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帝师张良怎样将无赖学生刘邦培养成开国皇帝?

帝师张良怎样将无赖学生刘邦培养成开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10 更新时间:2024/2/8 15:35:12

刘邦是可造之材,身上具有天生的政治领袖范,豁达宽容大度,特别是会使用人才,虽然他也有一堆臭毛病,贪酒好色,打仗无能,才疏学浅,粗鲁傲慢,但是在老师张良的教育下,进步很快,时常转危为安,甚至转败为胜。

一、张良和刘邦是怎么相识相交相知的呢?

张良 的贵族身份绝不只是官二代,肯定是官几代了,他的祖上连续做韩国相,经历五个韩王,而且

他颜值特高,属于典型的小鲜肉,长得象美女一样。但是他做事又很英勇,敢于刺秦始皇于千军万马之中。 更主要的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

秦末天下大乱,张良开始投靠沛公,可是沛公只是让他去管理马匹。那时刘邦刚刚创业,势单力薄,手下不过数千乌合之众,正是用人之际的刘邦,没有看重这个无国无家的流浪青年。后来,沛公和项梁会合,张良回归老家韩国,辅助韩公子从事抗秦斗争。沛公率军西进,途经韩国,张良代替韩王送沛公。刘邦走后,

他和韩王一起, 领着一支小部队,要去恢复韩国的地盘。打下几座小城,都被秦军夺了回去,队伍也打垮了成了散兵游勇,张良又回到刘邦那里。

大伙合力 灭了秦朝后,项羽封刘邦到汉中做汉王,刘邦临走前送给张良许多黄金珠宝,要他回韩国去。张良只身回到韩国,知韩王已被项羽所杀,张良的“复韩”

理想彻底破灭,再次投奔刘邦。

二、张良又是怎样教育学生刘邦的呢?

下面几件事情,老师张良教育刘邦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刘邦终身受益。

张老师说,做题做事都要先易后难。刘邦要进入关中消灭秦国,采取的就是避难就易的战术, 不从正面进攻,因为函谷关森严壁垒,易守难攻,那是一条险路,

凶多吉少,所以另辟蹊径,取道南阳入武关,最后顺利解决秦国,接受了秦王投降。此时,项羽那个大傻瓜正在和秦军死磕。

张老师说,要品德优良,树立形象,不能胡作非为,那样后果是很严重的。刘邦看到秦宫

建筑华丽,珠宝美女目不暇接,抵制不了诱惑,决定进去入住享受享受,别人的建议批评都不听。老师出马一个顶俩,甚至一个顶仨。刘邦不敢进去了,此举保住了为民伐虐的形象,

也使鸿门宴项羽找不到攻杀的借口。

张老师说,我要救学生不能自己跑出危险区。于是才有刘邦摆脱鸿门之险, 而且分封刘邦去巴、蜀后,老师又活动好朋友项伯, 得到汉中,

为刘邦以后发展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说,失败是成功的妈妈,要脑洞大开才能反败为胜。刘邦率领诸侯攻入彭城, 项羽三万精锐骑兵驰回反击,刘邦土崩瓦解,

诸侯又叛汉从楚。刘邦在荥阳暂时稳住后,张良告诉学生,争取彭越英布,重用韩信,共同对付恶霸项羽, 最后战胜项羽。

张老师说,团结同学,不要那么小气,有舍才有得。韩信灭齐立大功,要刘邦封他为齐假王, 刘邦大骂韩信, 张良劝他容忍,

拜韩信为齐王。刘邦后来与韩信、彭越决战项羽, 但是二人按兵不动, 张老师知道二人是要增加封地, 于是满足他们的要求, 才彻底打败项羽。

张老师说,长安比洛阳好,学生就定居下来了。汉朝建立后, 有人建议定都洛阳, 张老师

对刘邦说:“洛阳虽然四周有险要地形阻挡敌人,但是,局势不大,如果四面受敌, 就不好展开回旋。总之不如长安。于是,西汉都城长安。

师徒二人真是相得益彰,学生因为老师成就几百年帝业,老师因为学生成为千古谋圣。

标签: 张良刘邦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功臣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张良

    网上有人问刘邦为什么杀张良,毕竟刘邦在登基后杀了不少有功之人。自古帝王,都有战国勾践那样兔死狗烹的行为,一旦国家巩固了,就会猜忌身边的功臣,想方设法除掉,以绝后患。其实历史上张良是善终的,与其说刘邦为什么杀张良不如说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来的贴切。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

  • 项羽为何不重视范增 历史上张良和范增那个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增

    一次鸿门宴上的对弈,似乎都打成了平手,聪明人其实早已经看到了结局。当年项羽打进咸阳以后,大烧大抢,不听范增等人的意见,在抢夺之后便想耀武扬威地回乡炫耀,而刘邦则早已经做好了要入主咸阳的准备,贪婪的项羽还嘲笑范增,没想到最后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而刘邦则高唱着《大风歌》,胜利还乡。在说范增之前,我们

  • 比较汉朝谋士张良与陈平谁的本事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陈平

    秦末汉初,英雄辈出,武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用兵如神的兵仙韩信,文有决胜千里的张良、智计百出的陈平等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都在那段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页,这里小编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安邦定国的陈平。汉初名臣陈平陈平是西汉有名的开国功臣,当时正值秦国无道、天下大乱的时候,随着各种农民起义军的爆发

  • 英雄神仙:名利双收明哲保身的奇士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雄神仙

    在西汉开国的功臣中,张良是一个胸藏韬略、腹有奇谋、眼光高远、长于决断的人,正如刘邦所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他是中国历史上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和善于明哲保身的典型人物。 下邳拾履奇遇记 张良,字子房,出生于战国末期,是韩国贵族后裔。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国力较弱,一直在夹缝中生

  • 西汉名臣张良:唯一得到善终的“汉初三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良

    “圯上敬履”是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也是张良的天才创意,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良的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等人。圯上老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除了张良之外没有第二个目击证人。可是到最后,神话却来了个现实的结尾,张良假戏真做地弄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以此来证明自己从前所言句句为实。网络配图张良是刘

  • 揭秘刘邦不喜欢读书人 为何欣赏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不是吗,当年郦食其来的时候,门人说是读书人,让刘邦非常恼火,最后自称是高阳酒徒,门人连忙请他进入,刘邦一看郦食其,立刻和他相见甚欢,可见刘邦对读书人很不客气。网络配图不过刘邦很欣赏张良,这是为何:其一,张良最初是以豪侠的名义出现。当年张良因为要替韩国复仇,

  •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原因竟令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高祖,刘邦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其一,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历史揭秘:张良为何会刺杀秦始皇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当时由于张良的韩国被秦国所灭,所以刺杀秦始皇的念头一直在他心中。张良在学礼的时候,遇到了沧海,他们很谈得来,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刺杀秦始皇,于是他们便开始制定方案,希望能刺杀成功。在有了初步想

  • 历史揭秘:张良刺杀秦始皇为何最后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良

    张良位列初汉三杰之一,是立邦身边的李某称,也是大汉开国的肱骨元勋之臣。张良少时还曾刺杀过秦始皇,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张良刺秦是发生在秦始皇年间的一个事件。张良当时出生在韩国,祖辈都是韩国朝廷上的官员。然而韩国被秦始皇灭掉了。这个时候张良还只是一个少年,但他心中已经种下了复仇的种子,因为自己的国家破

  • 汉初三杰为什么韩信惨死 萧何张良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良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