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都怎么样了?赵氏子孙今何在?

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都怎么样了?赵氏子孙今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54 更新时间:2024/1/26 0:01:07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终年五十岁。赵匡胤死后,皇位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是为宋太宗

历史上关于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位弟弟,而不传给自己儿子的说法有很多。由于这个话题超出了本文的范畴,所以这里就不进行详细说明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查找“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这两个典故。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是,赵匡胤死后,他的后代都怎么样了呢?

赵匡胤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六个女儿。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很小时候就夭折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多少记载。后来到了宋徽宗时期,分别追封二人为滕王和舒王。六个女儿中的申国公主、成国公主、永国公主早夭。另外三个是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陈国大长公主,三人分别下嫁给了左卫将军王承衍、左卫将军石保吉、右卫将军魏咸信。简单的介绍完次要人物,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次子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其性格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赵匡胤为了让儿子能够多多历练,并没有直接给他封王,而是让他相继担任了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务。不过赵匡胤可能想不到,自己会在盛年突然早逝。赵匡胤死时,赵德昭已经25岁,但依然没有被册封为亲王,这也使他在突然来临的政治斗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赵光义登基称帝后,赵德昭才被册封为武功郡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攻打幽州。一日夜里,宋军遭到偷袭,军中大乱。当时许多将士都打探不到宋太宗的下落,以为其已遭遇不测,于是有人建议拥立赵德昭为皇帝。后来宋太宗及时出现,这个建议自然就没了下文,但宋太宗却对此事耿耿于怀。宋军班师回朝后,赵德昭提出给此次出征的有功将士给予封赏,宋太宗却怒斥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赵德昭担心自己将要遭遇不测,于是回家后自刎而死。宋太宗闻讯后悔不已,追封赵德昭为魏王,后又改封吴王、越王。

四子赵德芳出生于959年,他的经历跟其兄长赵德昭颇为类似,先后担任过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赵德芳病逝,年仅23岁。宋太宗追封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后来又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秦王。

赵德芳共有三子,其后代一直以皇族宗室的身份存在。直到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因为自己没有子嗣(唯一一个儿子早夭),但又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兄弟的儿子们。于是就收赵德芳的六世孙赵眘(原名赵伯琮)为养子。1162年,宋高宗将皇位禅让给了赵眘,是为宋孝宗。由此,宋朝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宋皇帝除了赵匡胤以外,都是出自宋太宗一脉;南宋皇帝除了赵构以外,都是出自宋太祖一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赵德芳的嫡系子孙。

根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记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赵匡胤四弟)支派。

太祖赵匡胤支派分为燕王(赵德昭)支派和秦王(赵德芳)支派。燕王赵德昭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迁居如下地区:安徽颍州、四川蜀州(今崇庆)、江苏泰州、镇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广东南雄等地;秦王赵德芳支派则迁居如下地区:浙江绍兴、富阳渔山、湖州、台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苏真州、太平州。

赵匡胤一脉的字辈为: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如今浙江慈溪赵氏正是沿用了这一字辈。

太宗赵光义支派在“靖康之耻”后大部分被虏往掳往五国城(今黑龙江松花江口),因此在东北广大地区播迁繁衍。另有少数太宗支派后人在江苏常熟、江西上饶以及闽粤一带繁衍。

赵光义一脉的字辈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赵廷美在世时因被太宗怀疑谋夺皇位而被贬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其子孙后代外放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开封、洛阳,福建汀州、山东沂州、济州、江苏昆山、溧城、浙江秀水、湖南衡州、四川成都、青城、江西鄱阳等地。

赵廷美一脉的字辈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溜掉自己的弟弟 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赵匡胤,赵光义,杯酒释兵权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最先让我们熟知的便是他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当年在陈桥驿发起兵变,最后才荣登帝位,而他的生平经历也让他对身边武将们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后来,在一次宴会中,赵匡胤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不能再等待了,于是借着这次宴会,他让手握重兵的几位大将们都荣归故里,将他们原有的兵权,统统握在自己的手里!

