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又绵里藏针很会用计谋

王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又绵里藏针很会用计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4/1/20 19:11:53

大家好,说起王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他是北宋中期的一代名相,曾经连中三元,为人刚正不阿,端正持重,而且他还是妥妥的大帅哥一枚,眉眼就像是画上去的,他在朝为官时,进退有礼,平日里不苟言笑,没人敢因为私事来找他。

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又绵里藏针很会用计谋,所以他在宦海沉浮几十年,最终还能善终,他就是王曾。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曾出生和离世的时候都是有征兆的,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了孔子的高徒曾参,因此给他取名王曾,至于他后来考试连中三元,也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毕竟他是孔子高徒投胎转世,有这样的成绩也在预料之中。

而王曾死前一个月的时候,有一颗大星星在他家附近陨落,他的随从吓坏了,把这事情告诉了王曾,王曾知道自己寿限已至,于是就对随从说,不用惊慌,一个月之后你就知道这颗星星坠落的原因了。

果然一个月之后王曾病逝,朝廷还给他赏了谥号“文正”,在那个年代这是文官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宋仁宗刚刚继位时年龄很小,那个时候王曾在朝廷做副宰相,国事都交给了刘娥刘太后处理。王曾起草了这样一份诏书:“以明肃皇后辅助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

这诏书中的权字是代理的意思,非常巧妙地限制了刘太后的权利,当时的宰相丁谓建议把这个权字去掉,王曾直言道:“现在皇帝年幼,太后执政本来就是国家走霉运的时候,如果再去掉这个权字,可能国运会更不旺,”

这话传到了刘太后耳朵里,刘太后对王曾非常反感。后来刘太后掌权之后,行事越来越自我,有些时候根本不听取皇帝和大臣的意见,独断专权,很多大臣都担心刘太后会跟武则天学,有朝一日更换国号,但是却没有人敢跟人刘太后直言。

于是王曾就跟大臣钱惟演说:“皇帝年幼,刘太后操劳国事费心费力,当然刘太后这么做,其实是帮助自己的皇帝儿子,也是在帮助自己,同样是帮助他们老刘家。”

王曾知道钱惟演跟刘太后是亲戚,他一定会把这话传到太后耳朵里,果然太后听了王曾的这些话,收敛了很多,王曾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不硬碰硬。有些忠臣喜欢以死进谏,实际上很愚蠢,不光丢了性命,也会引起当政者的反感,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刘太后辅佐宋仁宗治理朝政的时候,大权其实是在宰相丁谓的手里,宰相丁谓出了个主意,每月初一十五两天,皇上跟大臣见面议事,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让太后跟大臣一起商量,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太后身边的小太监雷允恭汇报给太后,然后由太后做主。

丁谓这样的操作,就是将太后跟大臣们完全分开,所有国事都是通过太监雷允恭传进去,而太后的意见也是通过雷允恭传出来,这样一来丁谓和雷允恭里应外合,就把朝廷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王曾把这一切看得很明白,但是他没有急于拆穿丁谓,清官寇准遭贬的时候,王曾也想替寇准说话,但丁谓抓住了王曾的弱点,因为王曾曾经把房子借给寇准住过。于是王曾在丁谓面前变得非常顺从,当时的内阁大臣,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曹利用和冯拯

冯拯为人老实,曹利用又是丁谓的人,所以内阁大臣中还是丁谓说了算。王曾沉寂了一段时间,丁谓看到他很老实,就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有一天王曾很恭顺的请示丁谓,说自己想过继个儿子,希望得到太后的允准,他还让丁谓跟他一起去面见太后。

丁谓觉得这是小事,于是就让王曾自己进宫见太后,王曾进宫后就把丁谓的所作所为全部告诉了刘太后。正好碰上雷允恭在修宋真宗皇帝陵墓时出现了纰漏,导致陵墓进水,王曾借机借题发挥,将雷允恭关押起来,说丁谓跟雷允恭合谋,打算通过毁了宋真宗的陵墓风水篡权。

这下子触动了刘太后的底线,丁谓因此被除掉。王曾对付这奸臣的办法真的很高明。先是卧薪尝胆,趁丁谓放松警惕,然后一击即中,对付奸臣懂得对症下药使用奸计,否则还不等对付别人,就被别人算计了。

王曾虽然扳倒了丁谓,但是他却没有强加罪行给丁谓的同伙曹利用,之前曹利用仗着丁谓的权势作威作福,还经常说王曾的坏话,王曾之前也揭发过他的恶行,可是扳倒丁谓后,王曾并没有趁机除掉曹利用。

