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曾被王彦超扫地出门,称帝后他结局如何?

赵匡胤曾被王彦超扫地出门,称帝后他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4/1/22 4:05:41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赵匡胤的故事。

太祖赵匡胤出生在军人世家,自高祖赵朓时便在唐朝为官,其后历经五代,赵匡胤的先辈们都世代为将官。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是一个中等武将,在哪个改朝换代如家便饭的年代,赵家也面临着家道中落的困局。

赵匡胤少年困顿,公元947年,赵匡胤21岁。这一年他刚刚成婚不久便不得不为了生计独自踏上征程,前往陌生的世界闯荡一番。

在赵匡胤离家前,父亲赵宏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儿子做了安排。在父亲的叮嘱下,赵匡胤去了随州,投奔父亲的好友、随州刺史董宗本。赵匡胤顺利得到人生第一份工作,但他干的并不开心,工作中受人排挤,最后他选择了离开。

此后,赵匡胤前往复州(今湖北天门市),这里有父亲赵宏殷的老部下、现任复州防御使的彦超。赵匡胤本想在此有安身之所,但不曾想,王彦超根本没打算收留他这位老首长的儿子,一顿好酒好菜,然后给了几吊钱便打发赵匡胤出门了。

这位王彦超官运亨通,此后升任同平章事、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等职,在后周对北汉、南唐的战斗中屡屡战功,是后周时期极为显赫的人物。

可能王彦超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哪位乳臭未干的小子赵匡胤有朝一日会成为他的领导,并且两人一君一臣,地位天壤之别。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被众人拥立为帝,建国号“宋”,34岁的赵匡胤一跃成为名垂青史的宋太祖。

赵匡胤继位后对当年王彦超用几吊钱打发自己的事仍然耿耿于怀,王彦超对自己当年的有眼无珠也是后悔莫及。那么,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是如对待王彦超的呢?他的结局如何?

赵匡胤从一名亲兵小卒升任殿前都点检,再一跃成为当朝皇帝,这个过程用时很短,在他即位之初,朝中有许多有资历的老臣其实都心中不服。看似天下太平的大宋王朝其实危机四伏,赵匡胤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为了安抚朝臣,收拢人心,赵匡胤继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朝臣进行封赏。王彦超与赵匡胤曾经有过些过节,但身为朝中重臣,仍得到了重用。

赵匡胤继位时,王彦超任职凤翔节度使。为了安抚王彦超,赵匡胤又加授其为中书令,入朝为官,不久又改任永兴军节度使。

赵匡胤不仅对王彦超恩宠,对他的父亲王重霸也是礼遇有加,当时王重霸已经告老,但仍被授予太子少傅的荣誉虚衔。

其实,赵匡胤是个心胸宽广之人,在历代有为之君中,赵匡胤都不失为一个仁厚的君主。对于他与王彦超那点小过节,心怀天下的赵匡胤并没有做任何追究。

不过,五代时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威胁皇权,赵匡胤继位后便着手削弱节度使权力,同时通过杯酒释兵权,让这些重臣交出兵权,颐养天年。

公元769年,赵匡胤已坐稳了江山。这一年,他在宫中第二次摆下宴席,招待了王彦超等一般老臣。席间,赵匡胤回忆陈年往事,半开玩笑般问王彦超:“昔年,真前往复州投奔卿家,卿家为何没有收留朕呢?”王彦超闻言连忙离席跪拜道:“臣当年所在复州只是浅水之地,怎能容下真龙。”这话说的漂亮,也许王彦超对当年所作所为也一直心存疑虑,早就想好了答案,等着赵匡胤的质问。

赵匡胤闻言哈哈大笑,君臣举杯一饮而尽。赵匡胤本就不想追究王彦超当年所为,只是想要他亲口给出答案罢了。

这场宴席以后,王彦超等老臣主动要求解除兵权,从此做一个闲官散人。赵匡胤的目的达到了,他从不想要谁的命,只求天下太平。

公元981年,68岁的王彦超授封邠国公,两年,退休。当时在位的皇帝宋太宗授以他太子太师虚衔,兼领右金吾卫上将军的俸禄。

公元986年,王彦超去世,享年73岁,朝廷追封其为“尚书令”。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张知白生平简介 张知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知白,宰相,北宋

    张知白(?-1028年),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北宋宰相。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

  • 北宋吕夷简的政治贡献 吕夷简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宰相,北宋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

  • 北宋吕夷简的后世地位 吕夷简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宰相,北宋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

  • 《清平乐》吕夷简的历史原型是谁?揭秘吕夷简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这部剧开播后人气是不断地上升啊,不得不说正午阳光的剧基本都是好评,目前看来剧情不拖拉,台词没废话,从人物选角到景色牛车等细节无一不感受到剧组的用心,剧中的角色也是很多的,像吕夷简也是令人关注的角色,那么吕夷简的原型是谁呢?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清平乐》中吕夷简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 揭秘宋仁宗时期,宰相吕夷简和王曾的斗争有多激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仁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历史上,范仲淹被称为“范文正公”,其实,还有一位“王文正公”,此人就是宰相王曾。公元1022年(北宋乾兴元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病重,临终前,召王曾前来,在御前草拟遗诏: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

  • 北宋著名宰相吕夷简,为官十三年的他究竟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夷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吕夷简是北宋著名宰相,在位时间长达十三年,对于宋仁宗一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人说吕夷简一生为宋朝劳心劳力,维护了宋仁宗一朝的稳定与和平,是一位有着大贡献的好官。但是也有人说吕夷简刚愎自用,任用亲信,为一代奸臣。但不可否认

  • “有吕后之才,无吕后之恶”的吕夷简,欧阳修却说他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吕夷简

    吕夷简是北宋仁宗朝的宰相,在相位上干了13年,精心辅佐年轻的仁宗皇帝赵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赵祯即位时,只有12岁,刘(娥)太后临朝听政,掌握实际权力。刘娥是一个很强势也很贪栈权力的人,在丈夫宋真宗执政后期就已经逐渐掌控了朝廷大权,到了仁宗朝自然也要说了算,一直到死都没有把权

  • 宋仁宗为什么要重用权相吕夷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宋仁宗的文章。在《清平乐》中,吕夷简是一个权相,他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全然一个奸相的形象,大家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这不是电视剧的夸张,历史上的吕夷简确实是一个权相,而且得到宋仁宗的信任和重用。众所周知,宋仁宗时期名臣众多,比如欧阳修、范仲淹、晏殊等,宋仁宗为什

  • 吕夷简是谁?出身名门,一生为国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夷简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最近热播的历史古装剧《清平乐》中,在这部剧的前几集,我们就看到八大王跟宰相吕夷简怼来怼去,八大王怒怼吕夷简的主要原因,就是八大王对于刘太后专权十分不满,同样不满的还有吕夷简作为当朝的宰相,却投靠了刘太后,专心为刘太后做

  • 揭秘:“忧国忘身”的北宋名相吕夷简为何被外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夷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吕夷简是北宋仁宗朝的名相,为相十三年,深为仁宗赵祯倚重。吕夷简在晚年患风眩病,仁宗甚至剪下自己的胡须为吕夷简疗疾,祝吕夷简早日康复。吕夷简在庆历三年(1043年)病逝后,仁宗赞叹其“忧国忘身”,对吕夷简评价甚高。但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