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张良会被称为谋圣?中国史上第一谋圣是谁

为什么张良会被称为谋圣?中国史上第一谋圣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4/1/23 11:18:25

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的人物,可谓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但是能够称得上谋圣的人物,唯有张良。有人说姜子牙,江湖曰:未可。子牙相周,此时周朝已成气候。有人说鬼谷子,鬼谷子虽然智谋高深,但是仅以高足示人。有人说刘伯温,伯温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可惜不知隐退,以致屈死。

历史上张良似乎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硬汉子,据历史记载,张良容貌不错,司马迁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可见张良不过是一个相貌普通的文生公子。既不像庞统之流长着一张俗不可耐的脸,也不像诸葛亮那样风流潇洒宛若神仙下凡。张良有点像娇滴滴的美娘子。

不过张良一出来就让世人惊艳,那是在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张良居然敢和一个大力士手持大铁锤要刺杀秦始皇,结果击中了秦始皇的副座,而在秦始皇下令处死肇事者时,张良居然全身而退。不简单呀,第一次出场,就搞了个满堂彩,从此隐形埋名,以图东山再起。

不久,东巡的秦始皇久病不起,后来死去。大臣李斯和权臣赵高合谋逼死扶苏,拥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接着,赵高为了独揽大权,利用胡亥弄死李斯全家,从此秦朝政权更加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秦二世即位,还不如父亲,因为是个傀儡,穷奢极欲,比起父亲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久,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而张良隐匿民间,一直在寻找可以推翻暴秦的力量。有人推荐他到韩王成手下任司徒,张良觉得此人不堪大任,于是便在刘邦手下效力。后来兵发秦都,迫使子婴投降,张良初使小计。

刘邦的强大,让很有野心的项羽一直不安,在范增等人的鼓动下,起了杀刘邦的心思。张良跟随,瓦解项羽对方的将领项伯,并且和刘邦结为儿女亲家。项羽款留刘邦会饮。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入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

楚霸王分封天下诸王,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就这样,张良为了刘邦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刘邦坐了天下,对张良赞不绝口,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过张良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急流勇退。他深知功臣如果不觉悟,肯定是死路一条。因此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北宋诗人黄庭坚早年游历张良故里,慨然叹曰: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确,千古谋士多矣,既能佐助草莽英雄登上大位开拓进取,又能明哲保身隐退江湖的,君是第一人。可见谋圣的称号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标签: 张良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不喜欢读书人却为何唯独欣赏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邦,张良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不是吗,当年郦食其来的时候,门人说是读书人,让刘邦非常恼火,最后自称是高阳酒徒,门人连忙请他进入,刘邦一看郦食其,立刻和他相见甚欢,可见刘邦对读书人很不客气。不过刘邦很欣赏张良,这是为何:其一,张良最初是以豪侠的名义出现。当年张良因为要替韩国复仇,所以曾经

  • 后宫乱国:唐肃宗李亨皇后张良娣如何乱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肃宗,张良娣,后宫

    太子妃张良娣是南阳西鄂人,后来举家迁到昭应。她出身高宦世家,祖母窦氏是唐玄宗的母亲昭成皇太后的妹妹。武则天执政时期,昭成皇太后被武则天所杀。玄宗李隆基幼年丧母之后孤苦可怜。武则天因为在她的孙子中比较喜欢李隆基,于是下诏让窦氏入宫抚养李隆基。李隆基即皇帝位以后,为报达窦氏养育之恩,封她为邓国夫人。张良

  • 揭秘:三国史上被曹操称为“吾之张良”的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荀彧

    公元191年,曹操为奋武将军在东郡,荀彧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离袁绍而去投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张良也。”用为司马,时年二十九。曹操除了司马懿,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谋士,是曹操心目中的“张良”,那就是荀彧。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首席谋士,是帮助刘邦打下江山的一位大功臣!最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汉高祖碰到

  • 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为何能够功成身退?不求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良,汉朝

    古代的那些谋士,毕生的追求就是择明主而辅之,然后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姜子牙选择了周文王,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刘伯温选择了朱元璋。但位列“汉初三杰”的张良,却是谋士中的例外。与其他谋士不同的是,张良在功成名就后,居然不愿做官,而是急流勇退,离开刘邦,做起了隐士。要知道,这是很难的。大家艰苦

  •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刘邦为何要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良,刘邦,韩信

    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出,跟着赤仙子学道,被封为留侯。他为何面对刘邦与吕后的屠刀,不去救韩信。其一,张良基本上属于刘邦一党,他对刘邦太崇拜了,而且跟随刘邦较早。韩信跟随刘邦较晚,事实上韩信和张良基本上没有交

  • 帝师张良怎样将无赖学生刘邦培养成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良,刘邦

    刘邦是可造之材,身上具有天生的政治领袖范,豁达宽容大度,特别是会使用人才,虽然他也有一堆臭毛病,贪酒好色,打仗无能,才疏学浅,粗鲁傲慢,但是在老师张良的教育下,进步很快,时常转危为安,甚至转败为胜。一、张良和刘邦是怎么相识相交相知的呢?张良 的贵族身份绝不只是官二代,肯定是官几代了,他的祖上连续做韩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功臣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张良

    网上有人问刘邦为什么杀张良,毕竟刘邦在登基后杀了不少有功之人。自古帝王,都有战国勾践那样兔死狗烹的行为,一旦国家巩固了,就会猜忌身边的功臣,想方设法除掉,以绝后患。其实历史上张良是善终的,与其说刘邦为什么杀张良不如说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来的贴切。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

  • 项羽为何不重视范增 历史上张良和范增那个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增

    一次鸿门宴上的对弈,似乎都打成了平手,聪明人其实早已经看到了结局。当年项羽打进咸阳以后,大烧大抢,不听范增等人的意见,在抢夺之后便想耀武扬威地回乡炫耀,而刘邦则早已经做好了要入主咸阳的准备,贪婪的项羽还嘲笑范增,没想到最后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而刘邦则高唱着《大风歌》,胜利还乡。在说范增之前,我们

  • 比较汉朝谋士张良与陈平谁的本事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陈平

    秦末汉初,英雄辈出,武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用兵如神的兵仙韩信,文有决胜千里的张良、智计百出的陈平等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都在那段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页,这里小编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安邦定国的陈平。汉初名臣陈平陈平是西汉有名的开国功臣,当时正值秦国无道、天下大乱的时候,随着各种农民起义军的爆发

  • 英雄神仙:名利双收明哲保身的奇士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雄神仙

    在西汉开国的功臣中,张良是一个胸藏韬略、腹有奇谋、眼光高远、长于决断的人,正如刘邦所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他是中国历史上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和善于明哲保身的典型人物。 下邳拾履奇遇记 张良,字子房,出生于战国末期,是韩国贵族后裔。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国力较弱,一直在夹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