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80 更新时间:2023/12/14 23:34:13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夫人是韩国国君的女儿,在生下太子赵章之后被立为王后。后来,赵武灵王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对其十分迷恋,在将此事向大臣诉说之后,吴广认为这个梦中女子与自己女儿极为相似,于是便将女儿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赵人称之为吴娃

赵武灵王对孟姚极为宠爱,而吴娃也为赵武灵王生下了另外一个王子何。此后,吴娃经常在赵武灵王面前说王后和太子赵章的坏话,赵武灵王最终废掉了王后和太子,改立吴娃为王后,赵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年),吴娃去世,两年之后,即前299年,赵武灵王自称主父退位,传位于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并命国相肥义辅佐赵何。随着时间流逝,赵何在肥义的辅佐之下,很快便适应了国君身份。

此时的赵武灵王不过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将权力移交出去之后,整日里无所事事的他,颇有失落之感。与此同时,被废除太子之位的赵章对赵武灵王一直表现的极为恭顺,为了重新获取权力,也为了弥补赵章的一片孝心。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在消灭中山国之后,赵武灵王将赵章封在了代郡,称安阳君,使大臣田不礼佐之。

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又打算赵章封为代王,将赵国一分为二,使赵王赵何和代王赵章两王并立,而自己则作为主父凌驾于两王之上,重掌赵国朝政。然而,赵武灵王的计划却遭到了肥义的坚决反对,而已经分为两派的赵国,也为他日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两王相争沙丘宫变爆发,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

肥义很快便将赵武灵王的计划告诉了赵何,并要赵何秘密控制军队,虽是准备应对突发事态。赵武灵王见肥义反对自己的计划,便也将此事告诉了赵章和田不礼,并暗示他们有所准备,采取必要的行动,夺回王位及权力。

前295年,赵武灵王带着赵何和赵章到沙丘宫游玩,赵章和田不礼经过商议,决定假传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赵何到沙丘宫,然后将其杀死。然而,此举却引起了肥义的警觉,他决定自己先行前去,如果无事赵何再前去觐见。

结果,肥义在前往沙丘宫的途中惨遭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于是急忙率领亲兵攻打赵何所在的宫殿,却没想到大臣李兑和公子赵成早有防备,率领卫氏杀退赵章。兵败之下,赵章只能逃到沙丘宫,寻求赵武灵王的庇护。

杀退赵章之后,李兑、赵成迅速带兵围困沙丘宫,要求赵武灵王交出赵章,却遭到赵武灵王的拒绝。于是,两人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父子情义,派人入宫寻到赵章,将其杀死。

虽然赵章已死,但此时的局面却极为微妙,李兑、赵成当着赵武灵王的面杀死他的儿子,此举显然已经触怒了赵武灵王。此时自己虽然占据上风,可一旦等赵武灵王脱困,凭借他在赵国的声望,要对付两人同样极为容易。于是,为了保全自己,两人逐决定趁机除掉赵武灵王,而这显然也是符合现任赵王赵何的利益。

虽然想要处死赵武灵王,但赵何、赵成和李兑谁也不愿承担弑父弑君的名声,于是派人向宫中喊话“后出者夷!”宫中侍从闻听此言,连忙从宫中逃出,却唯独不放赵武灵王出来,并断绝了其粮食供应。于是,被困在沙丘宫中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就这么被自己的儿子和大臣活活饿死在了里面。

标签: 赵武灵王春秋

更多文章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到头来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春秋

    你们知道赵武灵王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君王。他统治赵国时期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灭中山,北扩千里,赵国历史进入最辉煌时期。之后的赵惠文王伐齐抗秦,赵国成为东方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武灵王赵雍于公元前325年登上赵国国君宝座,他继位后重用老臣

  • 战国最具争议的雄主,赵武灵王到底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代,因其乱局,是以雄才伟略之君主亦屡出。如秦之惠文王、楚之昭王、魏之文侯、燕之昭王,而其中于中国历史最具强大意义者,莫过于赵武灵王赵雍。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赵武灵王,嬴姓,赵国人,赵氏,名雍

  • 南宋文学家周必大有什么成就 如何评价周必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必大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简介如下:周必大生于1126年8月15日,死于1204年10月25日,自称为平园老叟,祖籍是河南郑州人,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周必大少年时多有磨难,四岁丧父,母亲王氏在外祖母家教导周必大读书,十二岁时丧母,跟随伯父到处飘泊,他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终成一代栋梁之

  • 文学家周必大能够深得皇上敬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学家周必大,周必大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简介如下:周必大生于1126年8月15日,死于1204年10月25日,自称为平园老叟,祖籍是河南郑州人,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周必大少年时多有磨难,四岁丧父,母亲王氏在外祖母家教导周必大读书,十二岁时丧母,跟随伯父到处飘泊,他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终成一代栋梁之

  • 周必大的成就有哪些 周必大的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必大的成就,周必大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简介如下:周必大生于1126年8月15日,死于1204年10月25日,自称为平园老叟,祖籍是河南郑州人,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周必大少年时多有磨难,四岁丧父,母亲王氏在外祖母家教导周必大读书,十二岁时丧母,跟随伯父到处飘泊,他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终成一代栋梁之

  • 葛邲怎么读 葛邲生平简介 葛邲怎么死的 葛邲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葛邲,南宋,宰相

    葛邲生平简介葛邲(1135 ~1200年),字楚辅,南宋左丞相,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生,江阴青阳人,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而授建康上元(今南京江宁)县丞。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高中进士,当上了国子博士。在一次论州官受纳及鬻爵之弊的对策中,得孝宗奖谕,授

  • 南宋枢密使赵汝愚为什么强迫皇帝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汝愚

    这人强迫皇帝退位,但大家都赞他;被权臣贬官,连学生也帮他叫屈,这个人名叫赵汝愚,是宋朝光宗时期的枢密使。宋朝皇室有两大特点,一是家族不昌,二是精神病人多。家族不昌盛表现在生育能力低。因为无子,皇位旁落的就有仁宗、哲宗、高宗、宁宗四位皇帝。皇室中有精神病的则有宋太祖弟弟赵廷美、长子赵德召,宋太宗长子赵

  • 赵汝愚在策划“绍熙内禅” 扶立宋宁宗继位方面功不可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汝愚,宋朝,宋宁宗,宋孝宗

    赵汝愚 赵汝愚祖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尽管出身高贵,他却并非纨绔子弟,从小就聪明好学,很有志向,说出了“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这样的话。“明明可以靠出身,他却偏偏要靠才华。”赵汝贵不依靠家族,靠自身努力于宋孝宗乾道二年高中状元,这可以说是相当励志!之后他担

  • 南宋大臣余端礼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余端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余端礼,南宋,宰相

    南宋大臣余端礼生平简介余端礼(1135年—1201年),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

  • 京镗怎么读 京镗生平简介 京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京镗,南宋,宰相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