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沙丘之乱中惨死 结束了这场由自己发动的宗室内乱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沙丘之乱中惨死 结束了这场由自己发动的宗室内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80 更新时间:2023/12/12 15:58:33

沙丘之乱是赵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一代雄主赵武在沙丘之乱中惨死,结束了这场由赵武灵王自己发动的宗室内乱。在这场内乱之中,赵国的宗室家族和权臣们几乎全部牵扯其中,在整场事件中可分为三大派系,第一是以赵武灵王为首的主父派,第二是以赵惠文王为首的新君派,第三就是以公子章为首的叛乱派,其实三大力量明争暗斗,直到沙丘之时才翻出最终的底牌,沙丘对赵武灵王而言就是一个成则王败则寇的地方。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征服中山、楼烦,成为中原列国中唯独可抗衡秦国的强国,在其任内即成为赵国群臣共同认可的明君,内有宗室公子成和外臣肥义掌管内政,外则有李兑、信期等控制军队。赵武灵王正当中年应是意气风发之时,但不知道为何赵武灵王相当任性,所谓非常人就做非常人之事,赵武灵王与春秋战国任何一位诸侯都有不同,别国君主都是不断加强君权,赵武灵王却在中年之时让位于公子何,但公子何并非嫡长子,这就对沙丘之乱埋下伏笔。

当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重要支持者,肥义、公子成等人在公子何即位为君后,就已经成为公子何身边的臣子,尤其是这些宗室权臣们对赵国来之不易的强大国力相当珍惜,大多认同赵国不能出现任何动乱之事,因此公子何成为赵惠文王而后,这些宗室权臣们皆不再忠诚于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后来扶持嫡长子公子章为君的想法,在朝臣眼中就是忤逆之事,就算赵武灵王是曾经的圣君。在沙丘之乱前,赵武灵王实际上已经是孤家寡人,在秘密召见肥义透露将赵国一分为二,并把公子章立为君主时,就遭到肥义的坚决反对。

肥义在赵武灵王那里听到的消息可谓是惊天秘闻,肥义深知如果赵国一分为二的话,赵国将成为诸侯列强们的众矢之的,尤其是在纷争日趋激烈的战国时代,秦国正在大力东进,诸侯们正在积极合纵,赵国要在这个时候搞出分疆裂土的幺蛾子,诸侯们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那么对赵国而言就是灭顶之灾。肥义便到赵惠文王即公子何的宫中反映这个事情,并得到高度重视。肥义等臣秘密与公子成、李兑等老臣协商,要把军权牢牢掌握在惠文王身边,以此遏制赵武灵王的妄想。

赵武灵王分疆裂土的另外一位主人公,就是嫡长子公子章。当年公子章本来就是太子,只是由于赵武灵王宠幸吴娃,才将吴娃之子公子何立为新君。公子章的心中本来就是耿耿于怀,在自己的封地积极筹谋。在公子章的身边有个辅臣叫田不礼,这个田不礼来自宋国,而且是在宋国发生内乱之际来到赵国,在赵国本身没有什么实权。当年赵武灵王为公子何匹配了肥义、公子成等重臣,而公子章则只有田不礼。从这种力量分布上来看,公子章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沙丘之乱之前,几大力量派系实际上已经准备相当充分,赵武灵王认为得到公子章的支持,可以借助公子章力量威逼公子何许诺赵国二王并立。而公子章则认为借助主父之意,可在赵国获得分疆称王之权,自然是非常积极。占据最大优势的公子何势力团队,则随时提心吊胆,公子成、肥义、李兑等人时常协商对敌之策。多方力量皆在等待一个时机,当赵武灵王带着公子何、公子章等人巡游沙丘之时,众人皆知时机已到,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自然知道这场会面凶多吉少,亲赴沙丘之宫,结果为公子章等杀害,内乱之事已是昭然若揭。

