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死后封神的南宋名将陈文龙,在岳飞墓前自杀殉国

死后封神的南宋名将陈文龙,在岳飞墓前自杀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9:59

《宋朝名将系列之五十三·陈文龙

很多人都知道,东南沿海地区至今仍然流行祭祀妈祖的习俗,并将其称为“海上保护神”。不过,却鲜有人知晓另一位与妈祖齐名的人物,他就是被称为“地境神灵”的抗元名将陈文龙。

当地人有这么一个说法:“海上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可见陈文龙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说起这个陈文龙,在历史上也算挺有名气的人物。民间素有“杭州有岳飞,福州出文龙”的说法,二人虽说相隔年代久远,但是一个力抗金兵,一个勇斗元军,最后都为国身死的英雄事迹,却一致的相似。

其实一开始呢,陈文龙是个纯粹的文官,人家可是宋度宗年间的状元,正儿八经的高学历人才。再加上小陈同志一表人才,所以在朝廷里很受欢迎。当时的宰相贾似道对他也是非常赏识,整天嬉皮笑脸地想把他拉拢过来。不过,陈文龙虽然初出茅庐,但是他对贾似道的斑斑劣迹极为不齿,根本就看不上这个老油条。

很快,清正廉洁的陈文龙就成了贾似道的眼中刺,不听我的,你就别想好过了,于是乎贾似道老是算计着怎么坑他一把。后来陈文龙一直不受皇上待见,这其中贾似道可是没少出力。

正当南宋窝里斗着呢,蒙古人结束了皇位之争,刚刚登基的忽必烈就开始大举南侵。贾似道任命范文虎、赵潜、黄石五等人领兵御敌,然而此举遭到了陈文龙的极力反对,说你用的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庸才!

一意孤行的朝廷根本就没有搭理陈文龙,信心满满的就出兵了。结果却相当尴尬——范文虎投降元军、赵潜未战先退、贾似道十三万大军兵败芜湖。这一下,彻底把南宋的家底给败光了。

朝廷这才想起陈文龙当时说的话,于是乎又开始了马后炮的套路:先生果然大才啊!然后又重新用陈文龙。只可惜,马后炮的效果往往是大打折扣的,更何况南宋手中的这盘棋本来就岌岌可危了。

公元1277年,元军一路打到广东省,广州失守,泉州福州悉数投降,南宋的大陆政权这下彻底垮台了,皇上带着一堆家眷逃去了海上,建立所谓的“海上行朝”。而陈文龙却死守兴化,决心要跟元军抗争到底。

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反抗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只能徒增死伤而已,陈文龙又何尝不知呢?然而他毅然举起了“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招募了一帮死士,要在兴化这里为大宋流尽最后一滴血。

只可惜,最终叛徒打开了城门,致使兴化府城失陷,本欲自刎的陈文龙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敌人活捉了。

在被押往杭州的路上,蒙古人曾几度劝降,但都被他一口回绝,而且一路上陈文龙都在以绝食反抗,还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爱国之情意,一览无余。

到达杭州后,陈文龙请求到岳飞墓拜谒,蒙古人答应了他的请求。也许是受岳飞当年英勇事迹的感染,是夜,陈文龙在岳飞墓旁边自杀殉国,了却了他为国身死的宏愿。

陈文龙英勇抗敌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很广,后人也因此将他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忠将”。

后来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因为钦佩陈文龙的事迹,将他封为前朝忠臣“福州城隍主神”。也正因为如此,陈文龙受到当地百姓的祭祀,慢慢这个习俗竟流传数百年,陈文龙也最终成了当地百姓所膜拜的“保护神”。

如此,也算是对陈将军的一种告慰吧。

标签: 陈文龙

更多文章

  • 孙洙和徐玉兰编选《唐诗三百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孙洙

    历朝编选的唐诗选本已有数百种之多,但影响力最大也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当属无锡人蘅塘退士孙洙和夫人徐玉兰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以实用为目的, 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

  • 辽末代帝王天祚帝是怎么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如果投宋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辽国

    辽末代帝王天祚帝是怎么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如果投宋还会灭亡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辽太宗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落,建立契丹国,南北开疆五千里,东西四千里,与北宋对峙,统治中国北部二百多年。九传至天祚帝,金人突起,完颜阿骨打于天庆五年(公元115年)春正月称帝。与辽国争雄,辽金

  • 奇葩皇帝趣事多!天祚帝喜欢冬天钓鱼请客最后却被客人踩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宋钦宗,天祚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个奇葩皇帝的奇葩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帝们的奇葩爱好,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除了爱江山爱美人,皇帝们还有特别的爱好: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痛失江山不心痛,被金兀朮烧了书画却呼天抢地;明宣宗朱瞻基除了跟老爹打造仁宣盛世,还喜欢养蟋蟀,咱们学的课文《促

  • 北宋名将“郭遵”铁杵破脑李元昊方挑衅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遵

    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面对五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军并立的局面,分几步将藩镇军的精兵收归中央,编组成野战部队“禁军”;而将淘汰的老弱改编为非战斗部队“厢军”。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

  • 宋朝荆嗣大将大败杨业,一生150余战未尝败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嗣

    荆嗣,冀州信都(今属河北)人,荆罕儒从孙,著名宋朝将领,累立战功。历官天武军校、田重进部将,太宗时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荆嗣由士兵逐渐提升,以功劳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荆嗣曾经还大败杨业,迫使杨业投降了宋朝。乾德初年,荆嗣响应招

  • 荆嗣是什么样的人?堪称最低调北宋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嗣,宋朝

    杨继业是他手下败将,耶律休哥对他钦佩不已,堪称最低调北宋猛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想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凭借手中一根盘龙棍,征战四方,最终定鼎中原,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因定都东京开封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故又被人成为北宋,后世人对宋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有人

  • 一生历经150余战从未败过,荆嗣的生平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嗣,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荆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感慨的时代。一方面,宋朝创造了其他朝代无与伦比的繁荣经济与灿烂文化,另一方面,宋朝却以武力孱弱而闻名。历数古代中原王朝,无论秦汉、隋唐还是元明清,都曾凭借强大武力开疆辟土,扬威四海,唯

  • 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的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周敦颐

    现在的人知道周敦颐,很多是缘于他写的《爱莲说》,一篇好文彰显了他文学家的风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周敦颐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哲学家,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中,程颢、程颐两兄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生平简介 周敦颐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周敦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073年7月24日(农历1073年6月17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生平简介 周敦颐对儒学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周敦颐

    1073年7月24日(农历1073年6月17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官员、理学家,北宋宋明理学创始