刘太后就问他为什么不把曹利用一起除掉?王曾说,曹利用仗势欺人当然要揭发他,但是他没有的罪,我也不会强加给他。

由此看得出来王曾的为人非常正直,同时王曾也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人,他曾经在天府担任市长的时候,市面上谣言说有妖怪,晚上飞来飞去还吃人,当时搞得人心惶惶,王曾就让自己官府的大门开着,说看见妖怪就捉起来,结果日后妖怪就不见了。

王曾为人非常严谨,不苟言笑,有次宋真宗召见他商量国事,由于比较着急就没有穿官服,宋真宗特地给王曾解释是因为一时没来得及,在他面前连皇帝也会很注意自己的言行。

当然他平时的一本正经,也让很多人觉得跟他相处起来有些不自在,他曾经训斥洛阳的那帮文人欧阳修、尹洙、梅臣等,说他们不关心国家政事,只会吟诗作赋。

欧阳修心直口快的说,有的人胡子白了还不知道退休,当时王曾就已经是白胡子了,所以他的不苟言笑也让别人觉得他不合群。

他对待自己的妹夫也使用奸计,他妹夫是孔子的后人,但是跟妹妹关系不好,于是他就去了一趟妹妹家,随后对外散布谣言,妹夫想要用毒酒毒死他。

这事让他的妹夫名声扫地,皇上本来要严查这件事,王曾害怕查出真相,于是劝皇上这是封禅的关键时刻,而且妹夫又是孔家的后人,彻查恐怕影响封禅大事,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而妹夫则一辈子背着这个恶名声,看来王曾在任何事上都会用计谋。

王曾一辈子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圆滑,肯定会损害不少人的利益,得罪很多人,但他最终却还得到朝廷的封赏,主要原因就是他善用计谋,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标签: 王曾北宋

更多文章

  • 西晋名将王浚参与八王之乱,真的曾淹死八千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浚,西晋

    对西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很多人幻想穿越,一会穿越到秦朝、一会穿越到汉朝、一会穿越到唐朝、又一会穿越到明朝,不是成为王爷、就是贵妃。反正穿越回去的人不愁吃喝不愁钱财,生活乐的悠闲逍遥。这一些穿越爱好者恐怕最不喜欢穿越过去的一个朝代就是两晋南北朝时代,因

  • 赵匡胤曾被王彦超扫地出门,称帝后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宋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赵匡胤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军人世家,自高祖赵朓时便在唐朝为官,其后历经五代,赵匡胤的先辈们都世代为将官。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是一个中等武将,在哪个改朝换代如家常便饭的年代,赵家也面临着家道中落的困局。赵匡胤少年困顿,公元947年

  • 北宋宰相张知白生平简介 张知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知白,宰相,北宋

    张知白(?-1028年),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北宋宰相。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

  • 北宋吕夷简的政治贡献 吕夷简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宰相,北宋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

  • 北宋吕夷简的后世地位 吕夷简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宰相,北宋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

  • 《清平乐》吕夷简的历史原型是谁?揭秘吕夷简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这部剧开播后人气是不断地上升啊,不得不说正午阳光的剧基本都是好评,目前看来剧情不拖拉,台词没废话,从人物选角到景色牛车等细节无一不感受到剧组的用心,剧中的角色也是很多的,像吕夷简也是令人关注的角色,那么吕夷简的原型是谁呢?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清平乐》中吕夷简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 揭秘宋仁宗时期,宰相吕夷简和王曾的斗争有多激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仁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历史上,范仲淹被称为“范文正公”,其实,还有一位“王文正公”,此人就是宰相王曾。公元1022年(北宋乾兴元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病重,临终前,召王曾前来,在御前草拟遗诏: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

  • 北宋著名宰相吕夷简,为官十三年的他究竟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夷简,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夷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吕夷简是北宋著名宰相,在位时间长达十三年,对于宋仁宗一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人说吕夷简一生为宋朝劳心劳力,维护了宋仁宗一朝的稳定与和平,是一位有着大贡献的好官。但是也有人说吕夷简刚愎自用,任用亲信,为一代奸臣。但不可否认

  • “有吕后之才,无吕后之恶”的吕夷简,欧阳修却说他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吕夷简

    吕夷简是北宋仁宗朝的宰相,在相位上干了13年,精心辅佐年轻的仁宗皇帝赵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赵祯即位时,只有12岁,刘(娥)太后临朝听政,掌握实际权力。刘娥是一个很强势也很贪栈权力的人,在丈夫宋真宗执政后期就已经逐渐掌控了朝廷大权,到了仁宗朝自然也要说了算,一直到死都没有把权

  • 宋仁宗为什么要重用权相吕夷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宋仁宗的文章。在《清平乐》中,吕夷简是一个权相,他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全然一个奸相的形象,大家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这不是电视剧的夸张,历史上的吕夷简确实是一个权相,而且得到宋仁宗的信任和重用。众所周知,宋仁宗时期名臣众多,比如欧阳修、范仲淹、晏殊等,宋仁宗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