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早就预谋的吗?达到目的了吗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早就预谋的吗?达到目的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55 更新时间:2024/1/4 21:21:19

周世宗在位的时候,手下有个重要大将,叫赵匡胤。他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爱好练武,投奔到郭威部下,后来又跟随周世宗东征西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周世宗对他非常信任,提拔他为殿前都点检,让他做了禁军的统帅,掌握后周的军事大权。

五代期间,武将夺取皇位的事情,时常发生。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匡义、幕僚赵普等人看到周世宗壮年夭折,他的儿子周恭帝年幼无知,就秘密策划夺取皇位。

公元960年春节,正月初一,后周的文武官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河北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定州)忽然派人前来谎报军情,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南侵,情况危急。

后周宰相范质王溥(pǔ)等人很是吃惊,来不及辨别情报的真假,连忙命赵匡胤带领大军,北上应战。

赵匡胤马上调兵点将,准备出征。初二日,前队出发。初三日,大队出发。大军走到汴京东北的陈桥驿,停了下来。当天晚上,将士们在一起议论朝政。有人说:“如今皇上年幼无知,我们拼死杀敌,将来有谁知道呢?不如先立主帅点检做天子,然后北征。”

众将连声称好,就推举一名将军去见赵匡义和赵普,说了大伙的意见。他还没说完,一大批将领已经闯了进来,大声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一定要请点检做天子!”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满心高兴,就命令诸将分布四周,等待天明,同时派人连夜赶回汴京,送信给镇守京城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要他们作内应。这两个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接信后当然一口答应。

第二天一早,这消息已经传遍军中。天刚蒙蒙亮,陈桥驿四面突然响起了一片呼喊声。一群身披铠甲、手执刀枪的将领,挤在赵匡胤的营帐外,大喊大嚷说:“诸将没有主子,我们愿意拥护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酒醉方醒,刚走出营帐,诸将已经一拥而上,把一件皇帝登基穿的黄袍披到他身上。诸将全都下拜,高呼“万岁”。他们把赵匡胤推上马背,请他回转汴京。

赵匡胤这才拉住缰绳,假意推让了一番,然后向诸将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能听从我的命令吗?”

诸将齐声回答说:“愿意听受命令!”

赵匡胤又说:“你们进了京城,不得惊犯宫廷,不得侮辱大臣,不得任意抢掠。凡是听从命令的,定有重赏;违反命令的,一律严办!”大家不敢不从,自然齐声答应。

于是,赵匡胤带领大军回转汴京。他在回汴京前已派人去见范质、王溥等人,把兵变的消息告诉他们。

这时,后周朝廷中早朝还未结束。范质得到消息,紧紧地抓住了王溥的手,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说:“匆忙中不辨真假,派遣大将,这全是我们的罪呀!”

范质的指甲深入王溥的肉里,王溥痛得要命,吓得一句话也答不上来。朝中有个叫韩通的将军,急忙奔跑回家,想组织力量反抗。他还没有进门,就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追赶上去杀死了。

京城中的禁军都掌握在石守信、王审琦手里,有这两人做内应,后周再没有人敢起来反抗了。

没有多久,赵匡胤带领大军到了汴京。他命士兵归营,自己暂时回到原来的公署。

有些将士把范质、王溥拥到赵匡胤那里,赵匡胤假意流着眼泪,哭着说:“我受周世宗的厚恩,想不到受将士们的逼迫,做出这样的事来,真叫人惭愧,我该怎么办呢?”

范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一个叫罗彦瓌(guī)的将军,拔剑上前,声色俱厉地说:“我们没有主子,今天一定要立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假意喝道:“还不退下!”

王溥吓得脸色都变了。他退到台阶下,先向赵匡胤低头拜了下去。范质没有办法,也只好跟着下拜。

正月初五日,赵匡胤在崇元殿召集百官,举行称帝仪式。一位官员拿出了事先以周恭帝名义写的诏书,宣布把皇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在北面拜受了诏书,然后升殿,正式登上了皇位。

因为赵匡胤担任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他把国号定为宋,仍把东京(当时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京城,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这次政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标签: 赵匡胤宋朝陈桥兵变

更多文章

  • “烛影斧声”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有什么必然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烛影斧声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

  • 此人救赵匡胤一命 赵匡胤却要了他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柴荣,张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更是没齿难忘!但历史上确有一个“坏典型”,此人就是赵匡胤!若是没有救命恩人,舍命相救,这位北宋的开国皇帝早就命丧战场之上,更不要说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几百年的大宋王朝啦!但赵匡胤却“恩将仇报”,做皇帝后,竟将救命

  • 他是赵匡胤的“诸葛亮” 一句预言让他登上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苗光义,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一位开国元勋功勋卓著,赵匡胤为酬谢他的拥戴之功,以国号为名,便赐他的家乡为宋村。这位功臣就是苗光义。苗光义,名训,字光义,潞城宋村人。他大约公元925年出生在苗家庄一个富庶人家,其少年时很有抱负,西上华山,拜当时著名道士陈抟为师。由于他聪颖好学,才智过人,深得恩师喜爱

  • 宋朝灭亡:是因为赵匡胤给后代了一个严重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最为遗憾的朝代,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宋的思想开放、商业繁荣。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时代,文人士大夫地位最高,而且皇权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集中。商业的富庶让大宋本有机会提前酝酿出资本主义,可是因为国家的内忧外患,最终落下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名声,这的确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其实大宋并没有统一中国,在

  • 赵光义为何杀掉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光义

    在北宋的历史上,关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暴死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而其中很多人的看法都是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的精心策划和准备,目的就是夺取赵匡胤的皇位,自立为帝。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一下赵匡胤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赵光义这个人,确实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他同时满

  • 李煜被逼到江南后 对赵匡胤竟然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煜,赵匡胤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接手了父亲给他的一片已无帝号的江山。当初他父亲臣服后周,削去帝号,自称南唐国主,但对所辖臣民还是照行天子礼仪。他登基以后,定下的国策依旧是向赵匡胤进贡金帛和珠宝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而赵匡胤说:“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财币分给将士。吾欲所得者,其土地耳。”于是李煜在

  •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传说 赵匡胤长的怎么样?赵匡胤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赵匡胤的去世来的突然,又不知何故。若说他是病逝,但是正史中却没有他患病的记载。而其他说法又存于野史中,且说 法不一。这就使得宋太祖赵匡胤的去世,蒙上了一层离奇的面纱。宋太祖去世之后,皇位没有按照“子承父业”的常理由宋太祖的子嗣继承,反而是由他的弟弟宋

  • 宋太祖赵匡胤的政治举措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宋朝建立的初期时间段里,中原还处于一个分裂的阶段中,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之后,采取“先南 后北”的战略决策,使国家逐步实现了统一。国家完成了基本的统一之后,赵匡胤着手进行内政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以此革清五代

  • 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原为后周大将,后黄袍加身,陈桥称帝,建立宋朝,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赵狼影出生在洛阳夹马营赵家。赵家是军人家庭看,祖籍涿郡,高祖为赵朓,祖父赵敬,父亲是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上面还有长兄赵匡济,不过赵匡 济早夭。据说赵匡胤出生的时候,弘光满屋,满屋飘动着奇异的香

  •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赵匡胤的后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于是赵匡胤于周朝为官。因战功 卓著,官位一升再升,最终功高盖主,于后周恭帝柴宗训时在众将士的拥立下,黄袍加身称帝,这一次兵变因为是在陈桥驿发生的,史称“陈桥驿兵变”。后周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