看到施展人生才华的机会,于是投奔了项家军,孰料就因他长于谋略,短于武功,所以在项家军之内并不受重用,项梁死后,才在项羽帐下做了个执戟郎中,也不过是后世所谓的带刀护卫,表面风光,实际没一点用处。韩

  • 朱元璋和刘邦为何有这么多相似之处?竟是朱元璋模仿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的布衣皇帝还真是屈指可数,而其中最有作为的就首推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了。刘邦曾经做过泗水亭长这种下级官吏,但最终却开创了强大汉朝,朱元璋在起兵之初就开始以老乡刘邦为楷模,希望能够“奄有中华地,重开大宋天”,于是他几乎是将刘邦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朱元璋起事之初,曾经向谋士李善长请教,

  • 为什么说出名要趁早?那刘邦只比嬴政小三岁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刘邦,

    出名要趁早,这件事是张爱玲说的。她的一生,都在渴望逃离。她的母亲是典型的嘴碎老太太,所以她需要钱来改变自身的处境。但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嬴政和刘邦只相差三载,可许多人都以为他们不是一辈人。为什么呢?和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嬴政就算再不济,也是个皇子,含着金钥匙,年纪轻轻便可以管理国家。但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