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北宋“儿科圣手”钱乙的人生经历和学医过程

探索北宋“儿科圣手”钱乙的人生经历和学医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3/12/16 16:48:35

钱乙,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钱乙(1032-1113),字仲阳,北山东东平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儿科医家。初以《颅囟方》成名,曾为长公主女儿治病,授翰林医学士。后又为皇子疗疾,神宗皇帝提拔他为太医丞,赐紫衣金鱼袋。钱乙医名卓著,“幼科冠绝一代”,又创“地黄圆”,即后世之六味地黄丸。其代表作为《小儿药证直诀》三卷。

钱乙的人生经历学医过程均颇为奇特。据宋代跂《学易集·钱仲阳传》和《宋史·钱乙传》记载,钱乙三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钱顥擅长针灸之类的医术,但是“嗜酒喜游”,一天到东边海上去游访,就一去不回。钱乙成了真正的“孤儿”。幸好钱乙的姑母姑父可怜他,收他为养子,教他读书。姑父姓吕,以医为生,钱乙对医学自小也是耳濡目染。姑母临死的时候,才把钱乙的身世告诉了他。钱乙痛哭了一场,但至孝的他仍然决定要去寻找父亲。他往返了五六次,终于找到生父,过了几年又将父亲接回家侍奉。乡里人都为这事感动落泪,赋诗赞颂他。七年之后,父亲去世,钱乙按照礼法下葬。钱乙对姑父也像亲生父亲一样,吕先生去世,钱乙为他装殓下葬服丧,为他的孤女举办婚事,每年祭祀姑父的仪礼与父亲相同。

《学易集》说钱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宋史》也说钱乙“为方不名一师,于书无不窥,不靳靳守古法,时度越纵舍”,却最终能与医理大法相会合,实为奇事。纵观钱乙的学医过程,除跟随姑父一段时间之外,别无良师,全凭博览群书,而靠自己的聪慧去领悟。可以说,勤奋与聪明,都是钱乙成功的基础。相传钱乙在为其父守孝期间,搭草棚于坟旁,日夜诵医经不辍。亦有患者寻至,乙就于草棚内为其诊治。可见钱乙的临床经验也非丰富。

但是,善于思考,更是钱乙成功的关键所在。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序中说:“平生刻意方药,察脉按证虽有定法,而探源应变,自谓妙出意表。”在处方用药上,钱乙从不拘泥于某一师门,灵活辨证施治,却总是疗效卓著,这正是善思的结果。

从传记中留下的医案来看,钱乙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如用黄土治皇子瘛瘲之病,钱乙说“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其风自止”,就高出俗医很多。如治自己的“周痹入藏”之疾,他用药将痹病转移到左手、左足,又挖掘“大如斗”之茯苓啖之,实在匪夷所思。

须知治小儿甚难。钱乙的弟子阎孝忠在《小儿药证直诀》序中说,因小儿“脉微难见”“变态不常”“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都给治病施救带来巨大的困难。在前人“不载其说”的情况下,钱乙硬是凭自己的博采众收与精思妙虑,开创了小儿诊治这一学科的新天地。勤奋、博学、善思,造就了这样一位“儿科圣手”。

标签: 钱乙北宋

更多文章

  • 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侗

    古之延平(今南平市)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被誉为“邹鲁之邦”。朱熹的名字传扬久远,而他的老师李侗,人们却知之甚少。李侗(公元1093年—1163年),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江里樟林乡(现南平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人,人们称他为“延平先生”。

  • 理学宗师“李侗”,一生有哪些成就,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侗

    李侗(1039——1163),南宋学者,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林乡(现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人,学者称延平先生、文延平,与杨时、罗从彦、朱熹并称为“延平四贤”,又尊称“闽学四贤”。他祖父、父皆以儒学起家。李侗24岁时,始学于罗从彦,尽得其所传。从学后,屏居山田,结茅水竹间,谢绝世故,教授乡

  • 宋代南剑三先生之一的罗从彦故里究竟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罗从彦,宋朝,故里

    作为宋代理学中的重要一员,罗从彦(1072-1135)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清晰可辨,无可置疑,但是因素却使一个并不复杂的罗从彦地籍归属问题,慢慢发展成了让罗氏宗亲和罗从彦研究者都纠结不已的情感问题和学术问题,让人感到无语无奈。历史上,围绕着罗从彦“地籍”和“脉系”的争执,开始于明代中后期,而致此事件

  • 解读罗从彦的历史地位,对“闽学”发展起到多少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罗从彦

    宋明时期,我国东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研究、倡导、宣传并发展二程(程颖、程颐)理学的学者,经过数代师、弟长期艰苦努力,终于在学术上形成了有别于濂、洛、关学的独立学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闽学”。在这一学派中,最著名的是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即史称“闽学四贤”。四贤当中,先师杨时以程门立雪求道被传为千古佳

  • 宋朝经学家、诗人,豫章学派创始人罗从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罗从彦

    罗从彦,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北宋熙宁五年(1072)八月十三日生于南平罗源里(今南平市东坑乡罗源村)。宋元符三年(1100),罗从彦到将乐含云寺拜见杨时。经杨介绍,他出卖田产作旅费,赴洛阳拜见程颢,请授《易经》。政和元年(1111),在南京(今河南商丘)杨时门下学四书五经。政和二年,杨时任萧山知县

  • 隋太祖杨忠年轻时曾打死的“揜于”是什么动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忠,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忠是隋文帝杨坚的老爸,隋炀帝杨广的爷爷。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称帝后,追尊死去的老爸杨忠为隋太祖。这好比司马炎称帝后,追尊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一样的道理。隋太祖杨忠(507~568),表字揜(yan)于,弘农华阴(今陕

  • 揭秘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被称为 “闽学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时,北宋

    杨时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杨时,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理学家,他不仅是将程灏、程颐兄弟的理学思想带入福建的第一人,还是“道南系”的开创者,这在中国理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杨时的故事。杨时出生于公元1053年,

  • 揭秘杨文广与穆桂英究竟是夫妻还是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文广,穆桂英

    杨文广在北宋时期是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是杨延昭的儿子,曾经被范仲淹提拔做官,担任过侍卫军龙卫以及防御使等职位,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曾经和西夏军作战过,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战功。后来还在争夺代州地区的时候进献过阵图和策略。在民间曾经流传过许多关于他的事迹,其中《杨文广征南》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那么《杨文广征南

  • 揭秘杨文广与穆桂英究竟是夫妻还是母子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文广

    杨文广在北宋时期是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是杨延昭的儿子,曾经被范仲淹提拔做官,担任过侍卫军龙卫以及防御使等职位,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曾经和西夏军作战过,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战功。后来还在争夺代州地区的时候进献过阵图和策略。在民间曾经流传过许多关于他的事迹,其中《杨文广征南》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那么《杨文广

  • 杨文广与穆桂英是什么关系?揭秘穆桂英在历史中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文广,穆桂英

    杨文广与穆桂英有何关系熟悉杨家将作品的人对杨文广与穆桂英这两个人物都十分熟悉,但关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流传着很多的说法,有人说他们是母子,也有人说是夫妻,更有人说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种说法呢?首先,关于杨文广与穆桂英母子关系的说法与文学和影视剧作品分不开。在这些作品中,认为穆桂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