其实在这个时候的赵武灵王即多半已经为公子章等人所囚禁,真正对抗的力量就是公子章和公子何而已。虽公子章等人据守沙丘,占据先机,但是在军事力量上公子何方更强,“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公子章还没有成功称王就已被诛杀,“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何派系顺利过渡这场内乱。而任性的赵武灵王则“三月馀而饿死沙丘宫”,可谓是人生悲剧。

更多文章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春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夫人是韩国国君的女儿,在生下太子赵章之后被立为王后。后来,赵武灵王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对其十分迷恋,在将此事向大臣诉说之后,吴广认为这个梦中女子与自己女儿极为相似,于是便将女儿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赵人称之为吴娃。赵武灵王对孟姚极为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到头来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春秋

    你们知道赵武灵王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君王。他统治赵国时期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灭中山,北扩千里,赵国历史进入最辉煌时期。之后的赵惠文王伐齐抗秦,赵国成为东方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武灵王赵雍于公元前325年登上赵国国君宝座,他继位后重用老臣

  • 战国最具争议的雄主,赵武灵王到底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代,因其乱局,是以雄才伟略之君主亦屡出。如秦之惠文王、楚之昭王、魏之文侯、燕之昭王,而其中于中国历史最具强大意义者,莫过于赵武灵王赵雍。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赵武灵王,嬴姓,赵国人,赵氏,名雍

  • 南宋文学家周必大有什么成就 如何评价周必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必大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简介如下:周必大生于1126年8月15日,死于1204年10月25日,自称为平园老叟,祖籍是河南郑州人,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周必大少年时多有磨难,四岁丧父,母亲王氏在外祖母家教导周必大读书,十二岁时丧母,跟随伯父到处飘泊,他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终成一代栋梁之

  • 文学家周必大能够深得皇上敬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学家周必大,周必大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简介如下:周必大生于1126年8月15日,死于1204年10月25日,自称为平园老叟,祖籍是河南郑州人,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周必大少年时多有磨难,四岁丧父,母亲王氏在外祖母家教导周必大读书,十二岁时丧母,跟随伯父到处飘泊,他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终成一代栋梁之

  • 周必大的成就有哪些 周必大的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必大的成就,周必大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周必大简介如下:周必大生于1126年8月15日,死于1204年10月25日,自称为平园老叟,祖籍是河南郑州人,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周必大少年时多有磨难,四岁丧父,母亲王氏在外祖母家教导周必大读书,十二岁时丧母,跟随伯父到处飘泊,他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终成一代栋梁之

  • 葛邲怎么读 葛邲生平简介 葛邲怎么死的 葛邲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葛邲,南宋,宰相

    葛邲生平简介葛邲(1135 ~1200年),字楚辅,南宋左丞相,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生,江阴青阳人,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而授建康上元(今南京江宁)县丞。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高中进士,当上了国子博士。在一次论州官受纳及鬻爵之弊的对策中,得孝宗奖谕,授

  • 南宋枢密使赵汝愚为什么强迫皇帝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汝愚

    这人强迫皇帝退位,但大家都赞他;被权臣贬官,连学生也帮他叫屈,这个人名叫赵汝愚,是宋朝光宗时期的枢密使。宋朝皇室有两大特点,一是家族不昌,二是精神病人多。家族不昌盛表现在生育能力低。因为无子,皇位旁落的就有仁宗、哲宗、高宗、宁宗四位皇帝。皇室中有精神病的则有宋太祖弟弟赵廷美、长子赵德召,宋太宗长子赵

  • 赵汝愚在策划“绍熙内禅” 扶立宋宁宗继位方面功不可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汝愚,宋朝,宋宁宗,宋孝宗

    赵汝愚 赵汝愚祖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尽管出身高贵,他却并非纨绔子弟,从小就聪明好学,很有志向,说出了“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这样的话。“明明可以靠出身,他却偏偏要靠才华。”赵汝贵不依靠家族,靠自身努力于宋孝宗乾道二年高中状元,这可以说是相当励志!之后他担

  • 南宋大臣余端礼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余端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余端礼,南宋,宰相

    南宋大臣余端礼生平简介余端礼(1135年—1201年),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