  • 宋太宗继位以后,是怎么处置大哥赵匡胤的年轻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太宗,宋朝

    在宋朝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后宫三大疑案,分别是“金匮之盟”、“烛影斧声”和“宋皇后之谜”。由于历史久远,史料匮乏,当年的许多事情,恐怕除非穿越了才能够说得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仅有的史料,再回到976年农历10月11日那个早上,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在那以后,宋太宗又是如何对待赵匡胤年轻的妻子和儿子的。

  • 赵匡胤为什么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只怪柴荣太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周世宗柴荣,可谓是五代十国时期第一明君。可是,就是由于太过聪明,在弥留之际,自以为是的安排,导致柴家江山被手下心腹大将赵匡胤篡夺,令人唏嘘不已。一.殿前司的崛起:禁军一分为二五代始于后梁朱温,朱温本为唐末宣武节度使,称帝后,就以自己的宣武镇兵为禁军,禁军长官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到了后唐,改为侍卫亲军司

  • “义社十兄弟”中最核心的成员是谁?他们都是赵匡胤的拜把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义社十兄弟,宋朝

    “义社十兄弟”中最核心的成员,都是赵匡胤的拜把兄弟,韩通虽然有“在京巡检”的头衔,但他们绝对不会听从韩通的指挥,韩通事实上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最重要的是,殿前都点检公署就在皇宫大内的左掖门边上,赵匡胤把石、王两员心腹大将和殿前军的精锐放在这里,既可以保护殿前军的大本营,保护殿前军将士家属们的安全,又可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真实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义社十兄弟,宋朝

    在历史现实中,赵匡胤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将领最终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在于他完全掌握了后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禁军,这一点我在《兵变也得讲学问-陈桥兵变的台前幕后》中已有详细叙述。其实在赵匡胤早年从军时,有一群与他有着相似的背景的“热血青年”先后参军,赵匡胤与他们结为兄弟,荣辱与共,而他们这群人先后成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要督建引水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开宝九年(976年)的十月,赵匡胤暴毙。此前的数月,赵匡胤依然忙于处理各项政务,根本没有患病的迹象那这短短几个月间,朝堂内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大变发生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金陵城虽然拿下,李煜虽然投降,可是南唐的许多州郡依然有一些死忠分子在坚持抵抗。宋军一部在先锋官曹翰的带领下奉命攻取江州城。

  • 赵匡胤的法定继承人是谁?为什么会传位于自己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立嫡立长”,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位传承的一个不二法则。但规矩总是拿来破坏的,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就没有立自己的嫡长子为继承人,而是立了庶子、弟弟、或者叔叔之类的。结果也没见得是一边倒的呈危亡之兆,有的似乎还更加兴盛。比如——宋太宗赵光义。但赵光义有个问题,就是他并不是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

  • 从几件小事看赵匡胤为何能成就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嗜酒,没有当皇帝以前,他是后周世宗手下的大将,有一次想喝酒,周世宗的一位亲吏曹彬掌管御酒,曹彬跟赵匡胤关系也不错,但是,说什么也不给赵匡胤酒喝。赵匡胤有点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那么矫情?咱俩这关系,你给我点好酒应该不是问题吧?曹彬说:这是官酒,我不能随便送人。赵匡胤说: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官家的

  • 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 他是怎么对待柴荣的妻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柴荣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君王柴荣的臣子,而且是当时权力非常大的一位将军。后来柴荣过世,只是留下了一个才7岁的小太子,还有一个新娶进门的皇后,小符氏。之后这位小太子成为了君王,小符氏也成为了符太后。幼主上位,周围的各个国家都是虎视眈眈,契丹和北汉联合起来出兵攻打后周,于是年轻的符太后就把所有的兵力调动权交给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疏忽了一人,15年后此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功臣们都会受到皇帝的忌惮,特别是通过掌握兵权来夺取政权的皇帝,对武将们的信任几乎为零,他们生怕自武将会效法自己,夺了他的天下。因此等政局稳定后,皇帝都会逐渐从武将那里收回兵权。西汉刘邦和明朝朱元璋,都是通过“诛杀功臣”的方式,保全了自己的江山,这种方法看似极端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